出了四合院。
杨建军感觉呼吸都顺畅了不少。
他和刘光奇并肩走在黄昏的胡同里。
夕阳把两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走,带你去个好地方。”
杨建军一招手。
带着刘光奇七拐八绕,来到了附近一个略显荒僻的角落。
那里矗立着一个用红砖砌成的圆柱形高塔。
上面,还有几个小小的瞭望口。
这是以前小鬼子占领时期,修建的炮楼兼瞭望塔。
如今早已废弃。
成了半大孩子们探险的秘密基地。
“爬上去!”
杨建军身手敏捷地抓着钢筋梯子,几下就攀了上去。
刘光奇虽然瘦弱,但,年轻气盛,也跟着吭哧吭哧地爬了上去。
塔顶平台不大。
积满了灰尘和鸟粪。
但。
视野极好。
能俯瞰大半个红星社区。
鳞次栉比的灰瓦屋顶和袅袅炊烟尽收眼底。
杨建军变戏法似的,从怀里掏出两瓶啤酒。
用牙咬开瓶盖,递了一瓶给刘光奇。
“喏,尝尝,庆祝一下。”
这年头的啤酒,可是稀罕物!
一般都是国营饭店,或者高级招待所才有供应。
而且,价格不菲。
普通工人家庭根本舍不得喝。
刘光奇接过啤酒,手都有些颤抖。
他小心翼翼地抿了一口。
略带苦涩,又充满麦芽香气的液体划过喉咙,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刺激感。
“真好喝……”
刘光奇咂咂嘴,脸上露出满足又新奇的表情。
但,他心里惦记着更重要的事。
放下酒瓶。
看着身边意气风发的杨建军。
眼神里充满了崇拜。
小心翼翼地问道。
“建军哥……他们说的……都是真的?你真……真进科学院了?”
他感觉“科学院”,这三个字,从自己嘴里说出来,都带着一股神圣感。
杨建军喝了一大口啤酒,享受地哈了口气,摆摆手笑道。
“没那么玄乎,不是直接进科学院大院,是科学院下面一个专门的研究所,搞具体技术的那种。”
但。
即便是“下面”的研究所。
在刘光奇听来,也已经是遥不可及的存在了。
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随后,他犹豫了一下,又问出了一个更关键的问题。
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和期待。
“那……建军哥……你……你这算不算是……工程师了?”
杨建军看了他一眼。
能感受到,对方复杂的情绪。
他点了点头,语气肯定。
“嗯,算是,过去了就是工程师待遇,评级的话,还需要等几天。”
“工程师……”
刘光奇喃喃地重复着这三个字。
眼睛里。
瞬间,爆发出无比羡慕光芒。
甚至。
比刚才听到“科学院”时还要浓烈!
他太清楚这三个字的分量了!
在这个年代。
社会阶层相对固化。
从一个普通市民,或者农民家庭的孩子。
成为一名有城市户口,吃商品粮的工人。
这本身就是一次艰难的阶级跳跃。
也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
而从一名普通工人。
哪怕是最高的八级工。
跃升到“工程师”。
那更是一次鲤鱼跳龙门般的质变!
简直是是身份和阶级的彻底跨越!
工人,再厉害也是“工”,是执行者,是体力劳动和熟练技术的结合体。
而工程师,是“师”,是知识分子,是设计者,是创造者,是脑力劳动的象征!
他们拿着更高的工资,享受着,更高的社会地位和尊重。
接触的,是最前沿的知识和技术。
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的核心,大动脉!
就算。
杨建军的父亲不是杨厂长。
如今。
就凭他这“工程师”的身份。
也已经,彻底脱离了普通人的范畴。
实现了,令人仰望的阶级跨越。
从此,他的圈子、他的未来、他的人生轨迹,都将与自己完全不同。
刘光奇看着杨建军,心里羡慕得几乎发酸。
他鼓起勇气。
声音里带着一丝卑微的期盼,小声问道。
“建军哥……你说……我……我有没有机会……也……也能像你这样?”
杨建军看着刘光奇那充满渴望的眼神,一时语塞,心里有些发堵。
自己能怎么说?
难道说:
“兄弟,我是开挂的,我脑子里装着未来几十年的知识”
……
他沉默了片刻,拍了拍刘光奇的肩膀,语气尽量诚恳。
“光奇,路都是一步步走的,先把技术学扎实,在厂里站稳脚跟。以后……总会有机会的。”
但。
他心里明白。
按照刘光奇的文化基础,家庭环境,还有,他那个拖后腿的爹。
他能顺利出师,成为一名优秀的技术工人,安安稳稳过一辈子,就已经是非常不错的结局了。
想成为工程师?
难如登天。
这就是现实!
赤裸裸,而又残酷的现实。
显然。
刘光奇也知道这点。
并没有接着去问这些。
接下来。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都是些无关紧要的东西。
主要是刘光奇问。
杨建军挑些能说的,不涉密的内容回答。
啤酒喝完。
天色也彻底暗了下来。
瞭望塔下的胡同里亮起了零星昏黄的电灯光。
“走吧,该回去了。”杨建军站起身。
两人爬下瞭望塔。
在胡同口分开,各自回家。
刘光奇的背影在路灯下拉得很长。
显得有些落寞和迷茫。
杨建军看着,有些意味深长。
普通人没有开挂的人生,其实,就是刘光奇的一生……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