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清晨的阳光,透过幼儿园的玻璃窗,在小班教室的地板上投下长长的光斑。谢芸推着一个装满新道具的小推车走进来,车斗里装着小番茄和小黄瓜的种子袋、育苗盆、营养土,还有几本印着蔬果生长过程的绘本——这些都是她周末特意去农资店挑选的,为“阳台小花园”计划做准备。
“这小番茄种子真饱满,颜色还这么鲜亮。”张姐走进来,拿起一袋种子凑近看,“上次向日葵收获会结束后,好多家长都在群里问什么时候种新植物,阳阳妈妈还说阳阳每天都在盼着种小番茄呢。”谢芸笑着点头,从包里拿出一张“阳台种植规划图”:“我把阳台分成了两个区域,左边种小番茄,右边种小黄瓜,还准备了攀爬架,等黄瓜长藤了就能往上爬。”
正说着,林薇拿着一本《小番茄的成长日记》绘本走进来:“我昨天整理绘本时发现这本,里面有小番茄从种子到结果的完整过程,还有怎么搭支架、浇水的小技巧,刚好能给孩子们做导入。”谢芸眼睛一亮,接过绘本翻到育苗页面:“太适合了!小番茄和黄瓜的种植步骤比向日葵复杂,有了绘本孩子们更容易理解,还能提前知道怎么照顾它们。”
上午的教学活动开始后,谢芸先把小番茄和小黄瓜的种子分给孩子们,让他们观察触摸。阳阳拿着小番茄种子,放在手心反复摩挲:“谢老师,小番茄种子是咖啡色的,小小的,像小石子一样!”谢芸点点头,打开种子袋倒出几颗黄瓜种子:“大家看,黄瓜种子比番茄种子大一点,边缘还有点锯齿,颜色也更深。等我们种下去,它们就会慢慢发芽,长出叶子,最后结出小番茄和小黄瓜哦。”
孩子们听得眼睛发亮,乐乐举起手:“谢老师,小黄瓜是不是会长很长的藤?就像故事里的豌豆藤一样,能爬到天上去?”谢芸笑着说:“虽然爬不到天上,但能爬到我们准备的攀爬架上,到时候我们的阳台就会挂满小黄瓜,像绿色的小帘子一样,特别好看。”
为了让孩子们更直观了解种植步骤,谢芸还做了“种植步骤卡片”——从“泡种子”“填营养土”“播种”“盖土”“浇水”到“搭支架”,每张卡片上都画着对应的简笔画。她一边展示卡片,一边讲解:“明天我们先把种子泡在温水里,让它们喝饱水;后天再把营养土装进育苗盆,把泡好的种子种进去;等它们长出藤蔓,我们再一起搭攀爬架,帮它们‘爬高高’。”
“我想负责搭攀爬架!”浩浩举起手,眼神里满是期待。谢芸笑着点头:“好呀,我们可以分成‘番茄小组’和‘黄瓜小组’,番茄小组负责照顾小番茄,黄瓜小组负责搭攀爬架、照顾小黄瓜,大家一起合作,把阳台花园建好,好不好?”孩子们齐声欢呼:“好!”
阳阳和乐乐主动加入了“黄瓜小组”,阳阳还认真地说:“我会每天检查藤蔓,帮它们爬到架子上;乐乐可以帮我浇水,我们一定能种出很多小黄瓜!”朵朵则和几个文静的小朋友加入“番茄小组”,她小声说:“我会像照顾向日葵一样,每天给小番茄浇水、晒太阳,让它们快点结果。”
接下来,谢芸带着孩子们做了“种子贴画”手工——用胶水把番茄和黄瓜种子贴在画纸上,画出小花园的样子。阳阳用黄瓜种子贴成了攀爬架的形状,旁边画了小小的黄瓜;乐乐则用番茄种子贴成了圆形,代表结满果实的番茄藤;朵朵还在画纸边缘贴了几朵小花,写着“我们的阳台小花园,一定会很漂亮”。
手工结束后,谢芸把“种植任务卡”发给每个孩子,卡片上写着他们的任务:“番茄小组:每天浇水、记录生长高度;黄瓜小组:搭建攀爬架、引导藤蔓生长;每周五下午一起分享种植情况。”阳阳接过任务卡,小心翼翼地放进书包里:“我要把卡片带回家,贴在冰箱上,每天都记得自己的任务。”
中午吃饭时,孩子们还在讨论阳台花园的事。乐乐跟阳阳说:“我们明天泡种子的时候,一定要用温水,谢老师说这样种子才能快点发芽。”阳阳点点头:“我妈妈说过,泡种子的时候不能用太烫的水,会把种子烫死的,我们一定要小心。”朵朵则跟谢芸说:“谢老师,小番茄结果的时候,是不是红色的?我最喜欢吃红色的小番茄了。”谢芸笑着说:“对呀,成熟的小番茄是红色的,又酸又甜,等它们成熟了,我们一起摘下来当水果吃好不好?”
下午离园时,谢芸把“阳台小花园”的规划图和种子照片发到家长群里,还附了一段话:“下周开始筹备阳台小花园种植活动,分为番茄小组和黄瓜小组,鼓励孩子分工合作。建议家长在家和孩子一起查阅蔬果种植资料,比如小番茄需要多少阳光、小黄瓜怎么搭架,帮助孩子提前了解种植知识。”
阳阳妈妈来接阳阳时,阳阳拉着妈妈的手,非要给她看自己的任务卡和种子贴画:“妈妈,我是黄瓜小组的,负责搭攀爬架,你能教我怎么搭吗?”阳阳妈妈笑着说:“当然可以,周末我们一起在家搭个小架子练习,等去幼儿园就能帮大家搭了。”谢芸也笑着说:“阳阳现在不仅有责任心,还懂得提前准备,进步越来越大了。”
乐乐妈妈则跟谢芸说:“乐乐回家后,非要让我给他买小番茄和小黄瓜,说要尝尝它们的味道,还说等自己种出来的肯定更好吃,太可爱了。”谢芸笑着说:“这就是实践教学的意义,让孩子对种植充满期待,主动去了解相关知识,比我们主动教他们更管用。”
浩浩妈妈也笑着说:“浩浩以前做事情总是三分钟热度,这次主动加入黄瓜小组,还说要负责搭攀爬架,看来是真的很感兴趣,我们一定会支持他。”谢芸点点头:“分工合作不仅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还能让他们学会团队协作,这对他们的成长很重要。”
回家的路上,谢芸把今天的情况跟陈凯说了,还提到孩子们分组的事。陈凯笑着说:“你把种植和团队协作结合起来,既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又锻炼了合作精神,这个想法太好了。等小番茄和黄瓜长出藤蔓,你还可以教他们观察花和果实的关系,比如雄花和雌花的区别,进一步拓展植物知识。”
谢芸眼前一亮:“这个主意好!我明天就查资料,准备关于‘植物开花结果’的科普内容,等孩子们的植物开花了,就给他们讲雄花和雌花的区别,让他们知道为什么有的花能结果,有的花不能结果,进一步深化认知。”
晚上,谢芸坐在书桌前,翻开笔记本,写下今天的收获:“今日教学:筹备阳台小花园种植活动,引导孩子分组合作,明确种植任务;通过种子观察、手工制作,激发孩子对种植的兴趣;家长反馈积极,愿意支持孩子参与活动。后续计划:明天带领孩子泡种子,开始育苗;准备‘植物开花结果’科普资料,为后续教学做准备;每周五组织种植分享会,鼓励孩子交流经验。”
写完后,她又拿出“种植观察手册”模板,在后面加了“小组合作记录”栏目,让孩子们记录自己和组员的任务完成情况。窗外的月光温柔地洒在书桌上,谢芸看着模板上的字迹,心里满是期待——期待着种子泡发、发芽,期待着孩子们合作搭建攀爬架,期待着阳台花园挂满小番茄和小黄瓜的那一天,更期待着在新的种植旅程中,陪伴孩子们继续探索生命的奥秘,收获更多成长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