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宝妈幼师成长记 > 第二十五章温水里的种子唤醒记
换源:


       周二清晨的阳光,把幼儿园的洗手池照得亮堂堂的。谢芸提着装有温水的保温桶走进教室时,孩子们已经排着整齐的队伍,手里拿着贴有自己名字的透明杯子,眼睛里满是期待——今天要进行“种子泡发”,这是阳台小花园种植的第一步。

“大家安静一下,”谢芸站在洗手池旁,举起保温桶说,“这里面是30度左右的温水,不烫也不凉,刚好能让种子喝饱水、醒过来。如果水太烫,会把种子烫死;水太凉,种子就醒得慢,所以我们一定要用温水泡,好不好?”孩子们齐声回答:“好!”

谢芸先给每个孩子的杯子里倒了半杯温水,然后拿出小番茄和黄瓜种子:“番茄小组的小朋友拿番茄种子,每人3颗;黄瓜小组的拿黄瓜种子,每人2颗——黄瓜种子 bigger一点,需要更多空间喝水哦。”她边说边分发种子,还特意提醒:“拿种子的时候要轻轻捏,别把种子捏坏了,它们可是很娇嫩的。”

阳阳作为黄瓜小组的成员,小心翼翼地接过2颗黄瓜种子,放在手心看了半天:“谢老师,黄瓜种子的边缘真的有锯齿,像小锯子一样!”谢芸笑着点头:“这个锯齿是种子的‘小嘴巴’,等会儿泡在水里,它就会用‘小嘴巴’喝水,慢慢变大。”阳阳赶紧把种子放进杯子里,还轻轻晃了晃杯子:“种子宝宝,快喝水,醒过来吧!”

乐乐也跟着把种子放进杯子,可他不小心把杯子晃得太用力,水洒了出来。谢芸赶紧递给他一张纸巾:“乐乐别急,我们慢慢晃,像哄小宝宝睡觉一样,轻轻的,种子才会舒服。”乐乐点点头,用纸巾擦干桌子,重新轻轻晃杯子,嘴里还小声念着:“慢慢晃,慢慢喝,种子宝宝快长大。”

番茄小组的朵朵则格外细心,她把3颗番茄种子放进杯子后,还在杯子外侧贴了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202X年X月X日,番茄种子泡发第一天”。谢芸走过去,笑着说:“朵朵想得真周到,这样我们就能记住种子什么时候开始泡的,什么时候该种进土里了。”朵朵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妈妈说,做事情要记清楚时间,才不会忘记。”

泡发完成后,谢芸把孩子们的杯子整齐地摆在阳台的架子上,这里阳光充足,又不会被风吹到。她还在旁边放了一张“种子泡发观察表”,上面画着“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的格子,每个格子里留了空白,让孩子们记录种子的变化:“明天我们来看看,种子有没有变大、变胖;后天看看有没有冒白芽,好不好?”孩子们纷纷点头,阳阳还特意在观察表上找到了自己的名字,画了个小小的太阳:“我要每天来看,第一个发现种子发芽!”

上午的观察任务完成后,黄瓜小组的成员主动提出要练习搭建攀爬架。谢芸从储物间拿出提前准备好的细竹竿和软绳,在阳台的空地上示范:“先把两根竹竿交叉,用软绳在交叉处绑紧,然后把底部插进土里固定,这样就是一个小攀爬架,等黄瓜藤长出来,就能顺着竹竿爬上去了。”

阳阳和乐乐听得格外认真,阳阳拿起两根竹竿,试着交叉起来:“乐乐,你帮我扶着竹竿,我来绑绳子好不好?”乐乐点点头,用力扶着竹竿,阳阳则笨拙地用软绳缠绕——虽然绑得歪歪扭扭,但总算把竹竿固定住了。“谢老师你看!我们搭好啦!”阳阳兴奋地喊。谢芸走过去,帮他们调整了一下绳子的松紧:“阳阳和乐乐真棒,第一次搭就这么好!下次我们再搭大一点的,就能用在真正的种植区了。”

浩浩也跟着搭攀爬架,可他总是把竹竿插歪,试了好几次都没成功,有点着急地蹲在地上。谢芸走过去,握着他的手一起插竹竿:“我们先把土挖个小坑,把竹竿底部放进去,再把土填实,这样竹竿就稳了。”浩浩跟着谢芸的动作,终于把竹竿插稳了,他开心地跳起来:“我成功啦!我也会搭攀爬架了!”

中午吃饭时,孩子们还在讨论种子泡发的事。阳阳跟浩浩说:“我觉得我的黄瓜种子明天就会变大,说不定还会冒白芽。”浩浩点点头:“我的也会!等我们把攀爬架搭好,黄瓜藤就能爬上去,结好多小黄瓜。”朵朵则小声跟谢芸说:“谢老师,我晚上要让妈妈帮我查一下,番茄种子泡几天会发芽,这样我就能提前知道了。”谢芸笑着说:“好呀,明天可以把查到的知识分享给大家,当大家的小老师。”

下午离园时,谢芸把孩子们泡发种子和练习搭攀爬架的照片发到家长群里,还附了一段话:“今日完成种子泡发和攀爬架搭建练习,孩子们学习控制水温、记录观察,黄瓜小组初步掌握搭建技巧。建议家长在家提醒孩子,明天来园后第一时间观察种子变化,培养持续观察习惯。”

阳阳妈妈来接阳阳时,阳阳拉着妈妈的手,非要去阳台看自己的种子:“妈妈,你看我的种子在温水里睡觉呢,明天它们就会变大,你明天一定要早点送我来幼儿园,我要第一个看!”阳阳妈妈笑着说:“好,明天我们早点来,看看种子宝宝有没有醒过来。”谢芸也笑着说:“阳阳现在不仅有责任心,还懂得提前规划,进步越来越大了。”

乐乐妈妈则跟谢芸说:“乐乐回家后,非要让我给他找个杯子,说要在家泡一颗种子,跟幼儿园的种子比赛,看谁先发芽,太可爱了。”谢芸笑着说:“这就是实践教学的意义,让孩子把在幼儿园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主动探索,主动学习。”

浩浩妈妈也笑着说:“浩浩今天回家后,用家里的筷子和绳子搭攀爬架,还说要教爸爸怎么搭,看来是真的学会了。”谢芸点点头:“分组合作就是这样,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技能,在互动中培养自信,这对他们的成长很重要。”

回家的路上,谢芸把今天的情况跟陈凯说了,还提到朵朵要查番茄种子发芽时间的事。陈凯笑着说:“你看,孩子们已经从‘被动接受’变成‘主动探索’了,这比任何教学成果都珍贵。等种子发芽后,你可以教他们观察种子的‘胚根’和‘胚芽’,让他们知道哪部分会长成根,哪部分会长成芽,进一步深化植物知识。”

谢芸眼前一亮:“这个主意好!我明天就准备种子发芽的剖面图,等孩子们发现种子冒芽,就给他们讲胚根和胚芽的作用,让他们明白种子是怎么长成植物的。”

晚上,谢芸坐在书桌前,翻开笔记本,写下今天的收获:“今日教学:完成种子泡发与攀爬架搭建练习,引导孩子掌握温水泡发技巧,培养观察记录习惯;黄瓜小组初步掌握搭建技能,团队协作意识增强;朵朵主动提出查阅资料,孩子探索欲显著提升。后续计划:明天引导孩子观察种子泡发变化,讲解胚根与胚芽的作用;继续练习攀爬架搭建,为后续种植做准备;每周五组织小组分享会,交流观察心得。”

写完后,她又拿出种子发芽剖面图,在旁边标注了“胚根(会长成根)”“胚芽(会长成芽)”“子叶(提供营养)”,方便孩子们理解。窗外的月光温柔地洒在书桌上,谢芸看着剖面图上的标注,心里满是期待——期待着明天孩子们发现种子变大的惊喜,期待着他们理解胚根与胚芽的奥秘,更期待着在阳台小花园的种植旅程中,陪伴孩子们继续探索生命的神奇,收获更多成长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