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穿到大秦当神医,建立千年世家 > 第48章 活下去
换源:


       始皇帝三十三年,冬末。

当那巍峨的咸阳城墙,撕开灰蒙蒙的天际线时,整个车队都爆发出了一阵压抑的欢呼。

到家了。

可李沐的心,却愈发沉重。

他谢绝了同僚的宴请,婉拒了宫中的传召,只身一人,带着满身的疲惫与风霜,回到了那座位于城南的宅邸。

熟悉的门庭,让他紧绷了数月的神经终于有了一丝松弛。

他伸出手,轻轻推开了那扇沉重的木门。

“夫君!”

一道带着惊喜与思念的清脆女声响起。

妻子秦玉婉一身素雅的常服,快步从庭中迎了出来,眼眶瞬间就红了。

紧随其后的,是一个小小的身影。“阿父!”

八岁的李志,冲了过来,一把抱住了李沐的大腿,脸上满是孺慕之情。

而更让李沐心脏猛地一颤的,是跟在母亲身后,那个蹒跚学步,扎着两个羊角辫的小小人儿。

女儿李舒云,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望着他,口中咿咿呀呀,迈开小短腿,摇摇晃晃地扑了过来。

李沐手中的药箱滑落在地,发出一声闷响。

他什么都顾不上了,弯下腰,一把将女儿抱进了怀里。

温软的小身体,带着奶香的气息,瞬间填满了他的胸膛,也冲垮了他心中最后一道防线。

这一刻,博浪沙的血腥,帝国的阴云,朝堂的诡谲,都烟消云散。

怀中的,是他的全世界。

【叮!】

一声清脆的机械音在他脑海中炸开。

【系统提示:检测到宿主家庭美满,血脉延续,初步达成开枝散叶之核心生存任务。

特此奖励:便携式呼吸机一套(含备用氧气瓶),已存放于系统空间,可随时取用!】

李沐抱着女儿的手臂,微微一紧。

呼吸机……在这连肺痨都无药可救的时代,这东西,就是一条命!

东巡归来,李沐变了。

曾经,他想的是如何凭借医术在这时代站稳脚跟,步步高升,博一个封妻荫子,青史留名。

但现在,那些功名利禄在他眼中,皆如尘土。

他只想要他们活下去。

在这即将到来的滔天巨浪中,活下去!

第二日清晨,书房。

李志正襟危坐,摇头晃脑地诵读着《仓颉篇》。“……别、字、篇、章,凡、此、五、物……”

“志儿。”

李沐走了进来,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李志立刻停下,恭敬起身。“阿父。”

李沐拿起书案上的竹简,随手将其丢在一旁,动作决绝。

“从今日起,这些官样文章,不必再读了。”

李志瞪大了眼睛,满脸困惑。

“可是先生说,学好秦篆,通读法经,将来才能入仕为吏,光耀门楣……”

“光耀门楣?”李沐的嘴角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若是家都没了,门楣何在?”

他蹲下身,直视着儿子的眼睛,一字一顿,“志儿,听好,爹现在要教你的,不是做官的本事,是活命的本事!”

他从怀中掏出一卷新的帛书,上面是用最简单的秦篆书写,朗朗上口的短句。

“医之始,本岐黄,人之初,本善良……”

那赫然是他根据后世记忆,整理编写出的《医学三字经》!

自那天起,李志的课业彻底变了。

清晨,天还未亮,李沐便会带着他走进后院的药圃。

晨露打湿了父子二人的衣袍,李沐的手指捻起一株株草药,从根茎到花叶,细细讲解它们的性状、药理,以及那致命的毒性。

“记住,这是乌头,它的根,见血封喉,是天下至毒,但若炮制得当,它又是救命的回阳圣药。”

“这是甘草,能调和百药,但你要记住,万物皆有其度,过之,则为害。”

李志听得懵懂,却不敢有丝毫懈怠,将父亲的每一句话都牢牢刻在心里。

而妹妹李舒云,则咯咯笑着,在药圃间追逐着翩飞的蝴蝶,为这肃杀的教导,增添了一抹明亮的色彩。

夜深人静时,卧房的烛火,也总是亮到深夜。

秦玉婉并未歇息,而是铺开一卷上好的丝帛,手持细毫笔,神情专注。

她用的,是早已被秦国废止的楚国文字。

李沐则在一旁低声口述,他说的每一个字,都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

“……人体之骨,共二百零六块,颅骨二十九,躯干五十一……”

“……所谓缝合,非简单连皮肉,需辨明肌理层次,避开血脉神经……”

秦玉婉眼中虽有万千疑惑,却从未多问一句。她只是用那隽秀的楚文,将丈夫口中那些惊世骇俗的知识,一丝不苟地记录下来。

她知道,她的夫君,正在做一件无比重要,也无比危险的事情。

始皇帝三十四年,春。

一声响亮的啼哭,为李家带来了新的喜悦。

秦玉婉再度临盆,诞下一名男婴。

刘柏梁、张鹏等人闻讯,皆带着厚礼前来道贺,言语间,却总带着几分对时局的忧虑。

李沐抱着襁褓中的次子,心中五味杂陈。

他能感受到婴儿那脆弱而有力的心跳,这鲜活的生命,让他守护家族的决心,变得如同钢铁般坚硬。

“就叫他,李显吧。”他低语道,“显,光明也,愿他此生,能得见真正的光明。”

次子的诞生,让他意识到时间,不多了!

他把自己关进了书房,废寝忘食。

一张张精细到令人毛骨悚然的人体骨骼图,在他笔下成形。

每一块骨骼的形状、位置、连接方式,都标注得清清楚楚,足以颠覆整个时代的认知。

他又用大量的篇幅,详细描述了外科缝合术的要点,从清创、消毒,到缝线的选择——用煮沸过的柔韧丝线,远胜于粗糙的麻线。

甚至,他根据后世抗生素的原理,开始尝试从发霉的米粮和潮湿的土壤中,提取某种神秘的、能够克制伤口腐烂的物质。

他将这东西,命名为——克腐素!

所有这一切,都被他用楚文,记录在那一卷卷丝帛之上。

最后,他做了一件最关键的事。

他没有使用任何一种已知的文字或符号,而是创造了一套独一无二的密码体系,将解读之法,刻录在一块小小的骨片上。

没有这本密码本,那些丝帛上的记载,便是无人能懂的天书。

烛火下,李沐抚摸着那些凝聚了他毕生心血的丝帛,眼神深邃如海。

这些,不是用来换取功名的敲门砖,也不是用来震惊世人的屠龙技。

它们,是火种。

是在这片即将被战火与黑暗吞噬的土地上,为他的家族,为他的血脉,留下的一颗能够燎原的火种。

他要守护的,早已不只是他自己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