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出名之后,安安成了亲戚邻居们眼中的天才神童,个个抢着巴结讨好。
一个周末,安安在舅舅软磨硬泡之下被接过来玩。
舅舅说可以让她来他们家钓鱼玩。于是经不住诱惑的和好奇的安安就答应了。
舅舅家有个不大的鱼塘,她蹲在塘边,看着舅舅投喂饲料,几条鱼儿跃出水面,在阳光下闪着银光。
舅舅感叹道:“唉,这鱼不好养哦,水质一变就容易死鱼,饲料也贵,长得还慢。”
安安看着鱼儿,小脑袋里想的却是:“要是村里家家户户都有这样一个鱼塘,
那大家是不是就经常有鱼吃啦?爸爸需要营养,弟弟也需要营养……”
这个单纯又美好的念头一起,她前世那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科研人员本能立马就启动了。
她的目光不再局限于鱼儿,而是扫视着整个鱼塘生态系统。
水质监测与调控、饲料效率、生长周期,几个核心问题迅速被她捕捉。
回到家后,她又一次钻进了学校的“图书馆”。
但这次,她没有立刻画复杂的图纸,而是先打开购物网站,
搜索了开源的水质监测模块(如pH值、溶解氧、温度传感器)和小型物联网控制板。
同时,她开始研究起鱼类营养学和本地易得的原料。
几天后,她再次找到了校长,这次她的提议更加“孩子气”,却也更加宏大。
“校长伯伯!”
她眼睛亮晶晶的,带着纯粹的兴奋,
“我们让全村的人都养鱼吧!这样大家就天天有鱼吃啦!”
校长被这突如其来的宏大愿望逗笑了:“安安,养鱼可不是挖个坑放点水那么简单哦。”
“我知道!”安安用力点头,然后开始条理清晰地抛出她的解决方案,语气却依然是分享好玩事情的雀跃:
“我设计了一个‘水质卫士’!就像给鱼塘戴上一个健康手环!”
她拿出简单的示意图,上面画着一个漂浮的小盒子,连着几个传感器,
“它能一直看着水干不干净,不舒服了就会叫(发警报到手机)!
还能自动打开一个小泡泡机(增氧泵)或者滴一点‘魔法药水’(益生菌或pH调节剂)!”
“我还发明了‘快快长神奇’鱼饵!”
她献宝似的拿出一个小本子,上面写着几种常见的、
廉价的本地原料(可能是豆粕、菜籽饼、甚至某些特定菌类)的混合比例,
“用这个喂鱼鱼,鱼鱼不爱生病,长得还快!比买的饲料便宜多啦!我们可以教伯伯阿姨们自己做!”
校长听着听着,笑容渐渐被震惊取代。这孩子已经把一套完整的、科技赋能的新型养殖方案摆在了他面前!
“所以,校长伯伯,”安安话锋一转,进入了“谈判”模式,“‘水质卫士’的零件需要学校买,我们组装好租给乡亲们。
‘快快长’鱼饵的原料也需要学校买,我来教老师们怎么配,然后卖给乡亲们!
赚的钱,还是老规矩哦!”她伸出双手比着七根手指,笑得像只小狐狸。
校长现在已经对安安的商业提案有点麻木了,他几乎是下意识地点头:
“好好好,听你的!”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学校账户再次充盈起来的画面。
但推广整个村的养殖业,需要更大的平台。安安深知这一点。
她让校长预约了村委会,她要亲自去说。
在村委会上,面对一群村干部,安安一点也不怯场。
她抱着她的设计图和小本本,用最稚嫩的语言,描绘着最诱人的前景:
“村长伯伯,叔叔阿姨们,”她指着画得五彩斑斓的“未来村庄规划图”
(上面每家门口都有个带笑脸的鱼塘),“如果我们家家都养鱼,大家就都有好吃的鱼鱼啦!”
“我们可以卖‘水质卫士’,帮大家看鱼塘,不让鱼鱼生病!”
“我们可以卖‘快快长’鱼饵,让鱼鱼长得胖胖的!”
“鱼多了,吃不完可以卖到镇上去,大家就都有零花钱买糖吃啦!”(她用最朴素的利益打动村民)
“我们村就会变成‘鱼儿村’!别人都会羡慕我们!”(描绘共同愿景)
村干部们被这小娃娃的“演讲”逗得前仰后合,但笑过之后,仔细一品,却发现这计划可行性极高!
尤其是已经有了智能插秧机的成功先例,他们对安安有一种近乎迷信的信任。
“干!”村长大手一拍桌子,“安安这主意好!咱们村就搞特色养殖!村委会全力支持推广!”
于是,在村委会的大喇叭广播和积极动员下,在“智能插秧机”带来的信任基础上,许多村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与了进来。
学校再次忙碌起来。一批批“水质卫士”被生产出来租借出去;
一袋袋低成本、高效能的“快快长”生态鱼饵被配制出来销售;
安安甚至简化了装置,考虑部分老人不会用智能机,
因此添加了能让村民可以通过手机短信就能收到水质警报的功能。
结果嘛可想而知。
鱼苗成活率大幅提高,鱼病发生率显著下降,鱼类长速加快,
养殖成本降低。到了收获季节,家家户户的鱼塘都获得了丰收!
整个村子都飘起了炖鱼的香味。多余的鱼被统一收购销往镇上,真的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额外收入。
乔家庄真的成了小有名气的“鱼米之乡”。
安安看着村民们脸上满足的笑容,看着家家餐桌上多出的鱼菜,心里比赚了多少钱都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