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边军儒将:醉卧沙场,一策定天下 > 第33章 时局乱,暗流涌动
换源:


       许铃和李继渊说着辽东这些年的情况,李继渊不时点头。

他最近心中一直有些不安,尤其是许定远回到北平城后。

总感觉有什么东西要超出他的预料和掌控了。

在李继渊的视角中,四大家族是一群喂不饱的豺狼,辽东府是一个填不饱的窟窿。

至于北面的鞑子.....

时至今日,李继渊依旧以为这群鞑子就是拿着木棍撞墙的蛮子而已。

他以前甚至想过能不能暗中给鞑子送些资助,放他们入关把四大家族清一清。

但后来就打消这个想法了,有这个钱还不如多培养些死忠,以备不需。

“对了,最近辽东还出了一位名为秦武的文武全才”

“辽东士人都尊称他为秦君呢”

许铃说起秦武,就开始喋喋不休,从秦武的诗词说到他的军改。

李继渊一开始还微微点头,但听到后面就傻眼了。

文武全才?

他怎么不知道?

这秦武不就是做了几首诗吗,什么玩意就文武全才了,军改又是啥时候的事?

因为怕许定远生出别样的心思,他为了表示自己的信任,连眼目都没安排。

许铃看到李继渊的样子就知道她好像说多了,于是就闭上了嘴。

李继渊沉思片刻,站起身:

“许妃,你刚入宫多休息几日再说其他,朕还有事,今晚就不在这歇息了”

李继渊走的很快,甚至许铃感觉,他还想还有点急。

回到御书房后,李继渊想了半天,越想越不对劲。

他给许定远的话是让他把铁林军和先锋营一起带回来。

但许定远却只带回来了铁林军的七千骑。

先锋营说是为了保护许剑留在了辽东。

李继渊也失去过儿子,知道许定远的考虑也没有多说。

起码表面上不能表现出不满,否则定会寒了许定远的心。

“来人”

李继渊椅后悄然来了一道身影。

“你去辽东,好好查查这个秦武,如今在哪,又干了什么事”

身后人影微微点头,悄无声息的离开。

李继渊坐在椅子上,拿起桌上一个翻阅了几次的奏折。

那是原辽东府长史赵洁的奏折,上面亦然是秦武那日在万珍楼做的《辽东》。

李继渊每次看到这首诗都觉得无比惋惜,这个秦武当真是忠诚之士。

如此骨气,若是死在辽东太过可惜。

他想着要不要暗中将秦武搞来北平,但最后还是放弃。

现在他需要的是舞刀弄枪的勇武之将,而不是泼文弄墨的文人大夫。

但是如今听许铃的意思,这个秦武不但在诗词方面很有天赋,在军中也不差。

但为什么自己从来没听过这方面的消息呢?

李继渊自从太子死后,就变得多疑起来,只有没根的太监才能让他感到完全的信任。

“许定远啊许定远,你这是什么意思.........”

这位年轻的天子眯着眼睛,脑中思考着各种想法。

但这就是还真就是个乌龙。

秦武改进训练方式后,许定远就派了信使入京。

但那位信使半路出了意外,死在了不知道哪个犄角旮旯。

后来事情太多,许定远也没在意这件事,以为朝廷会有赏赐给秦武。

最后,李继渊还是压下了自己心中的顾虑,选择了相信许定远。

毕竟若是不信他,那他可就真没人手了。

现在连皇宫内的门牙将都是和四大家族关系密切的。

夜晚,一骑从北平城悄然离开,直奔辽东。

辽东府外,魏子轩看着高大的辽东府,心中满是不解。

为什么这一路他一个人都没见着?

魏子轩领了呼延豹的命令,一边往辽东府赶一边劫掠经过的村寨。

他信心满满地来了,两手空空地走了。

一路上的村子倒是见到了许多,但是全都只剩下了空荡荡的屋子。

魏子轩不信邪,将队伍打散,五十人一队只留下黄旗精锐护卫,其他人全派出去。

但就算如此,他也只收到了很少的收获—一些腿脚不便的老人。

就这样,一路到了辽东府,意料之中的没有遇到阻隔,但也没有任何收获。

看着这比囚山关还高大了几分的辽东府城墙,魏子轩心中隐隐不安。

尤其当他发现辽东府附近的树木,建材全没了的时候。

坚壁清野

汉人的兵书果然是妙用无穷。

城墙上的士卒整齐有序,看不出明显的慌乱,显然也是见过血的精锐。

如此固若金汤的城池,他们这次真的可以打下来吗?

他派出信使,将这里的情况告诉了后面缓慢行动的呼延豹。

“这就是鞑子?我怎么感觉他和汉人没啥区别呢”

辽东府城墙上的角落,秦武和许锦一人一个望远镜打量着鞑子阵前那个衣着华丽的人。

“咦,你别说,此人还真不像鞑子,反而更像是我们汉人”

“而且看他的打扮,应该是鞑子单于呼延豹的儿子。”

许锦肯定地说道。

“要不要给他们来一波散射,吓吓他们的胆子?”

看着站在前面,没有任何防备的魏子轩,许锦有些蠢蠢欲动

“算了,就算射了也不一定能弄死他,反而会打草惊蛇。”

他们这些天倾尽全力,制作了几十台投石机,虽然都是小型的,但也完全足够了。

除此之外,秦武还强行坚壁清野,将附近的树木,村子全都迁移进城中。

主打一个不给敌人留一粒米一粒粮。

两人又看了一会就下了城墙,在魏子轩看不见的城墙上,堆满了各种檑木,粪桶,铁锅........

守城器械堆积如山,这也是墙上士卒看到鞑子却毫不慌乱的原因。

呼延豹收到消息后眉头紧皱,心中暗恨到底是哪个不孝子杀害了魏中海。

搞得他现在连问都找不到人问。

不是说好两边都是自己人,辽东府不堪一击,一触即溃,优势在我吗?

怎么这还没打呢就感觉越来越不对劲啊?

他甚至都有了一种魏家是内鬼的感觉。

这不对劲啊,剧本不该是这样的啊?

想当年他接受部族,族中子民竭诚欢迎,中原大族争相交结。

那种勃勃生机,万物并发的境界犹在眼前。

怎么如今变成了这般模样了?

呼延豹下令加快进军,他要去辽东府下到底是怎么回事。

辽东府中被无形的肃杀之气填满,无形的压力凝漫在所有人的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