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重生南明:雄关漫道真如铁 > 第38章 夺帅
换源:


       冬雨敲打着徐州总兵府的青瓦,如泣如诉。

偏厅内,李本深他摩挲着太师椅上精雕的虎头扶手——这是高杰生前最常坐的位置。

“将军请看。”心腹参将赵之龙递上一封密信,羊皮纸在烛光下泛着油光,“这是今日肃亲王豪格派人送来的密信。肃亲王承诺只要我军南撤,让出江北防区,便予将军黄金千两,白银五万两的酬谢。”

李本深指尖轻敲紫檀桌面,发出笃笃声响,并未急着回应。

赵之龙凑近几分,声音压得更低:“昨日哨骑来报,清军铁骑前锋已近归德百里外,旌旗蔽日,人马如潮。睢州怕是守不住了。而且肃亲王还承诺,只要我军南撤,他们保证不会追击。”

李本深猛地攥紧太师椅扶手,指节发白:“清军势大,我等怕是......”他喉结滚动,咽下后半句话。

“正是此理!”赵之龙眼中闪着精光,“江南富庶,秦淮风月,正是享太平富贵的好去处。咱们何苦在这江北苦寒之地与清军死战?高杰不就是前车之鉴?”

忽然一阵寒风卷入,烛火剧烈摇曳。李本深下意识按住腰间刀柄,待看清只是窗扉未扣牢,才缓缓松手,掌心已是一片湿冷。

“你说得没错!凭什么马士英、阮大铖他们就可以在金陵城里风花雪月,老子就得在这里替他们守门!”李本深忽然蹙起眉头,一脸忐忑道,“只是元照那小子随朱聿键北上,若是真让他宰了许定国.....”

赵之龙嗤笑:“就凭那几千新练的什劳子义武军?少帅年少气盛,不知天高地厚,我怕是早已葬身乱军。即便侥幸生还,一个黄口小儿,还不是任将军拿捏?”说着比了个抹喉的手势。

李本深缓缓露出笑容,忽然又道:“胡茂祯、李成栋那几个......”

“胡将军贪财,库中还有三万两饷银,尽可许他。李成栋早想着自立门户了,最怕手里的兵力受损,只需说南撤是为保全大军,他必不敢强硬反对。”赵之龙眼中闪过狡黠,“至于其他人,还不是随大流的货色。只要将军率先南撤,他们不得不跟从。”

李本深脸上的笑意愈浓,终于下定了决心。

次日清晨,李本深来到中军大帐。

炭火盆噼啪作响,白幡低垂,高杰的灵位静立堂前。

李本深端坐主位,目光扫过堂下分立两侧的将领。

“清军不日南下,”他声音刻意放沉,“为保全实力,我意南撤扬州。”

堂内顿时哗然。

一名老将第一个踏出队列,甲胄铿锵:“未战先退,岂不将江北拱手让与清军?睢州一失,扬州门户洞开!”

“是保全实力!”李本深目光锐利,“扬州富庶,有长江天险。总比留在江北被清军各个击破强。”

胡茂祯捋须附和道:“我也觉得应该南撤。李将军深思熟虑。扬州富庶,正好补充我军饷银。况且史阁部也有手令,命我等协同防守长江天险。”

雨声渐密,敲得人心烦意乱。

李成栋突然踢翻脚边的炭盆,火星四溅:“大帅尸骨未寒,我们就要放弃他打下的基业?”

“正是为了保全大将军的基业!”李本深猛地指向后方灵位,“难道在这等着鞑子打过来,然后落得个全军覆没的下场吗?”

争吵声越来越大。主张南退的、要求死守的、提议另投他处的,各执一词。突然有个声音阴恻恻响起:“其实......清廷那边也派人来过。”

众人愕然望去,是偏将赵之龙。他讪笑道:“他许定国可以投清,咱们......”

“放肆!”李成栋大怒,就欲拔刀,身边人赶紧上前死死拉住。

正当吵得面红耳赤之际,忽闻堂外马蹄声如雷震地,一个亲兵狂奔而入,盔歪甲斜:“少帅...少帅回来了!”

满堂骤然寂静。

李成栋大喜过望,虎目含泪:“苍天有眼!少帅得平安归来!”胡茂祯面露不屑:“才几日便回,怕是到得半途便知难而退了,真是孩童心性。”

赵之龙则脸色微变,与李本深交换了个不安的眼神。

李本深强自镇定:“来了多少人?”

约...约百骑,都是唐王亲卫。

李本深放下心来,嘴角微扬:“请少帅......”

话音刚落,沉重的脚步声自远而近。

帘幕掀开,风雨卷入堂中。

朱聿键率先踏入,玄甲尽裂,披风破碎如絮,浑身血污却目光如电。身后高元照怀抱两个黑漆木匣,少年脸庞被风霜刻出坚毅轮廓,眉宇间竟有几分高杰当年的锐气。

高元照径直走向父亲的空棺,轻轻将第一个木匣放在灵前。开启时双手微颤,匣中锦缎衬里上,正是高杰首级。面容经过精心整理,须发犹存,仿佛安睡。

“父亲。”少年声音哽咽却清晰,“孩儿接您回家了。”

烛火摇曳中,高杰的面容若隐若现,满堂大将无不震惊。

李成栋扑通跪地,以首叩地,哽咽不能成声:“大将军!”诸多老将亦纷纷落泪,就连主撤派也面露愧色。

高元照亲手将父亲首级安放棺中,合盖时一滴泪落在黑漆棺木上,溅起细微水花。

他转身面向众将,声音沙哑却坚定:“多谢各位叔伯挂念。元照幸不辱命,在唐王殿下相助下,终於手刃许定国,迎回父亲首级。”

李成栋激动地问道:“少帅是如何做到的?”

高元照目光投向朱聿键,充满敬意:“全赖唐王殿下神机妙算。殿下料定许贼邀功心切,必走小路北上,于是率我等昼夜兼程,在黄河渡口设伏。殿下亲率死士突袭敌营,手刃许定国......”

原来手刃许定国之人竟是唐王,众将一时哗然。

李成栋突然单膝跪地:“末将代大帅谢过王爷!大帅在天之灵可以安息了!”

随即,满堂将领纷纷跪倒一片,就连胡茂祯也躬身行礼。

就在众人沉浸在悲痛与感激中时,朱聿键突然厉声问道:“方才,本王在帐外听得清楚,有人嚷着要学那许定国?”

满堂死寂。赵之龙脸色煞白,悄悄向后挪步。

朱聿键猛地打开第二个木匣,许定国怒目圆睁的首级赫然在目!

“说!是谁与清廷暗通款曲?”

赵之龙慌忙后退:“末将只是......”

“赵长歌!”朱聿键猛地大喝一声。

护卫一旁的赵长歌当即会意,剑光如闪电般划过,“为名剑”穿透赵之龙的咽喉,将他死死钉在柱子上。鲜血喷涌而出,溅了李本深满脸。

“还有谁想叛国投敌?”唐王的声音冰冷如铁。

李本深一把抹掉脸上的血污,猛地拔刀:“朱聿键,你敢杀我部将!真当我军中无人吗?”

听得主帅号令,堂外顿时涌入无数亲兵,刀剑直指朱聿键和赵长歌。

千钧一发之际,忽闻一声清叱:“住手!”

邢夫人素衣白马疾驰而入,马蹄踏过赵之龙的鲜血,在灵前猛然勒缰。

她翻身下马,做的第一件事情竟是对着朱聿键盈盈一拜。然后转身面对众将,目光如电,“王爷为我夫报仇,便是我高家的恩人,亦是我全军的恩人!”

她拉起高元照的手,走到唐王面前,“元照我儿,救父之恩重于泰山。今日为娘做主,你便拜唐王为义父,兴平伯部全军从此亦归唐王节制!”随即她竟拜倒在地,语气哽咽,向朱聿键恳求道:“妾身斗胆,恳请王爷收元照为义子!”

高元照亦毫不犹豫的跟着跪倒在地:“义父在上,请受孩儿一拜!”

朱聿键连忙扶起:“我与高杰兄弟相称,他的儿子便是我的子侄。”说着解下腰间玉佩放入少年手中,“此玉随我多年,今日赠你。见玉如见人。”

邢夫人大喜过望,当即起身,声音清亮道:“诸将听令!”

“即日起,全军归唐王节制。有违令者——”她看向赵之龙的尸首,“犹如此贼!”

李成栋率先跪地:“末将愿随唐王!”

众将互视一眼,随即纷纷跪地,口称:“末将愿随唐王!”

李本深面色铁青,颓然后退,手中刀颤了又颤,终是哐当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