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你们练武我修仙,从小太监到九千岁 > 第9章 不出二十年,必亡
换源:


       与此同时。

距离太和殿足有八里之遥的藏书阁三楼。

李怀玉盘膝于万卷书海之中,双目紧闭。

自从《血魔心法》突破至第五重,他的神魂之力暴涨,五感敏锐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地步。此刻,方圆十里之内,风吹草动,蚊蝇振翅,皆逃不过他的耳朵。

他甚至不需要刻意去听,那金銮殿上的龙涎香气、朝臣们的呼吸心跳、白玉广场上的窃窃私语……无数声音交织成一幅无比清晰的画卷,在他脑海中徐徐展开。

朝堂上的争辩,大臣们的虚伪,散朝后的密谋,户部官员的歹毒计策……一切,都分毫不差地落入他的耳中。

更有甚者,他还能听到那些大臣们心中未曾言明的奢靡。

“昨夜在醉仙楼一顿饭,就花了两千两银子,那里的头牌小凤仙,点一次竟要十万两,真是销魂窟……”

“下次叫上我,区区十万两,小钱而已!”

李怀玉冷笑。

一顿饭两千两,一个花魁十万两。

而他那位名义上的主子,当朝太子赵庭,每日的膳食份例,加起来还不到一两银子。

就连那高坐龙椅之上的九五之尊赵潋,身上的龙袍据说洗得都有些褪色了,还在继续穿。

何其讽刺!

“一个多疑寡断,只知依仗士大夫集团,却不知他们早已是国之蛀虫的皇帝。”

“一群满口仁义道德,实则贪婪无度,视百姓为猪狗的文臣。”

“再加上一个虎视眈眈的妖清皇朝,和一个内忧外患、早已空虚的国库……”

李怀玉在心中默默盘算着,得出了一个冰冷的结论。

这个武明皇朝,不出二十年,必亡!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透过窗棂,望向了司礼监的方向。

曹魏源……

今天这老狗在朝堂上的表现,看似惊慌失措,实则滴水不漏,那份演技,堪称炉火纯青。

他隐藏了实力。

“通灵秘境……伪装成先天九重天么?”

李怀玉的眼神变得愈发深邃。

这条老狗,比他想象的还要危险。

这个皇宫,也比他想象的,要肮脏有趣得多。

阁楼的木梯传来一阵急促而轻微的“咚咚”声,慌不择路地闯了进来。

一道小小的身影冲上三楼,带着满身的委屈和怒气,正是当朝太子,赵庭。

她今日穿着一身淡青色的常服,十一岁的年纪,身量尚未长开,更显得娇小。

那张雌雄莫辨的精致脸庞上,此刻却因为气愤而涨得通红,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里噙着水光,倔强地不让它掉下来。

“小李公公!”

赵庭一头扎进李怀玉的怀里,声音带着哭腔,闷闷地响起,“父皇他……他训斥我了!”

李怀玉没有动,任由这未来的储君像只小猫一样抱着自己,他甚至能闻到她身上淡淡的、属于少女而非少年的奶香。

他伸出手,轻轻拍了拍她的后背,声音平静无波:“殿下为何事惹陛下生气了?”

“我不过是劝他,不要再加征农税了!”

赵庭抬起头,满脸不解与愤懑,“我听宫里的老人说,有些地方的税都收到十年后了,百姓已经活不下去了!父皇为何就是不听?那些大臣们,一个个都说农人富庶,可我看的书里,明明写着‘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李怀玉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

真是个天真的孩子。

他没有直接回答,反而换了个话题:“殿下,可知我家是做什么的?”

赵庭一愣,从他怀里出来,眨了眨眼:“你……不是在宫里长大的吗?”

“自然不是。”

李怀玉的语气平淡得像是在说别人的故事,“我家在江南,是行商的,不大不小,也有个三十万两白银的家底。一年到头,辛辛苦苦,能挣个八万两左右。”

三十万两!八万两!

赵庭倒吸一口凉气,这个数字对每日份例不足一两的她而言,简直是天文数字。

她有些结巴地问:“那……那你为何……”

“为何会入宫当太监?”

李怀玉替她说了下去,“因为我有个好堂兄。他怕我将来与他分家产,便趁我年幼,寻了个由头,花了几十两银子,将我卖给了人牙子,送进了这皇宫大内。”

没有控诉,没有怨恨,只有一种冰冷到极致的陈述。

赵庭的小脸瞬间煞白,她从未听过如此残酷的事情,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安慰。

李怀玉却仿佛没看到她的表情,继续幽幽地开口:“殿下可知,那每年挣来的八万两,最后能落入我李家口袋的,有多少?”

他伸出一根手指。

“一万两。”

“那剩下的七万两呢?”赵庭下意识地追问。

李怀玉讥讽一笑,他一字一顿:“剩下的七万两,都孝敬给了今日在朝堂上,那位提议在农税上再加五成的户部侍郎。”

她瞬间明白了,为什么父皇要加农税,为什么谭阁老他们要拼死反对商税,为什么那位户部侍郎会提出如此歹毒的计策!

原来,书本里那些仁义道德,全是假的!

她怔怔地看着李怀玉,这个比她大不了几岁的少年太监,眼中第一次流露出发自内心的敬畏与好奇。

“小李公公,你怎么懂这么多?”

“为什么商税动不得?”

“那些将军在边关,是不是也和文官一样?”

她像个终于找到答案的学子,一连串的问题抛了出来。

李怀玉没有丝毫不耐,他将那些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用最浅显直白的话,一点点剖析给她听。

赵庭听得如痴如醉,她发现,李怀玉这一下午教给她的,比太傅褚明远一年讲的圣贤书,还要有用百倍!

“太子殿下,该去上书房了。”

一个宫女在楼下轻声催促,打断了两人的谈话。

赵庭的小脸立刻垮了下来,她拉着李怀玉的衣袖,小脸上满是依恋和厌烦:“我不想去!先生讲的那些东西,都是错的!都是骗人的!小李公公,我只想待在你这里。”

“殿下。”

李怀玉的声音忽然变得严肃起来,他蹲下身,直视着赵庭的眼睛,“您现在要做的,不是反抗。”

他伸出手指,点了点自己的脑袋,又点了点自己的心。

“把他们教的东西,都记在这里。他们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做一个他们眼中最听话、最顺从的太子。”

他的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一种蛊惑人心的魔力。

“然后,等殿下长大了,等您有了自己的力量,再去做您认为对的事情。懂吗?”

赵庭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但她记住了李怀玉眼中的那份郑重。

她松开手,郑重其事地对他行了一礼:“小李公公,我听你的。”

说完,她才转身,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藏书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