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
混沌未分天地乱,渺渺茫茫无人津。
自是盘古破鸿蒙,万物得名到如今。
三皇五帝传功论,名利是非闹如今。
欲图万物始至终,须看天书重塑记。
盖闻宇宙天体,有历法公自转之数。如周期轨道呈岁差为一年,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七十二侯应,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又以一年分成,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为一周。
周天等分十二时,按日,月,五星,运行而分二十八星区,由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各七宿。是以循环往复,譬于大数。日初交会,暮春之时,而天地万物否极泰来是演大道之源,群经之首,设教之理。
是故周而复始,覆载尘黄,汇至圣仁,万物教化。一得弗生,福德几量,遂至万物相生,合乎礼法。譬如大道,从子时之初到亥时之结,盖天以十二时辰为会,年以十二周期为载,至此,天有初开,混沌始终,众生从无至有,从有至无;正所谓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曰:大哉乾元,人生于寅!
自终局大战,蚩念陨落,魑魅魍魉遁逃,曼斋阁重回生机。终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院齐首,各曰:智通大圣,托塔天王,西方巡使,灭绝八荒。然四灵认可之时,天书授台之下,果有智圣神通,历经考验,终得天成。天书在上,刻记实录,无字归缘,合归大圣由来。
此书是为大圣声名。这北京城中有一处庄园,名唤李氏庄园。其地位于熊猫区竹子街道,此街更有中华第一街之美誉。自贤明以来,圣人降世,真个风光!有词赋为证:
六誉古都,中华神府,紫微星垣,地属尾箕。携三山而鼎中原,控古今而引欧亚。众星拱月,日出于东方之上;星火燎原,教员为人民四方。神州大地,国泰民安,珠帘枕华夏之宾,星辰念同路之美。西接昆仑之精华,南抵太行之雄壮,东承长白之秀气,坐镇坎水艮土之间,生生不息渊远流长。正是熊猫区中有灵植,风霜寒入夜,西松挺天明;竹子街头有奇兽,瑞雪迎春至,晴日念君归。
至庄园,其地位按九宫八卦呈图,四方八面居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划分,按二十四节气养生,中有内玄阴阳变化,左右更兼四像衍生。盖自道门传承至今,每代薪火相传,长幼戮力同心,济世救人。至此,第六十四代传承者李小狼,虽幼年丧父中途受阻,然其母梅傲雪却有孟母之德,事后悉心照料,抚育成材。故小狼幼时得以立志高远,心有所图。
后学院考验成圣而归,亲授四灵之一青龙认可,加尊称号曰智通大圣,享受下方朝贺。更有青龙七宿各司护卫,日日轮值待以侯听。今日正逢入定修禅,小狼独坐妙台,正是那莲花生百朵,祥光生千丈。一时惊动负责管理日常事务的管家福伯,正在打扫庭院清理花草。忽见小狼屋里,金光四射,霞光满天。便命金角,银角精灵前去打探,二灵精怪即奉命而回,将所看之景,所闻之声都据实回奏。
说道“回福伯,少爷屋里金光四射,乃是其悟道修身之法门,凭心力处以证行道,在那里妙台安坐,持道修行。想来如今正值紧要关头,我等不敢打扰,故此前来通报。”
福伯体恤小狼,不忍卒睹道“大道将行,其行各异,不足为奇。”
小狼在屋里,闭目凝神屏息静气,晨间勤收雨露,早拾果盆。夜里甘泉为饮,书香为伴。诗书读,读诗书,与书卷为友,以史集为家。知一家而通百史,读一言而贯古今。真是‘书读百变悟,脚踏千盛行。’今朝修真脱苦海,他年得道缘此身。你道他是怎个光景:
少年当歌壮志言,豪情万丈天地间。
寒江雪柳塞关外,孤舟北盼水自流。
天尽同游遨千里,冰封大地雪暖春。
福祸相倚终有判,乾坤正道圣无名。
二灵精怪与福伯修剪花草,一面采石铺路修剪葵花,一面戏说打趣道“如此金光四射,像是这世间又多了一轮太阳照耀大地。看这些向日葵都自发的朝向了这里来看,真是一道奇观!”说时迟,众多向日葵都步调一致,一齐回首,仰望红日,直至小狼卧室的窗户上。真是应了一句话: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三人放下锄刀,连声称赞都道“好光景,好光景。正是朝阳虽奢终来,黎明破晓必至。”福伯又道“小狼历经千折万磨,终有回报。此番又得天书加持,名师指导,日后定有大成。须知固本培元,天人合一,人机似天体般运行,气血经昼夜不息,则生命健而有力,不生疾患。
世间万物必经从生到死,从无至有。人的生命亦是如此。人要经历生、长、壮、老,死,是一个由弱到强,由强到弱的过程。”
说辞,后院花园里跳出一人,应声高喊道“福伯又在说着什么高论,如今哥哥的屋里都要着火了,你们却还在这里有心说笑,真是一点关心都没有。”丽雅说道。
真可谓:
风吹半夏草欲飞,四时节令助声威。
攀山可跃三重喜,无惧寒流迎上春。
你看她生得怎生模样,
美瞳翘楚生双尾,白里肌肤雪掩藏。
一身连衣锁长裙,英雄无非是雌雄。
正说着,小狼屋里传来一阵呐喊,众人愣惊一阵,忽得争相前去探望。哪知未到跟前,屋内又传来些许笑声,时而欢笑,时而痛苦,时而窃喜生欢,一时搞得众人都举措不住。二灵精怪齐问“悟道就是这样!时而癫狂,时而大笑,真是难以理解,叫人不可捉摸。”
丽雅听说,即屏住呼吸,推门看去,想要一探究竟。福伯便拦她在前,抬手顶住房门,耐心讲解道“自龙场悟道以至今日,时下已过五百年春秋,是载尘黄翻滚,波涛涌至。小狼曾说,知心笃行便是知其心而明其理,笃自守而手有方。所谓大道,是求诸己,不向外求!即找寻一条适合于自己的路,并付诸于行动去践行,以行证道的过程。”
说毕,丽雅立在原地,心中久久不能平复。众人一个个都井然有序,退出屋内,来到中庭,坐观其成。都道“悟空还是悟道!”
有诗为证:
天书授台群英汇,神龙考验得正名。
借书托人完大道,紫微星明得终成。
内中不识因缘相,外合书名乾坤定。
历来真伪难辨此,称王称圣才作合。
小狼飞升顿悟,款款遁入梦乡,径直来至云台圆梦山处。只见那山高秀丽,水流潺潺,几缕轻烟入碧空。青松翠竹常新绿,白云千载空悠悠。亭台楼宇,虚窗静室,水自高明而流空,洞天福地乃天成。
小狼乐此不疲,一路好走急至云台。抬头望眼处,定睛一看,竟是校长老顽童在那打坐参禅。忙向施礼,上前求道。老顽童闻之,不发一言,伸出手指,指向一边,凭空变出个蒲团,示意小狼坐其上,静其心。小狼见状,不敢打扰,当即拜了又拜,坐了下来。
说道“老顽童爷爷,蚩念老师临终前有善言,所谓大道是求天下为公。我欲仿效之,但恐步其后尘,不复相托。故今日斗胆前来一问,往求爷爷垂怜赐教,以解鲁钝。”
老顽童笑而不应,依稀端坐云台。后见小狼不明所以,便让其起身,复坐于貔貅(皮皮)脊背,命其带领小狼去领略一下云梦山之美景。又交待道“小狼,此去一览山川,回来务必告知,你心中云梦山最美的风景为何物?”小狼顿首,复归脊背,皮皮带他领略了一下山间百态。
小狼恍惚,自认为山间一切,俱是极美,各自美不胜收,别具一格。倘若举出一个,山间最美,人间极致,想来却是为难。便问向皮皮道“云梦山美轮美奂,哪里去找那山间最美之物,这也太难了吧!”言毕,忽得山下凭空出现若干,行色各异之人,或有行商贩卖,或有舟楫往来,或有采石问路,或有童子牧牛。
一个个在山间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朝来日出作将农,晚来归家便做息。见世人环抱自然,乐在其中,小狼更是难以抉择。便索性灵机一动,随手摘下一株小草,复归而回。老顽童见了小草,接了过来,便说道“此草是百年前千株峰下一株情花盛开而来,名唤痴心仙草。烦你再去寻一处山间最差之物,回来报与我知。”
小狼立在原地,踌躇不已,不懂其中真意。看着老顽童手里的仙草,忽又想起自己经历过的方才种种,譬如所遇之处,所见之人皆是人间最美,真情实录。又该如何去选那山间最差之物呢?
想毕,便俯身作揖恭请老顽童教诲。刚要请教,就被老顽童言语制止。说道“小狼,世界上真正美好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要用心去体会。同理,世界上最糟糕的东西,也是需要用心去感受。”说着,就让皮皮带领小狼,又去领略了一番山间景色。
不多时,转眼来至山巅。小狼趴在皮皮的脊背上,向貔貅说道“皮皮,方才是去寻山间最美,如今便让去找山间最差。说不定等下又要找是别的什么奇形怪状之物。”说罢,皮皮纵身飞跃,脚踏如意祥云,直至方才所到之处。乃是:山势巍峨,群花遮羞。漫天飞雪,白虹长贯。正是万物休养以待日后勃勃生机之时。但见那:
鸿蒙初判始于元,天地将息渺茫现。
一派混沌白虹起,大道三千雪江寻。
小狼浑身打颤,冷得发抖道“冷死,冷死。”原本还是春日暖阳祥户人家,忽得一瞬之间,直接成了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又道“这里可真冷呀,到处都是白茫茫一片,没有任何生机。也不知要到哪里去找山间最差之物,老顽童爷爷也真是的,至少这里也该有些生命迹象。”
就这样,小狼神情恍惚,来回穿梭于雪山之间,转来转去。从开始满怀期待去寻找景致,慢慢的,变成了试图说服自己,寻找有生命迹象的东西。再到后来,心灰意冷如同此时此刻,此时此景。
看罢多时,小狼走了下来,左右观看,只见远处一座山头丘陵之下,赫然立着一棵红梅树。正开着的花是朵朵鲜红,样样极致。小狼呆住了,下意识想要去摘,忽得愣了一下,思衬道“不对,老顽童爷爷是让找一样世间最差之物,我怎得萌生了这样的想法?”想毕,正欲转身离去,又看到那琉璃世界红梅傲雪,自下吟诗,念咒,开墟鼎,取笔,作乐道:
雪至百草枯,香从万木来。
踏遍千山路,赏自孤芳时。
曲中闻折柳,人间四月天。
若论天下事,平生自分晓。
吟罢,提笔写毕,小狼享乐其中,独自寄情于山水画廊之间。时下又感叹时光任然,光阴流逝,只瞬间功夫,便懂得了美好的事物来源于内心的充实。有道是妙笔生花花生莲,扣人心弦弦生辉。
于是,小狼站在树下,左思右想。老顽童交待的事情。便捡起地上一块石头,装进了兜里。再次而归。待见了老顽童之后,发觉他正在悟道,小狼不敢打扰,侍候在旁。一心只求名师指路,寻个大道长存之法。料应学子遇名师,堪破源流道古今。他方时来运未至,福已远去祸无门。
自圆梦山天晴至夜色,连续几个时辰下来,静坐云台。小狼见老顽童都不没有回应自己,又不敢伺加揣摩。心下思衬道“想是老顽童爷爷入定了?再不济也是得道了吧!总不会是睡着了吧……”一时想着,只见旁边一处空地上,隐约惊现那株之前交给老顽童的小草,变得生机柳叶绿,碧丝垂千条。便上前走了几步,又道“这就是方才的山间最美之物吗。如今看来,倒是更具生辉别具一格。
看来,这世间万物仅用眼睛去看,是看不出什么问题来的。要用心去感受,去体会,才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正凝想时分,忽闻得耳边传来,老顽童话语,忙回头观望,却已不见其人,只留一个蒲团坐垫。只听他道“世间三千,大道合一。不过是知心处使,应行处问。小狼,你想求得大道,须知天地万物间始其衍生的变化规律:
在天地之间,大道有变化之数为五十,但天地只衍生四十有九之变化。独缺一条天机来代表万物之本体不变,而余者四九则可分为两份,象征太极生两仪之变化,实则却是负阴抱阳,或负阳抱阴,来代表生生不息。其下,任意二分其数,左右两组。一组者,取一变,为挂一,余下者,四变一聚,代表春夏秋冬四季循环。分毕,剩者余数,或一,或二,或三,或四,此乃为一变中的一半,另一半的数则为第二组分出的,四变一聚,所剩余数为第四营的一半,此两根合以方才的余数三根,得出五根,此乃第一变。
而后把剩余的再算一次,分二挂一,左右揲與歸扐,此为第二变。三变之后的总数为一爻,经六次三变,会有六组数字,便是三六,三二,二八,二四,后除以四可得,九,八,七,六四数。九数最大为奇数,表示太阳,为阳动,符号为〇,六数最小为偶数,表示太阴,为阴动。符号为×,七表示少阳,符号为一,八表示少阴,符号为--,这便是再扐而后成卦,四營而成易,十八变才可为一卦。此卦为主卦,贲,其之卦为小过,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是故四營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数毕矣,焉道神德行。是故可舆酬酢,可舆佑神矣,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经前者,分,挂,揲,扐十八变的构造,得乾之策二百一十六爻,每卦六个爻,合计三十六卦,坤之策一百四十四爻,每卦六个爻,合计二十四卦,乾坤之策共计三百六十,是一年三百六十日,实则年年不止三百六十日,故每五年把多余者加一起,便多出一个闰月。如此经过四次的分二挂一,便有一个爻象,经过十八次变化得到六个爻,形成一个卦象,虽是十八次变化得一卦,然而得卦象未必相同,即使卦象相同,可是阴阳之动又未必相同,其变卦则不同,则决定了事物虽起点相同,而结果会不同。说明数变引起的象变,是不可揣度的,不然何以阴阳不测谓之神,然何以八卦成而为小成。
宇宙衍生,从无至有,万物无论何种变化,都是在用阴阳的八种形式来表达,此谓归类,但此时只是小成,因八卦八象,不能将易道的异场,同时变化显现出来,在时间与空间都用八种同样的符号来表示,而后按照时空变化的全息模式,把时空八卦进行反复相交,继而形成八八六十四卦,这样天地大道最大的变化模式就演示出来了。六十四卦是由八卦引申而来,是为全面的表达,道的变化与状态。卦象虽呈现众多,但道的本性不变,天下之事不外乎于道,而道衹有六十四象,何为,以不变应万变,不变者,道也,象也。而道象之变不出乎卦也。如此,天下之事简矣,是为大道至简。
小狼听得真言,欢喜非常。喜道“学生受教了,多谢老顽童爷爷。”忙又作揖再拜,端详再三,远处乃是一个水中倒影。在那里闭目讲坛,开课传道。但看老顽童打扮是何模样:
须发花白蓬头垢,长眉短胡波浪纹。
天性纯良似孩童,真如本性云飞扬。
见空真迹随变化,全气通神明源流。
千古不灭明灯在,万古长存留心中。
小狼见了,毕恭毕敬,稽首还礼。口中温和恭敬道“老顽童爷爷,老顽童爷爷。学生一路走来,多蒙学院启蒙受教,悉心照料,学业有成。学生在此多谢了。此番前来,只感念蚩念前辈以身许道,不为他图。学生志心求道!志心求道!”老顽童道“李氏小狼!自古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你既诚信求道,且来说个姓甚名谁,家住何方。再来问道!”
小狼听说,只得相告。又作揖又还礼,说道“学生中国BJ熊猫区竹子街道430号生人,姓李,名郎,字小狼。”说毕,见老顽童没有回应,仍旧在那里坐着受听。又道“学生金石之言,不敢欺瞒,万望校长垂青,多加传道。学生自当铭记在心,决不忘校长报答之恩。”
老顽童道“孩子,说什么报答之恩!你我有缘,又何必这等世繁俗礼。若你我无缘,我也不必强留于你,你也无须在意此间。”小狼道“爷爷虽如此说,我也不能这般无礼。常言道: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今生若有缘自当有所相报,来世若有幸,更盼再续师徒情。”老顽童道“既如此,你且近前来。”
小狼整了衣,端坐在莲台。身后余光便惊现出莲花生万朵,霞光升千丈。一层层含苞待放,一道道金光四射。说不尽得静水流深则,光而不耀安。直至蒲团之下,见老顽童口传相授,妙法真言。期间无数金玉良言化作真经实字,争相绽放尽显芬芳。
正是鸿蒙初判无踪定,心本将行向大道。
书评:因为淋过雨,更懂得撑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