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穿越小说 > 咒术回战:预言漫画家的生存指南 > 第20章 神谕的灰烬回响
换源:


       凌晨三点的冷光,从手机屏幕溢出,将佐藤光的脸庞映成一片惨白。

新闻推送的标题像一根冰冷的针,刺入她的瞳孔——《同人展涉咒事件被定性为巧合》。

配图是她呕心沥血绘制的《心跳!

星语学园》残页,在烈焰中蜷曲、焦黑,仿佛一声无声的哀嚎。

她的指尖在屏幕冰凉的边缘无意识地划过,昨夜那个过于真实的梦境再度席卷而来。

在撕裂的画纸与混沌的墨色中央,两面宿傩那张噙着残忍笑意的脸庞清晰如昨,他说:“你喂我谎言,我便让真相流血。”

她不是被惊醒的,而是被一种更深邃的寒意拽回现实。

身旁的绘图板屏幕并未关闭,幽幽地亮着。

一行倒写的日文,像是从屏幕背后渗透出来,缓缓浮现在她未完成的草稿之上:“第七层已开启”。

那字迹并非像素构成,而是像有生命的墨点,边缘氤氲开一圈淡红,如同渗入宣纸的鲜血。

警报在脑内轰鸣。

她几乎是弹射而起,动作精准而迅速,没有一丝多余的犹豫。

拔掉路由器电源,切断手机蜂窝数据,将笔记本电脑的无线网卡禁用。

这是她为自己设定的“认知污染应急协议”的第一步。

随后,她撬开电脑主机,取出那块储存着所有原始数据的固态硬盘,毫不迟疑地将它塞进厨房的微波炉里。

设定三十秒,按下启动。

伴随着细微的“噼啪”声和一股焦糊味,所有可能残留的、可被追踪的数字信号被短时强脉冲彻底销毁。

做完这一切,她才允许自己喘一口气。

她换上一件宽大的黑色连帽衫,戴上乳胶手套,快步离开这处住所。

在城市另一端一间不起眼的公寓里,她推开了门。

这里是她的备用安全屋。

墙壁上没有温馨的装饰,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张剪报、地图与手绘的人物关系图,用不同颜色的细线连接,构成一张复杂而疯狂的蛛网。

她从抽屉里取出一张新的便签,用红笔在上面写下一行字,然后用力地按在蛛网的核心位置:“神宫寺不信巧合,所以我要让她相信一个更大的‘合理’。”

她的计划早已成型。

她从一个防潮箱中取出三份用特殊相纸保存的旧稿底片,那是她早期尚未发表的作品。

借助一盏仅发出特定波长光线的台灯,她开始用一种感温墨水在底片上重绘某些被替换掉的关键帧。

墨水在常温下完全透明,唯有在模拟老旧档案室的特定湿度与温度下,才会显现出她绘制的、指向真正安全屋的逃生路线图。

紧接着,她打开一台与外界物理隔绝的电脑,用预存的虚拟身份信息注册了三个全新的社交平台账号。

笔名分别是“夏风微凉”、“墨痕斋主”和“古纸堆里的老猫”。

一个伪装成对都市怪谈充满好奇的女子高中生,一个扮演着严谨而富有艺术气息的美术教师,最后一个则是博古通今、说话慢条斯理的退休民俗学者。

一场名为《都市怪谈实录》的“跨平台联动同人企划”就此悄然发起。

表面上,这是一次新颖的集体创作实验,邀请网友共同构筑一个虚构的怪谈世界;而实际上,这是佐藤光将同一则预警信息,巧妙地拆解成三个不同人物视角、不同文风的叙述。

高中生负责描述直观的恐惧与见闻,美术教师从构图和符号学角度分析怪谈中的异常,而民俗学者则引经据典,将其与被遗忘的乡土传说联系起来。

三条线索互为印证又各自独立,让任何试图追溯源头的审查者,最终都只会陷入一个由集体智慧构建的、逻辑自洽的迷宫。

与此同时,高专地下深处的资料室里,空气凝滞如水。

神宫寺秀眉紧锁,指尖在键盘上敲击,反复播放着虎杖悠仁在涩谷暴走时的监控音频。

刺耳的嘶吼与建筑崩塌的巨响中,一句模糊的话语被她用软件反复过滤、增强。

当虎杖那句夹杂着痛苦与愤怒的“不准碰那只眼睛”清晰地传入耳中时,她猛地按下了暂停键。

画面定格在虎杖布满血丝的眼部特写,她将图像放大到极限。

就在那一帧,虎杖瞳孔的微小反光中,竟短暂地浮现出一个极其诡异的轮廓——一只戴着眼镜的猫。

这个形象,与她从那个神秘U盘中看到的、一闪而过的动画角色,完全一致。

一股寒意从脊椎窜上后脑。

神宫寺的后背渗出冷汗,她立刻通过内部系统提交了紧急申请,要求情报科调取近两周内全网所有与“猫咪主题”相关的、有异常流量波动的数字内容。

然而,回执在几分钟后传来,结果令她心头一沉:七个被锁定的可疑代理IP,已在十分钟前集体注销,所有痕迹被抹得干干净净,仿佛从未存在过。

更诡异的事情发生了。

她下意识地拉开办公桌抽屉,想核对那份从U盘里打印出来的复印件。

当她拿起文件夹时,指尖触及纸张边缘,感到一丝黏腻的湿润。

她低头一看,瞳孔骤然收缩。

原本洁白的纸页边缘,再次像上次一样,渗出了淡淡的赤痕。

而上次那些用显微镜才能看清的微小文字,此刻已经扭曲、变化,重组成一句新的诘问:“你说的秩序,是谁批准的?”

神宫寺猛地合上文件夹,发出一声沉闷的巨响。

就在这寂静被打破的瞬间,她清晰地听见,自己身后墙壁内的通风管道里,传来一声极轻、却无比清晰的……翻动纸页的声音。

夜色更深,佐藤光站在一座废弃印刷厂的临时工作室内,空气中弥漫着油墨与铁锈混合的气味。

她亲自将那三部用不同笔名创作的稿件打包。

少女漫的稿件里,她细心地夹上了一枚手作的樱花书签;热血漫的稿件中,则塞进了一张过期拳击赛的票根;而那份悬疑风格的民俗怪谈,被她用厚实的牛皮纸严密包裹,并用火漆盖上了一个伪造的“古籍考证所”印章。

她将三个包裹分别交给三家不同的快递公司,寄往同一个地址——同人展组委会。

在每一张发货单的备注栏里,她都用清秀的字迹统一填写了同样一句话:“请勿扫描或复印,稿件油墨遇强光会快速分解。”

这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心理学陷阱。

越是神秘地强调保密,就越会激发人的好奇心与逆反欲,诱使他们去扫描、去复制。

而她真正的加密信息,并不在文字内容里,而是隐藏在三种特制印刷油墨对不同波长紫外线的特殊反应序列中。

只有将三份稿件的扫描图层以特定顺序叠加,才能在那片看似杂乱的噪点与色块中,还原出一幅完整的、指向“第七层”入口的地图。

当晚,同人展组委会的值夜班审查员荒木铁平,正百无聊赖地处理着一批被判定为“内容不合规”的投稿。

当他拿起那份来自“退休民俗学者”的、题为《纸影之间·终章》的稿件时,本该随手将其投入身旁的碎纸机。

然而,那枚古朴的火漆印章却让他鬼使神差地犹豫了。

他将稿件藏进怀里,走进空无一人的洗手间,反锁了门。

他靠在冰冷的瓷砖墙上,打开手机的闪光灯,对准了牛皮纸封面。

奇迹发生了。

在强光的照射下,牛皮纸的感温涂层开始发生变化,原本空无一物的地方,渐渐浮现出交错的、如同血管般的暗纹。

暗纹最终拼凑成一行颤抖的字:“他们烧掉的,正是你要找的答案。”

荒木铁平的心脏疯狂擂动,他颤抖着举起手机,将这句话拍照存档。

就在他准备收起手机时,他猛一抬头,看到了洗手间的镜子。

镜中的自己脸色煞白,而在他的背后,不知何时,竟静静地站着一个穿着宽大连帽衫的女孩。

女孩的脸隐藏在阴影里,唯有她垂在身侧的右手,缠绕着一圈渗出暗红色血迹的绷带。

他猛地眨了眨眼,再看时,身后空空如也。

那只是一面映着他自己惊恐面容的普通镜子。

幻觉?

他大口喘着气,低头看向自己的手,却发现掌心传来一阵刺痛。

不知何时,他竟因为极度的恐惧,用指甲将自己的手心掐出了深深的血痕。

同一时刻,在城市的另一端,佐藤光坐在她的安全屋里,按下了发送键。

最后一段涂鸦式的短视频被上传到一个匿名的影像网站。

画面中,一只冰冷的机械钟摆,正以一种违反物理规律的方式逆向摆动。

没有配乐,只有单调的“滴答”声,但这声音的节奏却并非均匀,而是一段被精心编码的摩斯密码。

翻译过来,只有一句话。

“现在,才是昨天。”

数字的幽灵已经放出,线索的迷宫已经构建。

但佐藤光知道,这还不够。

仅仅依靠网络上的虚假身份和加密信息,终究是隔靴搔痒。

她投放的诱饵,固然会引起某些人的注意,但官方那台巨大的机器,最擅长的就是碾碎这些脆弱的线索,并对所有接触者进行“心理矫正”。

她需要亲眼去确认,去观察,当谎言的体系开始运转时,那些被迫沉默的个体,那些被定义为“巧合”的亲历者,他们的精神世界会呈现出怎样的裂痕。

因为最坚固的堡垒,其缺口往往不在于城墙,而在于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