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带着嫂嫂去打猎,一不小心称帝了 > 第五十八章北方的消息
换源:


       离开县衙的时候,天边只剩下最后一抹残阳,昏黄的光线将两人的影子拉得老长。

柳国安紧紧攥着那份盖着县衙大印的凭证,像是攥着什么绝世珍宝,脸上是压抑不住的兴奋和激动。

“他娘的,总算是把这事儿办下来了!”

他狠狠一挥拳头,压低了声音,却难掩其中的狂喜。

“青山兄弟,你这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这都能让你给盘活了!”

宋青山脸上倒是没什么得意的神色,只是淡淡地笑了笑:“运气好罢了。”

他抬头看了看已经彻底暗下来的天色,说道:“柳大哥,天色不早了,这山路晚上不好走。”

“今晚就在县城歇一晚,明天一早再回去。”

“行,听你的!”

柳国安现在对宋青山是言听计从,当即拍着胸脯道:“今晚我请客,咱们找个好点的地方,再喝两杯!”

宋青山摇了摇头,指了指不远处巷子里一个挂着悦来客栈破旧招牌的小店:“就那儿吧,省点钱,以后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呢。”

柳国安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起来:“行,都听你的!”

两人找的这家鸡毛店,确实便宜,房间里除了一张硬板床和一张缺了角的桌子,就再没别的东西了,空气中还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霉味。

可两人都不在乎这些,柳国安是过惯了苦日子的,宋青山更是连破庙都住得,这点环境算不了什么。

夜深了,柳国安沾床就睡,很快就响起了震天的呼噜声。

宋青山却毫无睡意,他盘腿坐在床上,默默运转着《易筋经》里的韦陀护法呼吸法门,调理着这几日奔波的疲惫。

窗外,传来了更夫打更的梆子声,一声又一声,在这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紧接着,一阵整齐划一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又缓缓远去,那是县城里巡夜的差役。

这看似平静的县城,实则外松内紧,处处透着一股紧张的气氛。

宋青山缓缓睁开眼睛,目光投向窗外漆黑的夜幕,心里却不像柳国安那般轻松。

官府的身份是拿到了,王家的威胁暂时被压了下去,可这只是解决了眼前的小麻烦。

更大的危机,始终像一把利剑悬在所有人的头顶。

北方的战乱。

今天在县衙里,他听那些差役闲聊时提了一嘴,说北边又打了一场大仗,官军败了,几十万难民跟潮水一样往南涌。

这青石县虽然偏僻,但谁又能保证,战火不会有一天烧到这里来?

一旦天下大乱,他们这一大家子,没田没地,又能逃到哪里去?

这个时代,想要远走他乡,路上饿死病死的,十有八九。

到了新的地方,人生地不熟,又该如何谋生?

一阵寒意从心底升起,让宋青山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他发现,天气似乎也开始回暖了,空气中不再是那种刺骨的冰冷,多了一丝湿润的气息。

春天要来了,可这个春天,会是安稳的吗?

“唉。”

一声轻叹,在寂静的房间里响起。

“怎么了,青山兄弟?还没睡着?”

旁边床上传来柳国安瓮声瓮气的声音,他不知什么时候也醒了。

“没什么,只是在想些事情。”宋青山说道。

柳国安翻了个身,借着从窗户缝隙透进来的微弱月光,看到宋青山坐在那里的轮廓。

他嘿嘿一笑,劝慰道:“还在想王家的事?别愁眉苦脸的了,咱们现在也是有官府身份的人了,他王豹再横,也得掂量掂量!”

顿了顿,他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又压低了声音。

带着几分得意地说道:“再说了,我今天在酒楼里听人说,北边好像有消息了,说是朝廷派了大臣过去,要跟北边的蛮子和谈呢!”

“真的假的?”宋青山心中一动。

“八九不离十吧!”

柳国安咂了咂嘴。

“都说打了这么多年,国库都打空了,再打下去,大家都没好日子过。”

“我估摸着,这事儿要是谈成了,怎么也能换来几年太平光景,足够咱们把家业立起来了!”

几年的太平光景吗?

宋青山心中默念着,虽然知道这种和谈脆弱不堪,但对眼下的他来说,哪怕只有一两年的安稳,也已经足够了。

有了柳国安这番话,他心里的那块大石头,总算是稍稍落下了几分。

次日,天色并不好,阴沉沉的,像是要下雨。

但气温确实比之前暖和了不少,路边的积雪已经开始融化,露出下面黑褐色的泥土。

两人一路快行,终于在傍晚时分赶回了山脚下的破庙。

还没进院子,宋青山就看到五嫂袁敏正站在门口,不停地朝路口张望着,那瘦弱的身影在萧瑟的寒风中显得格外单薄。

“五嫂!”

宋青山喊了一声。

袁敏猛地回头,当看到宋青山那熟悉的身影时,她先是一愣,快步迎了上来。

“青山,你可算回来了!”

她一把抓住宋青山的胳膊,上下打量着,生怕他少了根头发。

“我没事。”宋青山拍了拍她的手,示意她安心。

大嫂胡秀兰和二嫂朱媛儿也闻声从庙里跑了出来,看到宋青山平安无事,一个个都松了口气。

“回来就好。”胡秀兰念叨着。

回到温暖的破庙里,宋青山将事情的经过简单跟几位嫂嫂说了一遍,当听到他们已经有了官府的身份时,几个女人脸上的担忧终于彻底化为了喜悦。

“太好了,这下王家的人,就不敢再来欺负我们了!”

朱媛儿激动地说道。

宋青山点了点头,随即又问了一句:“我不在的这几天,家里没什么事吧?王家的人没再登门?”

“没有。”

胡秀兰摇了摇头,脸上也带着几分奇怪。

“说来也怪,那天你打跑了那两个人之后,王家就一点动静都没有了,镇上也没什么风声传出来。”

没再来?

宋青山眉头微皱,这反倒让他觉得有些不对劲。

以王家在青石镇的霸道作风,吃了这么大的亏,不可能就这么算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王家越是安静,就说明他们在憋着更大的坏。

就在宋青山沉思之际,一个软软糯糯的声音从他腿边传来。

他低头一看,只见一直乖巧地站在旁边的大侄子宋文松,正仰着小脸,一双乌黑明亮的大眼睛里满是期盼地看着他。

小家伙伸出小手,紧紧抱住了他的大腿,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奶声奶气地问道:“小叔!咱们什么时候开始干活啊?”

“干活?”宋青山一时没反应过来。

“是啊!”宋文松重重地点了点头,小脸上满是认真。

“你不是说,等开春了,就要修路,还要盖大房子吗?让咱们全家都住进去的大房子!”

童稚的声音,清脆而响亮,每一个字都敲在了宋青山的心上。

他看着侄子那充满渴望的眼神,再看看旁边几位嫂嫂同样期盼的目光,心中因王家和战乱而升起的那些烦躁与不安,瞬间被一股暖流冲刷得干干净净。

是啊,想那么多干什么?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眼下最重要的,是实现自己对家人的承诺!

宋青山蹲下身,摸了摸宋文松的脑袋,脸上露出了坚定的笑容。

他抬头看了一眼庙外,天色虽然阴沉,但那开始融化的积雪,和空气中湿润的泥土气息,无一不在宣告着冬天的结束。

“快了。”

宋青山的声音不大,却充满了力量。

“等这雪化干净了,咱们就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