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的伪装成沈晚星最坚硬的铠甲。她在苏逸尘眼皮底下,扮演着那个日渐枯萎、顺从任命的妻子,所有的锐气与光芒都被小心翼翼的收敛进一副麻木卑微的躯壳里。而在这副躯壳之下,一场精密而冷静的自救与反击计划,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悄然运转。
(一)律法的刀锋
寻求专业法律帮助。是晚星行动计划中最关键、也最危险的一步。她不能使用家里的电脑或电话进行咨询,苏逸尘太过谨慎精明,任何痕迹都可能打草惊蛇。
机会在一个周三的下午来临。苏逸尘有一台复杂的联合手术,预计耗时极长,且当天下午他所在的科室有一个重要的会议。他绝无提前回家的可能。婆婆苏妈妈也例行回老家处理事情。
我盯着墙上的挂钟,秒针每跳一下,都像在敲着我的心。时机太难得了,稍纵即逝。
提前几天,晚星就借着给孩子换尿布湿的间隙,躲在卫生间里,用一张临时办的、没绑定任何身份信息的电话卡,通过一位早已不常联系、但绝对可靠且与苏逸尘生活圈毫无交集的前电台同事,辗转打听到一位专门打离婚官司,尤其擅长处理复杂财产和抚养权纠纷的女律师——罗静律师。同事隐晦的提过,罗律师“很有手段,并且极其维护女性当事人的权益”。
那天下午,晚星先给孩子喂饱了奶,又抱着她在房间里走了好几圈,哼着她熟悉的摇篮曲,直到她的小脑袋靠在我肩膀上,呼吸变得均匀绵长。我把她放进婴儿车,盖好薄毯子,蹲在旁边凝视了五分钟,她的小脸红扑扑的,睫毛像两把小扇子,偶尔还会轻轻动一下,嘴里发出细碎的呓语。
带她一起去吗?风险比独自出门大太多了。婴儿车目标明显,路上万一遇到熟人,或者孩子突然哭闹起来,都可能打乱计划。可如果把她留在家里,哪怕只有半个小时,我也坐立难安,万一她醒了找不到人,哭得撕心裂肺怎么办?万一…我不敢想下去。
最终,我咬了咬牙,把孩子的小玩具、湿巾、备用尿不湿一股脑塞进随身的帆布包,又将自己的手机调至静音但保持畅通,放在婴儿车的侧袋里(方便随时查看苏逸尘是否联系)。反复确认门锁好了,煤气阀关紧了,才推进婴儿车,像一道轻的不能再轻的影子,悄无声息的溜出了单元门。
我没敢在小区门口打车,推着婴儿车走了二十多分钟,直到拐进一个安全陌生的街区,才停下来。手心攥着提前取好的现金,拦住一辆路过的出租车,报出罗律师事务所的地址时,声音都有些发紧。
坐在出租车后座,我把婴儿车拉到身边,一只手始终护着孩子,另一只紧紧攥着衣角,手心全是冷汗。每隔几分钟,我就会回头望一眼车窗外,生怕看到熟悉的车牌号,或者哪个认识的人。孩子在婴儿车里睡的安稳,可我的心跳却像擂鼓一样,震得耳膜发疼,每一秒都漫长的像一个世纪。
罗律师的办公室比我想象中的还要简洁,没有过多的装饰,只有书架上摆满了法律书籍,透着一股干练的气息。她看起来四十多岁,短发利落的贴在耳后,眼神锐利却不冰冷,像能看透人心里藏着的话。
“请坐。”她指了指对面的椅子,目光落在我身边的婴儿车上,没多问,只递过来一杯温水,“慢慢说,不用急。”
我把婴儿车往身边拉了拉,指尖碰到孩子温热的小被子,才稍微定了定神。最初的紧张像潮水一样涌上来,可看着罗律师沉静的眼睛,我深吸一口气,开始慢慢说。没有哭哭啼啼,也没有过多渲染情绪,只是尽可能清晰的陈述事实:苏逸尘的职业,他婚后越来越明显的冷暴力,婆婆总在耳边说“女人就该在家带孩子”的刁难,我辞掉工作后经济上的依赖,还有——最重要的,那次他把孩子往床上扔的事儿,以及事后他轻描淡写说“压力大”“不是故意的”态度。
说到这里时,婴儿车的孩子似乎动了一下,我赶紧伸手拍了拍她的后背,等她重新睡稳,才拿出手机,点开那段偷偷录下的录音。录音机里有客厅的电视声,还有苏逸尘不耐烦的语气,他那些推诿责任的话,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格外清晰。
罗律师听得很认真,手里拿着笔在纸上记着,偶尔会打断我,问一两个关键问题:“他扔孩子的时候,孩子有没有哭?有没有出现呕吐、嗜睡的情况?”“录音是在什么情况下录的?当时还有其他人在场吗?”
当听到“扔孩子”那段时,她握着笔的手顿了一下,眉头紧紧蹙了起来。等录音结束,她抬眼看着我,声音却带着力量:“沈女士,首先,你丈夫将婴儿摔向床铺的行为,就算没有造成外伤,也已经构成家庭暴力的身体暴力,而且性质很恶劣,严重危害孩子的安全,这对你争取抚养权非常有利。”
她顿了顿,继续说:“其次,这段录音虽然是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录的,但在离婚诉讼里,作为证明他过错和态度的辅助证据,法庭通常会酌情采纳。不过我们还需要更多直接证据,不能只靠这一段。”
接下来的半个多小时,罗律师一条一条的帮我梳理:抚养权方面,除了现有的录音吗还要留意记录苏逸尘对孩子的态度,比如他有没有主动陪孩子、给孩子喂饭,甚至可以悄悄录下他对孩子不耐烦的样子;财产方面,要尽快找机会收集房产证、车辆登记证,还有苏逸尘的工资卡流水、银行卡信息,尤其是他最近有没有大额支出或者转账,防止他隐匿财产;最重要的是安全,她反复告诫我:“在还没准备好之前,绝对不能让他发现你的想法。你丈夫控制欲强,情绪又不稳定,一旦察觉,很可能会做出过激的事,你和孩子都不安全。所有的事都要偷偷做,别留下任何痕迹。”
我一边听,一边在心里记着,偶尔还要伸手哄一哄快要醒的孩子。一个小时的咨询,像过了很久,信息量太大,我怕自己记不住,偷偷用手机备忘录记了关键词,又反复跟罗律师确认了几遍。最后,我从帆布包里拿出提前准备好的现金,数好递给她。
离开律师事务所时,夕阳已经西下,金色的光落在婴儿车的小遮阳篷上。我推着孩子走在人行道上,脚步比来时稳了很多。虽然心里还是沉甸甸的,但手里仿佛握住了一把无形的刀——那是律法的刀锋,虽然锋利,却给了我直面前路的勇气。前路依旧难走,但至少,我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了。
(二)遥远的援手
寻求家人帮助这一步,晚星更加谨慎。她的父母虽然爱她,但观念传统。她不确定他们是否能完全理解并支持她决绝的离婚决定,更怕他们沉不住气,反而打草惊蛇。
她选择了一位大学时代起就无比要好的闺蜜——林薇。林薇现在在上海的一家投行工作,性格果决,思维缜密,且完全独立于苏逸尘的社交圈之外。更重要的是,她绝对信任林薇。
在一个深夜,确认苏逸尘早已熟睡后,晚星反锁了卫生间的门,打开水龙头掩盖声音,然后用一个极其古老的、只有她们两人知道的加密通讯方式(一种基于特定书籍页码的简单密码)给林薇的私人邮箱发了一封简单的邮件。内容极其隐晦,只说自己遇到了极大的困难,需要帮助,请求林薇用一个安全的号码联系她。
第二天,她借口下楼丢垃圾,在小区偏僻的角落,用公用电话亭(她特意寻找保留的)接到了林薇打来的电话。
电话里,她言简意赅的说明了情况(包括苏逸尘的暴力行为和冷漠),以及她决定离婚并争夺抚养权的决心。
林薇在电话那头倒吸了一口凉气,随即爆出一句低沉的谩骂。“晚星!你怎样了?孩子怎样了?”她的声音里充满了震惊和毫不掩饰的心疼。
“我还好,暂时安全。我需要你帮忙。”晚星快速的说出了她的需求:第一,需要林薇帮她留意可能的、适合她重返职场的工作机会(线上优先),或者一些靠谱的自由职业平台;第二,如果万一,她需要紧急逃离时,林薇是否能为她提供短暂的临时的住所或应急资金。
“没问题!”林薇毫不犹豫的回答,“工作包在我身上,我帮你一起筛选。钱和住的地方你更不用担心!随时!我马上给你准备一个备用手机和一张不记名的电话卡寄到你们小区快递柜,你用假名签收。以后我们用那个联系!”
闺蜜毫不犹豫的支持,像一道温暖而坚实的光,穿透了晚星周遭冰冷的铁幕,给了她莫大的勇气和慰藉。她知道,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三)重拾碎片,规划新生
有了法律指引和朋友的支援,晚星开始更有方向的规划离开后的生活。
技能盘点与工作探索:她重新审视自己。名牌大学毕业,曾是优秀的电台主持人,拥有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功底、策划能力和沟通技巧。她开始利用孩子睡觉的碎片时间,悄悄浏览招聘网站,关注各类远程工作和自由职业机会。她给一些小的文化工作室、公众号投递了简历,尝试接一些文案撰写、音频剪辑的零散工作,虽然报酬微薄,但这是一个重要的开始。她甚至重新登陆了荒废已久的专业社交账号,小心翼翼的与过去的行业同仁恢复联系。
生活成本测算:她拿出了一个隐藏的笔记本,开始详细计算离开之后可能的生活成本:租房(需要一个安全、离幼儿园近的小区)、孩子的奶粉尿布、日常开销、可能的保姆费用(如果她需要全职工作)、交通、自己重新置装求职的费用……每一笔她都计算的极其窒息。数字让她感到压力巨大,但也让她更加清醒和坚定。她必须尽快获得收入。
“安全屋”的简历:这是最需耐心和细心的环节。
证件转移:她找了个借口,说办理某些社区手续需要,将自己的身份证、结婚证、户口本、孩子的出生证明等重要证件拿出来,然后迅速找了家复印店全部复印并扫描留存电子版。原件展示藏在了她早已考察好的、一个旧日不用的名牌包的内衬夹层里,那个包被放在衣帽间最高,最不起眼的角落。
现金储备:她开始极其小心的克扣家用。每次买菜都尽量用现金,并虚报一点点价格;以给孩子买必需品为名,多深情一些小额现金;甚至将以前苏逸尘送她的、带有购物小票的几件全新的首饰和包包,偷偷挂到二手网站出售,所得现金全部藏起来。这些钱数额很小,但一点一滴地积累着。
证据备份:所有录音、照片、聊天记录截图,她都在林薇的远程指导下,进行了多重加密和云端备份,确保即使手机被毁,证据也不会丢失。
每一天,她都在苏逸尘面前抱歉着那个日渐沉默、温顺麻木的妻子;而每一天,当她独自一人时,她的大脑都在高速运转,她的行动都在紧张进行。她像一名潜入敌后的间谍,在极限的压力下,精密的执行着每一个步骤。
疲惫几乎将她压垮,但心底那股冰冷的火焰却越烧越旺。
她知道,她正在为自己和女儿,一点点的凿开一条通往自由和光明的生路。尽管前路依然黑暗,但每完成一件小事,她就离出口更近了一步。
于无声处,惊雷正在云层深处默默积蓄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