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块钱!
厚厚一沓“大团结”攥在手里,那实实在在的触感,差点让我激动得当场表演一个猫耳狂舞(幸好我忍住了)!
台下的人群议论纷纷,目光聚焦在我这个突然杀出来的黑马身上,充满了惊讶、羡慕、还有那么一丝丝难以置信。那个之前嘲讽我的机械厂技术员,早就臊眉耷眼地溜边站了,脸皮厚度显然比不上我手里的炉芯。
但最重要的,是评委席上那位陈建国副厂长的目光。那是一种发现了稀世珍宝的眼神,灼热得几乎能在我身上烧出两个洞来。
颁奖仪式一结束,陈总工就大步流星地走到我面前,完全不顾周围还有其他人和记者(本地小报的),语气急切地问:“沈招娣同志!你这个发明非常了不起!真正解决了老百姓的实际困难!你现在在哪里工作?有没有兴趣来我们机械厂?”
来了来了!命运的橄榄枝它带着金光砸过来了!
我立刻戏精附体,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惊喜、激动以及一丝丝的窘迫和为难(参考了无数苦情剧女主表情):“陈…陈总工,谢谢您!我…我现在还没工作,是街道的待业青年。能去机械厂学习,我做梦都想!但是……”我适时地低下头,声音变小,“但是我户口还在乡下,进城的手续……”
“户口问题不用担心!”陈总工大手一挥,语气斩钉截铁,展现了一把领导魄力,“你是特殊人才!我们机械厂完全可以特事特办,向上面申请把你作为技术人才引进!只要你愿意来,户口、工作关系,厂里帮你解决!”
【目标达成!佐佐!抓住机会!】罗一鸣的声音带着罕见的急促。
【答应他!快答应他!机械厂食堂肯定有肉!】古博士的关注点永远在吃上。
“我愿意!我当然愿意!”我赶紧点头,眼睛亮得像探照灯,“谢谢陈总工!我一定好好干,绝不辜负您的期望!”
“好!好!好!”陈总工连说三个好字,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花,“小王!”他招呼过来一个秘书模样的年轻人,“你马上带沈招娣同志去办一下手续,跟街道和派出所那边对接,尽快把她的关系落到厂里来!就先安排到……技术科实习!这样的人才,不能埋没了!”
“是!陈厂长!”王秘书恭敬地应下,然后对我露出了一个友好的笑容,“沈招娣同志,请跟我来吧。”
我感觉自己像踩在云朵上,轻飘飘的。这就……解决了?工作?户口?城里人身份?幸福来得太突然,我差点以为两位博士给我加了什么幻觉Buff。
跟着王秘书跑了一下午街道、派出所、厂人事科,在各种表格上签下“沈招娣”这个名字(虽然还有点不适应),看着那个鲜红的“农转非”盖章落下,我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我,不再是那个黑户的、随时可能被遣返原籍的乡下丫头了!
我是有正式工作的城里人了!虽然只是个实习工,但那也是吃商品粮的!
最后,王秘书把我带到了机械厂家属院的一间小平房前,递给我一把钥匙:“沈同志,这是厂里暂时给你安排的宿舍,条件比较简陋,你先住着。这是你这个月的粮票和工资预支(十五块!),食堂饭票也在里面。明天早上八点,准时到技术科报到。”
我接过钥匙和那一小叠票证,手都在抖。
宿舍!虽然只是间小小的平房,但它是独立的!干净的!有玻璃窗!有电灯!甚至还有个小煤炉(可惜是旧式的)!
这对比我之前那个漏风的柴火棚,简直是天堂!
推开门的瞬间,我甚至有点想哭(当然是高兴的)。
“小红!看到没!咱们有家了!”我对着飘在身边、同样好奇打量新环境的小红说道。
小红传递来欢快的情绪,在房间里飘来飘去,最后停在那扇明亮的玻璃窗前,似乎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
【生存危机暂时解除。社会身份问题已解决。初始资金:115元(奖金100 工资预支15)。】罗一鸣开始做战后总结,【下一步建议:稳定工作,积累资金,持续提升社会地位,为后续…】
【买玉!佐佐!先给小红买玉!】古博士强行打断施法,【孩子都快饿瘪了!你看她瞅窗户那眼神,跟瞅大饼似的!】
好吧,古老头说得对。小红那块墨玉残料已经彻底灰白,跟普通石头没啥两样了。她现在的能量状态又开始不稳定起来。
揣着巨款,我再次来到了那条熟悉的、藏着“夜间物资交流会”的巷子附近。不过这次我没等到晚上,而是大白天就摸进了那家废品站。
看门的老大爷还记得我,挥挥手让我进去了。
“两位,雷达全开!扫描所有带‘能量’的玉石,边角料也行!预算…十块钱以内!”我下了血本。
在两位博士的精准导航下,我很快从一堆破铜烂铁和旧物件里,扒拉出几块品相一般、甚至有些残缺,但确实蕴含着不错能量的玉石边角料。有一块青玉牌缺了个角,一块岫玉镯子断成两截,还有几颗颜色浑浊的玛瑙珠子。总共花了八块五毛钱。
抱着这堆“口粮”回到宿舍,小红兴奋地扑了上来,抱着那块能量最足的青玉牌就不撒手了,小口小口“吸”得那叫一个陶醉,身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凝实、莹润,甚至看起来都胖了一圈,散发着心满意足的情绪。
【能量补充完毕。稳定态维持时间预计:3-6个月。】罗一鸣汇报。
【哦耶!孩子吃饱了!】古博士欢呼。
看着小红满足的样子,我也松了口气。总算暂时解决了这个“吞金兽”的温饱问题。
第二天,我换上那身最体面的劳动布衣服(依然像套了个麻袋),精神抖擞地去技术科报到。
技术科的科长是个姓张的中年男人,戴着眼镜,看起来有点严肃。他显然已经接到了陈副厂长的通知,对我这个“空降兵”没什么太多热情,只是公事公办地给我安排了座位,分配了一些整理图纸、归档文件的杂活。
科室里的其他技术员,大多是从正规院校毕业的,或者是有多年经验的老师傅。他们看我的眼神充满了好奇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视。一个街道推荐来的、据说是因为做了个煤炉子就被陈副厂长特招进来的小姑娘?能有什么真本事?
我对此毫不在意。杂活就杂活,正好摸清这个时代的技术水平和厂里的情况。而且,有两位博士在脑子里,我还怕没机会露脸?
果然,机会很快就来了。
几天后,车间里一台老式机床出了故障,加工出来的零件公差超大。几个老师傅和技术员围着机床查了半天,愣是没找到问题所在,急得满头大汗,生产任务都要被耽误了。
张科长也急得团团转。
我假装去车间送文件,凑过去看了一眼那台吭哧吭哧、仿佛得了肺痨的老机床。
“罗博士,古老头,扫描一下,啥毛病?”我在心里默问。
【声波分析中…震动频率异常…疑似主轴轴承磨损过度,且存在轻微形变。】罗一鸣迅速给出诊断。
【啧啧,这老爷机,该退休了。】古博士吐槽。
我放下文件,故作轻松地开口:“张科长,王师傅,我听着这声音,好像是主轴轴承那块有点问题,磨损得厉害,可能还有点歪了?”
所有人都愣了一下,齐刷刷地看向我。
一个老师傅皱起眉:“小沈同志,你别瞎说,这轴承才换没多久!”
张科长也将信将疑。
我笑了笑(假装自信):“是不是,拆开看看不就知道了?听这动静,磨损肯定不小了。”
也许是死马当活马医,张科长一挥手:“拆!”
结果拆开一看——果然!主轴轴承磨损严重,而且因为安装时有点偏差,导致轴承受力不均,已经出现了细微的形变!
所有人都惊呆了!
换上新轴承,严格按照两位博士提供的精度要求安装调试后,机床很快恢复了正常运转,加工出的零件完全符合标准。
车间里响起了老师傅们佩服的掌声。
张科长看我的眼神彻底变了,从之前的轻视变成了惊讶和赞赏:“小沈同志,可以啊!这耳朵真灵!心思也细!”
从此,我在技术科的地位悄然发生了变化。不再是那个只干杂活的关系户,而是有点“神秘技术”在身的沈招娣了。
偶尔,我还会“不经意”地提出一些小小的改进建议,比如某个夹具的角度调整一下更能省力,某个工艺流程优化一下能减少废品率……虽然都是小打小闹,但每次都效果显著,让人不得不服。
我知道,这只是开始。
李文斌,刘倩倩,你们在厂里的好日子,快到頭了。
(第二十七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