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家生子的发家之路 > 第5章 煮过头
换源:


       灶火是现成的,柳叶就添上一把柴将锅里的水烧开。

翠儿还在卖力的筛选豆子,那边的张秀芳又叫来桂瑛处理今晚的食材。

很快翠儿将红豆筛选了出来,见锅里的水也开了,就将红豆倒进锅里,用大锅铲翻搅免得糊了锅底。

柳叶就将灶里的大木头柴往外抽了一些出来,这一步主要是为了去红豆皮,只需要用底火维持着锅里的水温就好。

翠儿本想着叫柳叶退柴,却发现她已经退了,心里有些别扭,想着肯定是张娘子私下里教过柳叶,心里因为学习到真本事的高兴也少了几分,只觉得张娘子偏心。

翠儿心里想着,脸上却没表露出来。

等煮了将近两刻钟后,柳叶对翠儿道:“翠儿姐姐,揭开锅盖看看豆子皮煮软了没。”

翠儿道:“再煮一会儿吧,煮透些。”

柳叶就不再说话,坐在那里烤着灶火。

脑子里的思绪乱飞,如果早知道自己有重活一世的机会,柳叶想着自己从前就应该多学些东西,而不是像现在一样,啥本事也没有,就一张巧嘴能哄人。

前世还能靠着这张嘴哄哄榜一大哥大姐,现在可不行了。

前世的柳叶,就叫柳叶,是乡村出来的留守儿童,爹妈不疼,丢给外婆照顾。

外婆省吃俭用供她上了学,考了个普通的高中,但因为学习偏科,只考上了一个三本大学,一年学费要两三万,爸妈只想着自己那宝贝儿子,哪里舍得给柳叶钱读大学。

后来柳叶的外婆求遍了亲戚,才给柳叶筹措出一部分学费,柳叶自己也去办了助学贷款,寒暑假打工做家教,磕磕绊绊还没有读完大学,外婆就突然性脑溢血出事了。

柳叶哭着回去给外婆办丧事,因为坟地的事情跟爸妈大吵一架,最后断绝了关系。

柳叶的外婆在世时,已经看好了坟地,但那块坟地被柳叶的爸爸转给村里的其他人了,得了几千块钱,就给柳叶的外婆弄了块烂泥田做坟地。

柳叶她妈妈默认了这事儿,只因她宝贝儿子需要几千块钱买双AJ。

柳叶拿着菜刀上了村人的门,那家人吓着了嚷嚷着让柳叶的爸妈还钱,也不要那块所谓的“吉穴”了。

柳叶自己捧瓦摔钵,求了村里的村支书帮忙主持葬礼,欠了三万的钱款,跟父母老死不相往来。

为了还上这么一大笔丧葬费跟贷款,柳叶就去找来钱快的工作,因着长得还算漂亮,嘴也甜,就兼职做了擦边主播。

一曲DJ万物生,跳得柳叶吐血。

字面意思上的吐血,因为长期熬夜和作息不规律,柳叶得了胃癌。

大学还没毕业,就因为没钱治疗去了。

柳叶没想到,自己死后直接带着前世的记忆降生在这陌生的朝代,她还以为自己是穿越到古代了,结果多方试探才知道是个陌生的朝代,历史从五代十国转了个完,在赵匡胤统一天下前,一惊世奇才出现,以极快的速度统一天下,安定四野,这就是大安朝的太祖李太一,火德承运,安续汉唐,定国号“大安”。

这位李太一不知从何而来,只知他起于微末,文韬武略天下无双。

最令人惊奇的是,他打破千百年的规矩,开了科举,而且是男女同考,没错,在这个朝代,女子也是能科举的。

只因这位开国皇帝膝下的三个儿子过于平庸,不及太宗这位公主聪慧,最后形成了九凤三龙之争,太宗是太祖的次女,在长公主与其他公主的帮助下,争到了太子之位。

太宗上位后,第一位女状元出现,此后科举大势成型,男女同科。

第三位皇帝,就是当朝帝王,是太宗的独子,他膝下有皇子七人,公主两人,皇长子是贵妃所生,被立为太子,皇后四十岁的时候生下嫡公主,公主聪慧异常,皇后爱重非常,求了皇帝让三元及第女状元白蘅做公主之师,公主聪慧善谋略,又会办实事,逼得大皇子自请退位。

太子退位让贤被封为淮安王,二公主被立为储君,她的老师白蘅外派出京到了蜀地,做了剑南道观察史统管蜀地。

柳叶听闻主家家主白大人的事迹后,心里那是佩服万分。

科举有多难,柳叶还是知道的。

想当初迅哥儿去考秀才,他那样的大文豪也才排一百多名,能考上状元还是三元及第的状元,那人的脑子得多聪明呀?多智近夭这个词就是形容这样的天才吧。

本来柳叶这个胎穿的穿越者,还有些自命不凡的,但听完白大人的事迹后,她那膨胀的心一下子就回到了胸腔里,笑死,一下子就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了呢。

柳叶胡思乱想着,耳边传来翠儿的惊呼,好像是锅里的豆子煮过头了。

柳叶慌忙的拿铜瓢将锅里的热水舀在水桶里,将红豆舀到簸箕里,沥去大部分的水后就倒进冷水盆里。

柳叶伸手捞了一颗红豆出来,手捏了捏,红豆被压扁了,这种状态想要搓下红豆皮有些难。

煮过头了。

柳叶没吱声,见翠儿阴沉着脸,心里就多了两分不喜,这样的性子不好。稍稍不如意就摆脸色,不是啥做事儿的人,想着回去跟阿娘说一声,别教个徒弟教出仇人来。

这一世父母疼爱,兄姐疼宠,让柳叶尤为的在乎家人。

张秀芳走过来,伸手也捏了捏豆子,对翠儿道:“煮老了,再舀一瓢豆子重新煮,这一盆也回锅煮一煮,晚上给底下人吃豆饭。”

翠儿便再去舀豆子重新煮,这一次小心谨慎了很多,时不时就用铁锅铲捞颗豆子出来看看。

柳叶就给灶里添了把柴。

第二次,等翠儿捞了七八次后,柳叶道:“翠儿姐姐,你瞧锅里的豆子是不是差不多能搓皮了?”

“嗯……再煮一会儿。”翠儿有些不确定的反驳道。

“好。”柳叶应声。

煮了一会儿,翠儿想了想又怕煮过头,就捞了起来放冷水盆里。

这一次煮的时间差不多,豆子进了冷水盆里就开始翘皮、皱皮。

张秀芳又来看:“这次差不多了,下次再早点捞,好搓皮。”

“哎,记住了,娘子。”翠儿应道,脸上终于露出个笑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