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儿端着水盆出去搓豆皮,柳叶就将先前煮过头的豆子放进锅里,熬了一锅子红豆汤。
张秀芳就对管粥水的刘师傅道:“老刘,我这边多煮了红豆汤,你弄过去往里面掺和进一些粗麦跟麦麸,再丢些菘菜进去放些盐,今晚主食就吃这个了。”
刘师傅走过来瞧了瞧,对张秀芳道:“这一锅粥不大够,你再让人蒸些粗粮饼子,我再掺些水进去煮稀一点,晚上就不做唰锅汤了。”
“行,我让桂瑛去蒸饼。”张秀芳应道。
两个二灶师傅商量着,就将今晚下人的吃食定了下来。
那边许师傅吊了大半天的牛肉汤终于好了,就将锅里的熬汤的筒子骨捞了出来。
许来财与许来福两兄弟,果然讲信用,给柳叶挑了一根肉多的骨头,还用斧头帮着斩断了。
柳叶端着一大剥筒子骨,不停的道谢,又夸奖两兄弟手艺好:“这骨头闻着好香。”
“那你趁热吸骨髓,热乎乎的吃起来才好吃。”许来福道。
柳叶轻轻摇头;“我端回去留着,给我阿姐和阿哥留着,让他们也尝尝两位许家阿哥的手艺,我娘在家常夸许师傅会教徒弟,两位阿哥学得好,总听着阿娘夸,今天也叫我阿姐他们尝尝这备受夸赞的手艺是个什么味儿。”
许来财两兄弟听得高兴,对柳叶道:“那我再给你装一点不能入菜的残汤。”
“谢谢阿哥。”柳叶道谢。
哪有什么不能入菜的残汤,锅底子也是好的,这些默认是给厨房的人留的嘴。
大筒骨子是有数的,两个帮厨和二灶师傅吃的,余下的才是分给其他人的,厨房里等级分明,但这些学徒基本上都是各个师傅的子女或者是侄子、外甥,因此许来财两兄弟给柳叶筒子骨,旁人也不会多说什么,但给多了可不行,能分但不能独占。
柳叶将那碗属于自己的骨头汤放在柜子里,等晚上下职了热一热带回去,给哥姐跟阿爹也尝尝。
旁人见她小小年纪不馋嘴儿,还想着家里人,都夸她孝顺。
那边许师傅舀了一小碗汤尝味道,总觉得汤底的味道单薄了些,想放些东西进去增味儿。
方娘子进来,听他这样说,就舀了一点尝了尝,对许师傅道:“加些白萝卜皮进去过一过,再丢两个鲜菇增鲜,这汤底就成了。”
许师傅闻言,就弄个瓦罐分了些汤出来,让两个儿子一个削萝卜皮,一个洗鲜菇切片。
先将鲜菇丢进去增鲜,随后再用白萝卜皮的辛辣味去除肉汤的腻味,又增添了几分萝卜清香味儿。
许师傅舀了一口汤放小碗里尝了尝,汤底的层次更丰富了,也更鲜了。
许师傅对方娘子道:“萝卜皮不抢味儿,不串味儿,还是方娘子经验老道,这一下子味道就不同了。”
方娘子难得的勾起唇角,显然是喜欢听这句奉承的。
那边米师傅听了这话,就道:“方娘子,你也帮我尝尝,我这瓮山海珍咋样。”
方娘子走过去问:“是哪位主子点的山海珍?”
“老夫人点的,说想吃味道厚重的吃食。”米师傅回道。
方娘子尝了后道:“老夫人口味重,这味道还是淡了些。”
米师傅就回:“味道重了,只怕山珍与海鲜的鲜味儿就被压了下去。”
“放两颗蜀椒增添几分刺激性的味道,老夫人喜欢。”方娘子道。
米师傅就应了,从橱柜里拿出一个干荷叶包,里面放着的是蜀地产的蜀椒。
蜀椒带着浓烈的辛辣与油麻的香气,喜欢的人闻着上头,不喜欢的人闻着脑袋昏。
柳叶使劲儿吸吸鼻子,感叹道:“好香呀,油香香的,又麻酥酥的。”
米师傅听到了,就笑着道:“小丫头鼻子倒是灵,咱们本地的蜀椒的香气是所有花椒里最浓郁的,油性也最重,取了皮的椒子混着石灰与糯米浆涂墙,那香味久经不散,不仅好闻还能防虫。”
“花椒做的屋子,那不就是椒房了?”柳叶下意识道。
“哈哈哈……小丫头,这么喊好像也不错,可不就是椒房。”
那边翠儿搓完豆皮回来了,张秀芳看看豆子的状态,就道:“上蒸笼蒸,我教你和白面。”
说完,就走到方娘子那边,跟方娘子支取白面。
白面价格贵,不是能任意糟蹋练手的东西,因此想要用白面得在方娘子处支取,用得多了,就得叫账房那边支钱去采买。
方娘子问道:“你要收她们两个做徒弟?”
张秀芳就道:“桂瑛跟我时间久,为人勤快,手艺你老也知道,做个学徒是够格的。至于翠儿,她姐姐那边……”说着,张秀芳就凑近了几分,“听说已经被指给大哥儿做通房了。”
方娘子眼睛微微睁大,显然是有些惊讶:“倒是个有福气的。”不知是在说谁。
张秀芳就苦着脸道:“不管福气咋样,不是咱们能得罪的。”显然对于翠儿这个学徒,她是不够满意的。
方娘子就道:“你照常教就是,如果真带不出来,我自有话去回。”
作为总厨娘子,方娘子做了保证,张秀芳也放心去教了,教不好就换人,厨房从来都不差人。
厨房是从早忙到晚的,柳叶本以为三餐备好菜,总能有休息的时间,没想到闲时是没有的,不做饭备菜的时候,厨房上下就得磨豆子做豆皮、豆腐干、豆腐乳这些备着。
柳叶听张秀芳说:“冬日里煮豆子熬豆皮,春日里洗各种菜做酱菜酿酱醋,夏天晒菜干,秋天囤冬菜,没哪一季是闲的。早上要早起,晚上要轮班。”
“阿娘真辛苦。”柳叶这才知道,张秀芳每天有多劳累,还以为上灶的师傅能轻松点,原来也累得要死。
张秀芳道:“做人哪有不辛苦的。”
酉时四刻(17:45)左右,方娘子去外面看了时刻斗回来,催促厨房里的人出菜:“酉时五刻,就得将主子所有的菜备好,等下应该就有人来提膳时了。”
“方娘子,我这边的三道菜已经分装好了,随时可以出菜了。”米师傅道。
那边张秀芳也道:“我这里包子、花卷、巨胜奴也做好了。”
接着其他的几个大师傅都说了一声自己的情况,方娘子就对还在炒菜的三灶台李师傅道:“李娘子,你那里的菜还有多久出锅?”
李师傅是个中年妇人,她长得高壮不弱于男丁,手里的铁锅抡得飞快,锅里的腰片在空中飞舞,落于锅里跳动,显然十分的嫩滑柔韧。
“马上就好了,可以出菜了。”李师傅抽空回道,她身旁的灶上,也炒着菜,不过是她大女儿在炒菜,小女儿端着一摞盘子候着乘菜。
方娘子见此,就喊道:“苟大,开门栓,让那些提菜的人进来。”转头对着厨房里的其他人道,“分菜传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