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短篇小说 > 四合院:开局工程师,众禽跪地求 > 第15章 总工程师的刁难,陈锋一语破局!
换源:


       陈锋在技术科展现的那一手,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的涟漪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扩散到了红星轧钢厂的每一个角落。

工人们的议论声,几乎成了下午工作时最生动的背景音。

午后的阳光穿过高大的玻璃窗,在轧钢厂三楼的大会议室里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老旧木料、浓茶和淡淡汗水的混合气味,带着那个时代特有的凝重。

杨厂长挺直了腰杆,带着陈锋走在最前面。

他的脚步声,比平时要响亮几分。

会议室里,早已坐满了人。一边是市里派来的专家组,个个头发花白,戴着厚厚的老花镜,神情严肃。另一边,则是厂里各个车间的技术骨干,他们身上的工装还没来得及换下,沾着星星点点的油渍,脸上写满了敬畏和拘谨。

当杨厂长领着陈锋进门时,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了过来。

“各位专家,各位同志,我来介绍一下。”

杨厂长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

“这位是陈锋同志,我们厂新来的技术科副科长,也是我特聘的技术顾问。”

话音落下,会议室里响起一阵细微的骚动。

太年轻了。

这是所有人心中冒出的第一个念头。

坐在长条会议桌主位上的一个老人,眉头在众人不易察觉间,轻轻锁了一下。

他就是红星轧钢厂的总工程师,李卫东。

五十多岁的年纪,背脊挺得笔直,一身洗得发白的蓝色干部装,一丝不苟。他面前的茶杯永远放在左手边固定的位置,桌上的文件也按大小顺序码放得整整齐齐。

李卫东是个从学徒工一步步爬上来的老技术员,他这辈子最信奉的就是两个字——资历。他用半生的时间和无数个不眠的夜晚,才换来了今天的位置和全厂上下的尊重。

他的目光在陈锋那张过分年轻的脸上一扫而过,没有停留,仿佛那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物件。

但在他垂下眼帘的瞬间,那一闪而过的,是根植于骨子里的轻视与不快。

会议按部就班地进行。

讨论的内容枯燥而乏味,无非是围绕着现有设备的维护、生产指标的压力、材料的短缺,翻来覆去地讲着那些陈词滥调。

专家们说着官样文章,技术员们汇报着实际困难。

陈锋安静地坐着,听着,没有插话。

他就像一个局外人,冷静地观察着这一切。

会议进行到一半,气氛愈发沉闷,就在众人昏昏欲睡之际,一直沉默不语的总工程师李卫东,突然放下了手中的钢笔。

笔尖与桌面接触,发出一声轻微却清晰的脆响。

所有人的精神为之一振。

李卫东的目光,终于第一次,正眼落在了陈锋的身上。

那眼神,不带任何情绪,像是在审视一件工具。

“小陈同志。”

他不咸不淡地开口,声音不高,却瞬间让整个会议室落针可闻。

“既然你是杨厂长特聘的技术顾问,新官上任,想必是有真本事的。我这里,正好遇到了一个全厂上下都束手无策的难题,想听听你的高见。”

他的语气里,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考校意味。

话音未落,他已经伸出那只布满老茧的手,指向桌子中央摊开的一张硕大的机床结构图。

“这是我们厂目前生产任务最重的主力机床,从苏联引进的1-62型。”

“它的问题,我想在座的各位都清楚,精度、效率,都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需求了。”

他顿了顿,视线扫过全场,最后再次锁定陈锋。

“市里给我们下了死命令,必须在现有基础上,将生产效率提升至少百分之二十。”

李卫东身体微微前倾,一字一句地问道:

“小陈同志,你觉得,这个任务,能完成吗?”

这个问题,如同一柄淬毒的匕首,精准地刺向了陈锋。

会议室里的空气瞬间凝滞。

在场的都是行家,谁不知道这苏式机床的潜力早就被榨干了?每一个齿轮的转速,每一个部件的强度,都被老师傅们摸索到了极限。想再凭空提升百分之二十的效率,那不是技术攻关,那是痴人说梦!

杨厂长的脸色微微变了,端着茶杯的手停在了半空。

一些老技术员低下头,露出同情的神色。

而另一些平日里与李卫东走得近的人,嘴角则勾起了一抹看好戏的弧度。

这分明就是一次蓄意的、当着所有专家和领导面进行的公开处刑!

一时间,几十道目光,带着审视、带着同情、带着幸灾乐祸,全部聚焦在了陈锋一个人身上。

面对这满屋的压力和总工程师冰冷的注视,陈锋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

他甚至连坐姿都没有改变。

他没有直接回答“能”,或者“不能”。

这两个字,无论说出哪一个,都是陷阱。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他站起身,椅子向后滑动的声音轻微而平稳。

他迈开脚步,走到了那张巨大的图纸前。

所有人的视线,都跟随着他的身影移动。

他没有去看李卫东,也没有去看任何人,他的全部注意力,都落在了那张泛黄的图纸上。

“这台机床,最大的问题,不是老旧。”

他的声音响起,平静,清晰,在安静的会议室里,拥有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

“它的问题,在于设计理念的根本性缺陷。”

他伸出手指,点在了图纸上复杂的齿轮箱结构部分。

“苏式机床为了追求结构简单和制造成本低廉,采用了多级齿轮变速传动。这种设计,在低速重载切削时,会产生无法消除的传动间隙和振动,直接影响了加工精度。”

他的手指顺着图纸上的线条滑动,移到了机床的床身上。

“其次,是它的导轨设计。V型和平导轨的组合,在长时间使用后,磨损不均,会导致鞍座的移动精度出现‘驼峰’误差。这一点,我相信常年跟机床打交道的老师傅们,都深有体会。”

他说的每一个字,都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剖开了这台机床最核心的病灶。

会议室里,开始出现窃窃私语。

一些原本抱着看戏心态的技术骨干,脸上的表情慢慢变了,眼神中流露出惊疑和思索。

陈锋没有停下,他话锋一转,直指问题的根源。

“但这些,都只是表象。”

“最致命的短板,是我们整个国家在机床核心部件上的技术空白——”

他抬起头,目光如炬,扫视全场。

“高精度滚珠丝杠。”

这个名词一出,专家组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身体猛地一震,浑浊的眼睛里爆出一团精光。

陈锋的声音,在这一刻,陡然拔高!

那平静的表象被彻底撕碎,取而代之的,是一股压抑不住的激昂与自信,每一个字都如同惊雷,在众人耳边炸响!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我认为,我们今天在这里讨论的关键,根本就不应该是,如何在这台老掉牙的机床上,去抠那百分之二十的效率!”

他猛地一挥手,仿佛要将那张旧图纸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而在于,我们为什么总要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去模仿,去修补?”

“为什么我们不能另起炉灶,从源头超越他们?”

他的胸膛剧烈起伏,眼中燃烧着火焰。

“我们,要造出属于我们龙国自己的高精度机床!”

“我们要造出我们自己的——‘工业母机’!”

渊博的专业知识,超越一个时代的战略眼光,还有那份渴望为国争光的澎湃情怀,瞬间击穿了会议室里沉闷、压抑的空气!

下一秒,所有专家的眼神,齐刷刷地亮了!那不再是审视和质疑,而是震惊、激动与难以置信!

原本稳坐钓鱼台、准备看陈锋笑话的总工程师李卫东,此刻像是被一道无形的闪电劈中,脸上的血色褪得一干二净,只剩下满面的震惊。

他僵在座位上,呆立当场!

陈锋,用一番话,彻底扭转了整个局面!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