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肆,寡人如何做不需要你来辩驳。”
嬴政对扶苏纵然疼爱有加,却依旧不希望他失去基本的礼数。
得亏身旁没有外人,否则倒是有可能被人当做饭后谈资来利用。
扶苏见嬴政对自己怒目而视,不禁朝着嬴政弯弯腰:“儿臣见过父皇,只是那科举变更,仅凭明镜一人...唯恐难以服众。”
“若是连这等小事都处理不了,寡人日后如何将大任寄托于你们。”
此番举动不仅仅是对苏明镜的认可,同时也是对他的一次试探。
况且身旁有着蒙恬这等大将军护佑左右,纵然被人记恨,也不曾有生命之危。
扶苏一一倾听嬴政的教诲,不禁深吸一口气,牢牢记在心间。
翌日,天色刚刚亮起鱼肚白。
苏明镜屋门被人敲响,他不禁从屋内走出,见丫鬟手持官袍站立在门口。
“殿下,我们需要更换官袍,蒙将军已经在门外等候多时。”
侧目看看门口,发现蒙恬银枪亮甲矗立于门外,身旁更是带着不少随行的甲士。
嬴政严厉禁止他将身旁的红眼将士带出去,却忽略这等人都是他转变的。
而他本人...往往才是最为强大的利器,只是他并没有将这等事情统统说出来。
太监将打湿的毛巾放在他的手中,苏明镜轻轻洗把脸,换上官袍。
对着铜镜臭美一阵,摸摸自己白皙的脸庞,脸上则是带着一抹笑意:“拥有这样的画面,我倒是挺满意的。”
将官帽带上,蒙恬率领甲士往前走上几步,双手抱拳:“末将见过皇孙殿下,不知我们何时前往科考现场?”
以往墨家和法家等优秀人才尽数落榜,近乎已经对大秦科举制心灰意冷,只乐意为他们打造出农耕用具。
待他们得知苏明镜大变更,这才怀着忐忑的心将各家最优秀的人才派往现场。
若是再无希望,相信他们对大秦也会失去信心,从此归隐田园,只为百姓谋取短暂的福利。
苏明镜率领蒙恬踏入科考现场,手头却连一套基本的考题都没有。
监考官更是大眼瞪小眼,可从未见过这等科考制度。
只见苏明镜踏上那最高的位置,扫视着在场的考生。
墨家身着素布麻袍,脸面黝黑却浑身干净,手中尽是老茧,显然做过不少机关巧匠。
而法家则是道貌岸然,满脸期待等待着他宣布最新的科考制度。
唯有儒生心怀忐忑,考题不限于卷面,那他们的优势荡然无存。
“打仗可不仅仅对上几个对子,写上几首抨击诗词就能将他们击退,我需要文能提笔、武能动刀之人,你们...可有这能力?”
英姿飒爽坐在那椅子上,引来墨家和法家一阵佩服。
台下不乏一些兵家策士,脑中尽数都是排兵布阵之策,却无法写出那文中的对子,只能不甘心落榜。
苏明镜赐予他们这难能可贵的机会,那他们定然不辜负苏明镜。
“本次科考不设考题,由你们各自将自己最擅长的东西展现于卷面,让我们看见你们脑中最真实的东西。”
蒙恬身旁文官悄悄凑到蒙恬面前:“蒙将军,皇孙此举无异于儿戏,老臣建议将历代考题拿出来,分发于他们,才能避免考题泄露。”
声音不大,却依旧进入苏明镜的耳眸。
只见他朝着那年长的大臣看去,脸上带着一抹淡淡的讥讽之色:“我且问问你们,连考题都没有,何谈泄题?我就是看你们想反抗陛下变更科举制的提议。”
一顶帽子扣在他们的脑门上,让他们齐齐跪伏在地,再也不敢言语。
失去卷面,那他们想要辅助手中的门徒可谓是难上加难。
而这也是苏明镜改革的第一步,首先将他们脑中的思维彻底转变,让他们永远都没有办法将门徒送来。
反观墨家工匠、兵家策士双眼一亮,将他们积攒于脑海的东西齐齐写于卷面。
纵然落榜,也会觉得是自己技不如人,而非对子对不上造成的落榜。
蒙恬见考官齐齐走到他们的面前,不禁走到苏明镜身旁:“皇孙殿下,要不要将他们统统召回来?”
能成为监考官的人往往都是极其腐朽之辈,根本就没有半点活动的可能性。
苏明镜却不以为然,挥挥手:“任由他们在人群之中走动,若连此等压力都经受不住,日后将他们带入战局,莫非需要狼子等候他们?”
压力才有动力,若是连这份压力都不给他们,纵然入朝为官,也无用。
寥寥几句,蒙恬才真正见识到苏明镜究竟有多么恐怖。
不足一炷香时间,法家吏员将他们脑中的变更法给统统写出,送到苏明镜的面前。
将卷面压于桌面,虎目从他的身上一扫而过:“尔等不用担心,你们的卷面统统由本人亲自审理,不会有他人插手。”
能吸引他们统统前来,不就是因为他们都乐意相信自己。
既然如此,他为何不亲自阅卷,反而将卷面统统交付于那些极其腐朽的学士。
文臣眼见苏明镜将科举制做成这般模样,不禁有些焦急走到他的面前:“皇孙殿下,科举制只为将人才引入朝堂,此番科考只有可能招来山野村夫,对朝堂无半点用处。”
“砰...”
学着嬴政的模样,狠狠一巴掌打在桌上,双眼更是在他们的身上扫过:“荒唐,莫非陛下打下偌大的疆土,仅仅靠你们口中的对子?”
北方狼子天天骑乘战马,屡次挑衅边关,文人墨客尽数远离。
若没有驻守城池的边关甲士,那城池依靠三寸不烂之舌可驻守不住。
想要繁荣富强,光凭他们口中光鲜华丽的诗句并无半点作用,只有全面发展,才能将大秦推向巅峰。
况且沙丘之变已经度过,嬴政能活多久尚未可知,最起码他要给后人留下一个好头。
足足半日时间,科考生统统将他们的卷面提交。
与往日科举需要三日足足节约两日时间,让苏明镜心中大喜:“将卷面统统放入府衙,我会细细评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