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大金风云录 > 罗织罪名,东宫危局
换源:


       耶律乙辛自行宫之事后,愈发觉得耶律浚是心腹大患,便暗中召集党羽——南院枢密使张孝杰、知北院枢密使事萧十三等人,在府中密议如何除掉太子。

张孝杰端着酒杯,眼神阴鸷:“太子如今虽失了陛下信任,可毕竟是国本,若直接动他,恐遭宗室非议。不如效仿构陷皇后之法,再寻个由头,让他百口莫辩。”

萧十三立刻附和:“张大人说得是!太子近日常与东宫侍卫耶律查剌、萧忽古等人议事,我们可从这些人下手,逼他们指认太子谋反!”

耶律乙辛捻着胡须,缓缓点头:“谋反罪名最是致命,且太子失母之后行事急躁,陛下本就对他有疑虑,只要有‘人证’,陛下必会信以为真。只是耶律查剌等人皆是太子心腹,如何让他们开口?”

“这有何难?”张孝杰冷笑一声,“当年赵唯一的案子,不就是用了针钉炭火之刑?只要把这些人抓进大牢,不愁他们不招。再说,我们还能伪造书信,就说太子与南院大王萧挞不也勾结,意图逼宫——萧挞不也素来与大人不和,正好一并除了!”

几人一拍即合,次日便由萧十三出面,向耶律洪基递上密折,称“东宫侍卫耶律查剌等人欲助太子谋反,已与萧挞不也暗中联络”。耶律洪基本就对耶律浚心存芥蒂,见了密折,当即命耶律乙辛带人去东宫拿人。

耶律查剌、萧忽古等人还没反应过来,就被闯入东宫的士兵按在地上,铁链锁了脖子拖走。耶律浚闻讯冲出书房,却被士兵拦住,他气得拔剑指着为首的将领:“我乃当朝太子,你们敢拦我?”

将领却躬身道:“太子殿下,陛下有旨,命耶律枢密使查抄东宫,拿办谋反之人,臣不敢抗旨。”

耶律浚眼睁睁看着心腹被押走,知道这是耶律乙辛的毒计,当即转身往皇宫跑,想向父亲辩解。可他刚到宫门口,就被侍卫拦下:“陛下有令,太子殿下不得入宫,待查清谋反之事再说。”

与此同时,大牢里的耶律查剌等人正遭受着比赵唯一更残酷的酷刑——不仅有钉针、炭火,还有人被生生敲断了腿骨。萧忽古性子刚烈,宁死不招,竟被张孝杰下令“以铁钉钉其十指,再浇热油”,疼得他昏死过去,又被冷水泼醒。耶律查剌见此情景,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为了保全家人,最终还是屈打成招,在伪造的“谋反供词”上画了押。

几日后,耶律乙辛拿着“人证”“供词”,还有伪造的太子与萧挞不也的“密信”,呈给耶律洪基。耶律洪基看着供词上的血手印,又瞥见密信上“逼宫夺位”的字样,怒火中烧,当即拍案:“逆子!朕竟养出这般狼心狗肺的东西!”

耶律乙辛连忙跪地:“陛下息怒!太子谋反证据确凿,若不处置,恐危及社稷!只是太子毕竟是陛下亲子,不如废为庶人,流放上京,以全父子之情?”他故意提议“流放”,实则是想在途中斩草除根。

耶律洪基此时已被愤怒冲昏头脑,竟真的准了:“就依你所言!废耶律浚为庶人,即刻押往上京!萧挞不也……赐死!”

消息传到东宫时,耶律浚正坐在空荡荡的大殿里,望着母亲的画像发呆。当士兵再次闯入,宣读废黜诏书时,他没有反抗,只是缓缓起身,对着画像深深一拜:“母亲,孩儿无能,不仅没能为您雪冤,反倒落得这般下场……只是孩儿就算到了上京,也绝不会让耶律乙辛好过!”

可他不知道,耶律乙辛早已派了杀手,在上京的路上等着他——这一去,便是一条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