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仙侠小说 > 汴梁残梦 > 第二十章 青影焚魂
换源:


       赵珩、慕容青鸾和穆雅兰离开相国寺,骑上马朝汴梁赶去。韩月仙有事,道别后自行离去。

赵珩打算把账册交给开封府,三人骑在马上朝开封府跑去。一路上没有发现暗处有动静,那个青铜面具人没有再出现,三人顺利地到达了开封府。三人下了马,在府衙附近的树上系好马,赵珩和慕容青鸾向守门的官差说明情况,官差带他去内堂见开封府尹。

书房中坐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一身华丽的黄袍,面容和善,有书生气,正是秦王赵廷美,太宗皇帝的亲弟弟。上完早朝,回来有半个多时辰了。

赵珩和慕容青鸾行跪拜之礼。

“草民赵珩拜见秦王。”

“民女慕容青鸾拜见秦王。”

“免礼。二位快快请起!”赵廷美挥了挥手,向二人打量了一下:“这位就是赵将军的长子赵小将军?”

“回秦王,草民正是。”赵珩站起身,抱拳行礼。

赵廷美目光转向慕容青鸾,眼里闪现一丝笑意:“这位,本王没猜错的话,一定是慕容都尉的女儿了。”

“回秦王,民女正是。”慕容青鸾站起身回答。

赵廷美面露喜色:“好!好!二位忠臣有后,可喜可贺!本王听说过二位的功绩,斩奸邪,诛恶人,甚是高兴。二位不愧是大宋栋梁之才。”

“秦王过奖了!”

赵珩从怀里拿出账册:“启禀秦王,草民有王全斌勾结吏部侍郎李嵩的账册。”

“快快呈上来。”

赵珩把账册放在秦王面前的书桌上,秦王快速翻看了一下,脸露惊讶,然后大喜:“如此证据甚好,真是及时雨。本王可以立即派人捉拿吏部侍郎归案。”目光转向赵珩和慕容青鸾,“二位辛苦了,冒险送来账册,真是大功一件。日后有用得上本王的地方,尽管直说,本王一定做到。二位请回吧!”

“多谢秦王!”

穆雅兰在门外等候,没过多久,赵珩和慕容青鸾出来了,看到他们二人面露喜色,心里放心多了。三人骑上马先去慕容府。

秦王这边立即派几百人马拿着他的手谕去包围吏部侍郎府。开封府里的捕快带头和禁军一起急匆匆赶往吏部侍郎府。几百人把四周都包围了,后门刚打开,出来一个老头和一个老太婆,眼尖的捕快一下子认出来是吏部侍郎和他夫人假扮的,想从后门溜走,几把刀架在二人脖子上,带走。其他人冲了进去,把吏部侍郎府搜了一遍,看看是否还有可疑人物出现。几百人把吏部侍郎夫妻二人带到开封府,关押在牢房中。

赵珩三人骑在马上朝慕容府跑去,马蹄在青石板路面发出清脆的声响,惊飞了路边树上的小鸟。

突然,一个黑袍人抓着一只小鸟从屋顶上跳下来,挡在前面,正是青铜面具人。

“又是你,‘鬼面将军’!”赵珩一声冷笑,一拉缰绳,马停了下来,右手握紧剑柄。

青铜面具人一愣,眼里神情复杂:“她告诉你了?”

赵珩点头,手中“新生”剑已出鞘:“北汉余孽,我们有三个人,你大白天的敢出来送死?不怕那个紫衣女子又用鞭子抽你?”

鬼面将军哈哈大笑,声音带着一丝悲凉:“看来北汉真是气数已尽,无力回天。”

赵珩双脚一蹬脚踏,从马上跳起来,一招“秋风起”带着呼呼风声直刺鬼面将军心口:“这次看你往哪里跑?当年的仇还没有算一算呢。”

鬼面将军手一松,小鸟飞向空中,身形忽然往后急速倒退,手里多了两把铁尺,往前一架:“且慢!”

赵珩身形落地,盯着他的双手,不知道他在搞什么鬼。慕容青鸾和穆雅兰也拔出剑,落在赵珩右边。

鬼面将军收起铁尺:“明天晚上,在城外的禹王台决一死战,敢去吗?”

慕容青鸾急忙说:“赵大哥,别上他当!”

穆雅兰也急忙说:“别答应。此人狡猾得很。”

赵珩思索了片刻:“不怕,为了筠玉妹妹,这个仇一定要报。”他提高声音:“有何不敢?明晚戍时在禹王台见。”他知道,鬼面将军看到他们有三个人,打不过,街上时不时有禁军来巡逻,会白白丢了性命,所以想出这个法子,把他引出去决战。

“好!爽快。”鬼面将军收起铁尺,身形一晃钻进巷子里了。

赵珩收剑入鞘,准备上马。这时,一队巡逻的禁军走了过来,看到是赵珩,给打招呼:“赵小将军。”赵珩回礼:“将军好!”,然后骑上马去慕容府。慕容青鸾和穆雅兰收回剑,骑在马上跟在他身后。

三人晚上在慕容府里住了下来。又回到亲切的庄园,觉得格外安心。

汴梁城外的禹王台,月色如霜。

赵珩站在山顶的亭子前,手里的“新生”剑泛着泠光。紫衣女子丢下的珠花被他系在剑柄上,紫色的花瓣在夜风中轻轻颤动。慕容青鸾和穆雅兰躲在后面的树林中,握紧剑柄,时刻注视着赵珩周围的动静。

鬼面将军果然来了。黑袍在山风中猎猎作响,面具上的纹路被月光照得愈发狰狞。“你倒是比我想的有种。”沙哑的声音传来,带着嘲讽,“单独赴约,就不怕死无全尸?”

“鹿死谁手,还不一定。有些账,总要算清楚。”赵珩的剑尖斜指地面,剑气顺着地面蔓延,“北汉亡了快两年,你还想兴风作浪,凭什么?”

“凭我手里的兵符。”鬼面将军猛地挥出铁尺,尺风带着毒辣之势直取赵珩面门。赵珩侧身避开,秋风剑法“卷”字诀展开,一招“秋风萧瑟”,剑光如漩涡般缠向铁尺。两人在亭前缠斗,铁尺的阴狠与剑的凌厉相撞,发出刺耳的声响,惊得山间宿鸟乱飞。

“你的剑法是红叶老道教的吧?”鬼面将军冷笑,铁尺突然变招,逼得赵珩连连后退,“可惜,你没学到他精髓。”

赵珩的心猛地一沉,对方竟认识红叶道长,显然是有备而来。他深吸一口气,将内力凝聚于剑尖,在终南山三年的苦修,此刻都化作剑上的锋芒。

“是不是精髓?你试试就知道了。”

赵珩的身形突然加快,“新生”剑在月光下划出数道剑影,正是秋风剑法的终极杀招-“秋风扫落叶”。这一剑凝聚了他所有的力量与感悟,剑光过处,地上的落叶被卷起,以凌厉之势朝鬼面将军呼啸而去,带着股摧枯拉朽的气势。

鬼面将军没料到他会使出这招,慌忙举起铁尺格挡。“咔嚓”一声脆响,两把铁尺被剑光震飞。赵珩剑尖顺势往上一挑,青铜面具从中间裂开,被劈成两半,掉落地上。

月光照亮了面具下的脸。赵珩瞳孔骤然收缩,握着剑柄的手微微颤抖,那是一张布满疤痕的脸,与吏部侍郎李嵩有七分相似。

“是你,李嵩的哥哥,李默。”赵珩想起老嬷嬷说过,李嵩有个哥哥李默,当年在北汉做官,所有人以为他死了,没想到竟成了鬼面将军。

李默抹了把脸上的血,狰狞地笑起来:“没想到吧?当年你爹划伤了我的脸,我今天就要他儿子偿命。”他突然从怀里掏出个瓷瓶,往地上一摔,黑色的毒烟瞬间弥漫开来:“这‘化骨烟’,让你死无全尸。”

赵珩屏住呼吸急速后退,却被毒烟逼到亭柱边。李默手里拿着短刀,狞笑着扑上来,直取他咽喉。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四道光影从天而降。

四名青衣女子落在两人中间,动作整齐划一,脸上蒙着青纱,腰间挂着紫色珠花,手里各持一把短刀,刀尖燃着幽蓝的火焰,同时抬手,四团火焰如流星般射向李默。

“什么人?”李默大惊,慌忙后退,却被火焰烧着了衣袍。那火焰不知是什么材质所制,遇风即燃,瞬间就包围他全身。

“啊”

惨叫声在山间回荡,李默在火中挣扎,黑袍很快被烧成灰烬,露出里面的铠甲,四把短刀刺穿铠甲钉在身上。他眼睁睁地看着火焰吞噬自己的皮肉,很快蜷缩成一团焦黑的影子,在月光下化成灰烬。

慕容青鸾和穆雅兰手持长剑站在赵珩左右两边,目睹了整个过程,长吁了一口气。

毒烟被山风吹散。青衣女子收起短刀,火焰瞬间熄灭。为首的女子看了一眼赵珩,递过半块青铜面具的碎片,上面刻着个极小的“北”字。

“紫影阁奉告,北汉余孽已清。”四人纵身跃下山崖,青影在月色里一闪,很快消失在密林深处。

赵珩握着那半块面具碎片,指尖还能感觉到残留的温度。他望着李默化为灰烬的地方,心里顿时像卸下千斤重担。他收起“新生”剑,剑柄上的紫色珠花还在闪着光。这场跨越数年的恩怨,终于在今夜了结。李默的死,北汉余孽的清除,不仅告慰了赵家、慕容家的冤魂,也让汴梁城免除了兵戈之祸。

只是那四名青衣女子,还有神秘的紫衣女子,以及背后的紫影阁,像团迷雾,让他猜不透。

慕容青鸾收回剑,走上前望着赵珩:“赵大哥,都结束了。”

赵珩点头,把半块青铜面具碎片递给她:“都结束了。”

穆雅兰把软剑缠在腰间,走上前,看着碎片上的“北”字,叹了口气:“总算对得起赵家和慕容府,也为筠玉报了仇。”

月光洒在三人身上,将影子拉得很长。赵珩忽然想起红叶道长所说的话:“江湖路远,恩怨难了,但只要心向光明,剑就不会偏。”他低头看了看腰间的“新生”剑,又看了看身边的人,忽然笑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