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玄幻小说 > 视频通古代:华夏阅兵震撼皇帝! > 第16章 清?华夏一员?水军战舰真不错!
换源:


       贞观殿内,李靖的话语如洪钟大吕,余音绕梁,久久不散。

“有此军魂在,华夏,永世不灭!”

李世民龙躯微微一震,眼中的赞叹与敬佩几乎要溢出。

他明白了,彻底明白了。

后世华夏的强大,根基不在于那些神兵利器,而在于这种自先辈处传承而来,刻入骨髓,融入血脉的英雄主义与家国情怀!

这是一种文明的底蕴,是一种精神的延续!

就在李世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之际,其他位面的帝王们,也从那面“杨敬宇将军”的战旗带来的巨大冲击中,缓缓回过神来。

然而,一个共同的疑惑,浮现在了所有人的心头。

……

大秦位面。

咸阳宫内,始皇帝嬴政那双睥睨天下的眸子,此刻也充满了不解。

他盯着光幕中那面破旧的旗帜,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威严:

“杨敬宇……此为何人?”

他的问题,简单直接。

自古以来,战旗之上,或为图腾,或为国号,或为军团番号。以将领之名,化为一面军旗,成为一支部队乃至后世军魂的象征,这在嬴政的认知里,是前所未闻之事!

“此人,究竟立下了何等盖世奇功?竟能让后世华夏,以其名讳为旗,享万世敬仰?”

这已经超越了封侯拜将的范畴,这是一种精神上的神化!

“陛下,”丞相李斯躬身道,“以臣之见,此人或许是如武安君白起一般,为后世立下了开疆拓土的不世之功?”

“不然,”大将王翦立刻反驳,“观光幕旁白,此人乃是‘弹尽粮绝,血战至死’。此为悲壮,非开疆拓土之功。后世尊崇的,恐怕是其宁死不屈之气节!”

宦官赵高则眼珠一转,谄媚地笑道:

“陛下圣明!依奴才看,管他是什么功绩,都比不上陛下一统六合之伟业!后世之人,不过是借此人来彰显其所谓的‘精神’罢了,论实际,还得看我大秦锐士!”

嬴政冷冷地瞥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赵高的浅薄之言,他连驳斥的兴趣都没有。

他只是想知道,一个人的意志,究竟要强大到何种地步,才能让腹中只有草木棉絮,却依旧死战不退?

而一个时代,又为何要将如此惨烈的悲剧,奉为军魂的图腾?

就在始皇帝的疑问仿佛触动了某种天地法则的瞬间,天穹之上的光幕,陡然发生了变化!

阅兵的盛况,百战的英雄,悲壮的战旗,尽数褪去。

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蔚蓝的,波涛汹涌的无垠大海!

海风的呼啸声,海浪的拍打声,仿佛穿透了时空,回响在每一个人的耳边。

紧接着,一行全新的金色大字,在光幕中央缓缓浮现。

【近代风云:甲午悲歌!】

“甲午?”

“这是何意?是年份,还是地名?”

“悲歌?难道……接下来的画面,并非捷报?”

历朝历代的帝王将相们顿时精神一振,所有的注意力都被这四个字牢牢吸引!

他们预感到,光幕将要为他们揭示一段,足以解释“抗倭战争”惨烈程度的,属于后世的真实历史!

画面流转。

海平面上,出现了几艘钢铁巨兽!

它们通体漆黑,船身修长,没有风帆,只有高耸的烟囱正喷吐着滚滚浓烟!

船体两侧,一门门口径骇人的巨炮探出,黑洞洞的炮口,散发着令人心悸的死亡气息!

一群穿着蓝色官服,头戴斗笠状官帽,脑后还拖着一条长长发辫的士兵,正在甲板上紧张地来回奔跑,呼喊声,命令声,此起彼伏!

镜头拉近,一面巨大的军旗在海风中猎猎作响。

旗帜之上,一条威武的青龙张牙舞爪,中央,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汉字——

清!

轰!!!

这一幕,瞬间点燃了所有古代位面的热情!

“海战!是后世的海战!”

“终于要来了!终于要让我们看看,后世是如何真刀真枪地打仗了!”

“这铁甲舰船,这参天巨炮,这才是真正的国之利器啊!”

……

大明永乐位面。

“好!好!好!”

朱棣激动地猛拍龙椅扶手,双目放光,整个人仿佛年轻了二十岁!

“这才是真正的水师!这才是真正的海上霸主!”

他指着光幕,兴奋地对身边的朱高炽和朱瞻基喊道:

“看见了吗!这船,比咱的宝船还要大上数倍!这炮,比咱的神机营威力强了百倍不止!若咱有此等舰队,何愁倭寇不平?何愁万国不朝?!”

郑和站在殿下,也是看得心神激荡,他这位航海大家,最能明白这钢铁巨舰所代表的划时代意义。

“陛下所言极是!”大明的水师将领们纷纷附和,“观此‘清’军,虽号令稍显嘈杂,但阵型不乱,士卒各司其职,显然是训练有素的精锐!”

“只是……”一位老将微微皱眉,“这些士兵的身形,似乎有些过于瘦弱了,比起光幕中那徒步方队的军人,精气神差了不止一筹啊。”

朱棣摆了摆手,毫不在意地笑道:

“无妨!有此等利器在手,一炮糜烂数十里,还需要士兵有多强壮?这是时代的进步!”

在他看来,这支名为“清”的华夏水师,已然是无敌的存在!

……

大唐开元位面。

“清?”

唐玄宗李隆基轻抚着自己的美髯,脸上露出几分惊叹与好奇。

“观其服饰与文字,无疑是我华夏一脉。能造出此等铁甲舰船,想必也是一个极强盛的朝代。”

他转头看向身边的李林甫与杨国忠。

“只是,为何之前光幕显现历代帝王之时,未曾见过这位‘清’朝的皇帝?难道他的功绩,还不足以与朕等并列吗?”

这个问题,也问出了许多帝王的心声。

汉武帝刘彻、宋太祖赵匡胤等人,也都在各自的位面,思考着同样的问题。

这个“清”朝,究竟是何方神圣?为何它拥有如此强大的舰队,却仿佛在历史的长河中,没有留下让光幕认可的,足够响亮的名号?

【弹幕】

【秦始皇嬴政:此‘清’朝,国力看来不弱。其水师之强,远超朕之想象。】

【汉武帝刘彻:以铁为舟,以火为力,后世之术,果然神鬼莫测!朕若有此舰队,早已踏平匈奴王庭,将大汉的旗帜插遍四海!】

【唐太宗李世民:此战,对手是谁?能让后世以‘悲歌’为名,想必其实力也非同小可。】

【宋太祖赵匡胤:且看下去。战争,看的不仅是兵器,更是人心!】

【明太祖朱元璋:哼!不管他是谁,敢犯我华夏,咱的后人定要让他有来无回!这‘清’军,给咱狠狠地打!】

此刻,所有人都以为,接下来将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属于华夏后世水师的表演。

他们以为,“清”兵天降,将摧枯拉朽般地碾压一切来犯之敌。

他们屏息凝神,期待着那万炮齐发,敌舰沉没的壮观景象。

然而,就在这时,光幕的视角,缓缓转向了这支庞大舰队的对面。

海天的尽头,一缕晨光刺破了薄雾。

在金色的霞光之中,另一支舰队的轮廓,缓缓浮现。

它们的舰船,似乎没有“清”军的那么巨大,但舰身更为低矮,线条更为流畅,透着一股与“清”军截然不同的,更为现代和致命的气息。

镜头,缓缓推近。

一面旗帜,在其中一艘战舰的桅杆上,清晰地展现在所有人的眼前。

那是一面惨白的旗帜。

旗帜的中央,是一轮刺眼的,血红色的太阳!

轰!!!

这一瞬间,所有古代位面的帝王将相,大脑一片空白!

大唐太宗位面,李世民瞳孔骤缩!

大明永乐位面,朱棣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化为无尽的冰冷与杀意!

那个图案,他们太熟悉了!

“是……是倭国!!!”

“是那帮倭寇!!!”

“他们的船……他们的船怎么也变成这样了?!”

惊骇欲绝的呼喊声,在各个时空同时响起!

所有人都以为,“清”军的强大,是华夏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

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那个在他们眼中,如同蝼蚁一般,只能在沿海骚扰的蕞尔小邦,那个被他们蔑称为“倭奴”的弹丸之国,在后世,竟然也拥有了如此强大的铁甲舰队!

并且,看那舰队的规模与气势,竟丝毫不弱于华夏的“清”军!

一股强烈的不安与不祥的预感,如同乌云,瞬间笼罩在所有帝王的心头。

他们终于明白,为什么光幕要用“悲歌”二字来形容这场战争了。

这根本不是一场强者对弱者的碾压!

而是一场,势均力敌,甚至……

光幕之中,冰冷而沉重的旁白声,缓缓响起,仿佛在为一段屈辱的历史,敲响了丧钟。

【甲午年,丰岛海域。】

【清·北洋水师,遭遇倭国联合舰队不宣而战的偷袭。】

【国运之战,就此爆发!】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