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那句【大风起兮云飞扬,秦朝也就二世亡】,仿佛一道九天惊雷,在整个天幕炸响!
这不仅仅是一句诗,更是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抽在了嬴政的脸上!
这比任何污言秽语都更加恶毒,因为它揭开了大秦帝国最血淋淋的伤疤!
……
大秦,咸阳宫。
嬴政那因暴怒而涨红的脸,在看到这行弹幕的瞬间,竟“唰”地一下变得惨白!
他踉跄着后退一步,仿佛全身的力气都被抽干。
“二世而亡……二世而亡……”
他失神地喃喃自语,眼神中的滔天怒火瞬间被一种无边的恐惧与茫然所取代。
他横扫六合,自认功盖三皇,德高五帝,建立的是一个万世不移的帝国!
可这个自称“大汉高祖”的刘邦,却用最残酷的方式告诉他,他引以为傲的一切,不过是昙花一现!
“噗——”
一口鲜血,猛地从嬴政口中喷出,染红了身前的龙案!
“陛下!”
李斯、赵高等人吓得魂飞魄散,连滚带爬地冲了上去。
整个咸阳宫,乱成了一锅粥!
始皇帝,竟然被后世的一句弹幕,气到吐血!
……
这惊天动地的一幕,让诸天万界都看傻了。
弹幕区,彻底炸开了锅!
【卧槽!这刘邦也太猛了吧!当着始皇帝的面揭短,这是真不怕死啊!】
【千古一帝对上流氓皇帝,有好戏看了!】
【等等!你们没发现重点吗?大汉高祖……汉朝的开国皇帝?那不就是说……秦朝后面,就是汉朝?!】
此言一出,万籁俱寂!
所有人都反应过来了!
这个敢跟始皇帝叫板的刘邦,不是别人,正是那个亲手埋葬了大秦帝国,并取而代之的男人!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变得复杂起来。
这两个,是真正的死对头啊!
……
大汉,长乐宫。
刘邦看着嬴政那气急败坏吐血的模样,只是轻蔑地撇了撇嘴。
“跟咱玩,你还嫩了点。”
而他身旁的萧何、张良等人,则早已是冷汗直流,心中暗道自家陛下这惹祸的本事,真是古往今来独一份。
就在这剑拔弩张,气氛凝重到极点的时候,一条略显浮夸的弹幕,突兀地插了进来。
【大隋炀帝:哎哎哎,我说两位,都少说两句。吵架有什么用?不就是灭个倭寇吗?多大点事儿!】
【大隋炀帝:嬴政你那旮旯连船都没有几艘,刘邦你手底下那群人估计连海都没见过。你们就算去了倭国,能有几个人?论跨海作战,斩草除根,还得看我大隋!】
杨广的弹幕,带着一股子天下唯我独尊的傲气。
【大隋炀帝:想当年,那倭国对我大隋何等恭敬?派使者前来,自称‘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朕当场就给他们怼回去了!后来还不是乖乖称臣?朕的水师,当年就已经能横渡大海,让他们闻风丧胆!灭国这种事,你们陆地上的旱鸭子,不行!】
这番话,瞬间将所有人的注意力从秦汉之争上拉了回来。
众人一想,好像是这个道理!
你嬴政再强,刘邦再猛,那都是在陆地上。要去那海外孤岛,还真得看海军!
而隋朝的水师,在当时确实是冠绝天下!
【大唐太宗:杨广此言,倒有几分道理。跨海远征,非水师不可。不过,你大隋也亡了。论水师,我大唐也不弱!】
李世民不甘示弱地发了弹幕。
【大宋太祖:咳咳,我大宋的市舶司遍布四海,战船之坚固,航海技术之先进,也不遑多让嘛!】
【大明成祖:都给咱闭嘴!论水师,论远洋,你们有一个算一个,谁能比得过我大明?郑和的宝船舰队就在港口停着!灭区区倭寇,咱只需派一支偏师足矣!】
朱棣的弹幕,充满了无可匹敌的自信和霸气!
一时间,弹幕区风向大变!
刚才还在看秦皇汉祖的世纪对决,现在却变成了后世帝王们争抢“灭倭先锋”的功绩大会!
覆灭岛国,人人有责!
可这功劳,谁都想抢!
然而,抢着抢着,后面的帝王们忽然都沉默了。
大清的康熙、雍正等人,面面相觑,脸上满是苦涩。
他们忽然意识到一个残酷的现实。
这功绩……好像也轮不到自己身上啊!
别说秦皇汉武了,就算是唐宗宋祖,明成祖,任何一个朝代,只要他们知道了后世的国仇家恨,以他们的雄才大略和国力,一旦下定决心东渡,那倭国还能有活路?
只要前朝的皇帝们给力点,直接把这事儿给办了。
那他们这些后世之君,岂不是连口汤都喝不上了?
一想到这里,无数帝王将相,心中都不由得涌起一股深深的遗憾。
不能亲手屠尽这帮畜生,为后世子孙报此血仇,乃人生一大憾事啊!
就在诸天万界为这“灭倭功绩”归属而争论不休时,天幕的画面,再次发生了变化。
那血色的“三千五百万”,缓缓淡去。
取而代之的,是一行新的字幕。
【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倭寇于米坚国‘密苏里’号战列舰上,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伴随着字幕的,是一张黑白照片。
照片上,一群矮小的倭寇军官,正垂头丧气地在一份文件上签字。他们的身后,站满了神情严肃的华夏及各同盟国的将领。
这个日期一出现,所有人都愣住了。
大明,紫禁城。
朱棣猛地一拍大腿,恍然大悟!
“咱就说!咱就说后世那场惊天动地的大阅兵,为何偏偏要选在那个日子!”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
不仅仅是朱棣,所有看过之前大阅兵视频的古人,在这一刻,都明白了!
那场盛大的阅兵,不只是为了炫耀武力,庆祝胜利!
更是为了铭记!
铭记这个来之不易的胜利之日!
更是为了告慰!
告慰那三千五百万不屈的亡魂!
天幕的镜头,仿佛也呼应着众人的思绪。画面一转,再次给到了之前阅兵式上,那些坐在观礼车上,胸前挂满勋章,颤颤巍巍敬礼的老兵!
【他们,是历史的见证者。】
【他们,是华夏的脊梁。】
【他们,是民族的光!】
一行行字幕,重重地敲打在所有人的心上。
原来,将镜头给这些老兵,是为了告诉所有人,是他们,用自己的血肉,换来了今日的和平与强盛!
就在这时,天幕的画面,定格在了一面迎风招展的战旗之上。
那是一面饱经战火,甚至有些破损的旗帜,但旗帜上的那个姓氏,却依旧清晰可见——
“杨”!
【杨将军,华夏抗倭英雄。】
【玖幺捌事变后,最早组织抗倭队伍的将领之一。】
【于东北雪原,率部与数十万倭寇周旋数年,使其腹背受敌,动弹不得,极大地牵制了倭寇的侵略步伐。】
看着这些介绍,诸天万界的帝王将相们,纷纷点头。
这绝对是一员帅才!
以一己之力,在沦陷区牵制数十万敌军,这是何等的气魄与能力!
然而,当天幕接下来的字幕出现时,所有人的呼吸,都停滞了。
【一九四零年,将军被叛徒出卖,身陷重围,弹尽粮绝,战至最后一刻。】
【牺牲时,年仅三十五岁。】
三十五岁!
这是一个将领最黄金的年龄啊!
霍去病、卫青、李靖……无数名将,在这一刻,都感同身受,扼腕叹息。
天妒英才!
可这,还不是最令人心痛的。
【倭寇残忍将其斩首,并剖开其腹部,想知道是什么,支撑着他能与帝国皇军对抗如此之久。】
【然,其腹中无一粒粮食,唯有未能消化的草根、树皮与棉絮!】
轰!!!
这行字,仿佛比那两颗蘑菇弹的爆炸,还要震撼人心!
没有粮食!
一粒都没有!
这位在冰天雪地里,率领部队与数十万倭寇周旋的将军,竟然是靠着吃草根、树皮和棉花,在坚持战斗!
……
大宋,相国府。
岳飞这位铁血元帅,看着天幕上的这行字,虎目之中,泪水决堤而出!
他想起了自己当年在北伐路上,也曾有过断粮的窘境。
但他从未想过,后世的将军,竟然会艰苦到如此地步!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岳飞喃喃念着自己的诗句,声音哽咽,泣不成声。
“杨将军……真英雄也!”
……
大明,皇宫。
朱元璋这位从乞丐一路拼杀到皇帝的硬汉,此刻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他想起了自己当年饿到易子而食的惨状,想起了那些为了活下去而啃树皮的乡亲。
他知道,那是什么滋味!
那是比刀割还要痛苦的折磨!
“好一个杨将军……好一个华夏的英雄儿郎啊!”
朱元璋老泪纵横,他指着天幕,对身边的朱标嘶吼道:
“标儿!你给咱看清楚!给咱记死了!”
“这就是咱们的子孙!这就是咱们汉人的骨头!”
“就算是饿死,就算是战死,也绝不向倭寇这帮畜生低头!”
这一刻,所有朝代的百姓们,无论男女老少,尽皆潸然泪下。
之前那三千五百万的数字,带给他们的是震撼与悲愤。
而此刻,杨将军的故事,带给他们的,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刺痛与敬佩!
这是一个英雄!
一个真正的,顶天立地的英雄!
他用自己年仅三十五岁的生命,诠释了什么叫做“魂补之”,什么叫做“血补之”!
这一刻,诛灭倭寇,不再是帝王们争功的口号,而是烙印在每一个华夏儿女灵魂深处的血色誓言!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