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将军的故事,如同一把烧红的烙铁,深深地烙印在了诸天万界每一个华夏子孙的心上。
那腹中的草根、树皮、棉絮,比任何神兵利器都更加锋利,刺得人心尖滴血!
那屹立于冰雪中的不屈身影,比任何巍峨山脉都更加雄壮,撑起了整个民族的脊梁!
……
大明,洪武位面。
奉天殿内,死一般的寂静。
朱元璋这位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铁血帝王,此刻眼眶通红,虎目含泪。他紧紧地抱着身旁同样泣不成声的马皇后,仿佛要将全身的力量都传递过去。
他粗粝的手掌,因过度用力而青筋暴起,声音沙哑得如同被砂纸打磨过。
“妹子,你看到了吗……咱的后世子孙里,有这样的壮士……有这样的英雄啊!”
他的声音在颤抖,充满了无尽的悲怆,却又带着一丝深入骨髓的骄傲。
“这娃子,要是生在咱的年代,咱一定把他请到宫里来,咱亲自给他倒酒,不醉不归!”
“他跟咱一样,是从泥土里刨食活下来的,知道这江山来得多不容易!他配跟咱坐在一张桌子上喝酒!”
朱元璋转过头,用那双饱含血丝的眼睛,死死地盯着朱标和朱棣。
之前,他对朱棣通过非常手段登基,心中一直颇有微词。
但此刻,在关乎民族存亡的大义面前,那点皇室内部的龌龊,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标儿!老四!你们两个给咱听好了!”
老朱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洪钟大吕,在殿内回响。
“你们看清楚了!这就是榜样!一个将领,能为国战至如此,腹中无一粒米!一个民族,能有这样的英雄,何愁不兴!”
“你们将来,无论是谁坐上咱这个位置,都要给咱记死了!治国,就是要让这样的忠臣良将,能吃饱饭,能穿暖衣,能有精良的兵器去杀敌报国!”
“治人,就是要让天下百姓都知道,咱们华夏的骨头有多硬!谁敢欺负咱,就得做好被咱连根拔起的准备!”
朱标和朱棣二人,早已是泪流满面,他们对着朱元璋,重重地跪下,额头触地,哽咽着齐声应道:“儿臣(孙儿),谨遵教诲!”
这一刻,他们学到的,是比任何帝王心术都更加深刻的道理。
……
大宋,临安。
赵匡胤端坐在龙椅之上,这位“杯酒释兵权”的开国君主,此刻脸上再无半点笑意。
他缓缓举起面前的酒杯,对着天幕的方向,沉声说道:“众卿,随朕一起,敬杨将军一杯!”
“敬杨将军!”
殿内群臣,无论文武,尽皆起身,举杯遥敬。
一杯酒,敬的是英雄不屈的忠魂!
一杯酒,敬的是华夏永不磨灭的傲骨!
而在另一处,北伐前线的帅帐之内。
岳飞这位令金人闻风丧胆的元帅,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悲痛。
他看着天幕上那“腹中唯有草根树皮”的字样,只觉得一把刀子在心口反复搅动。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他喃喃自语,英雄的泪水,终是决堤而下,打湿了胸前的铠甲。
何其相似!
他为了收复河山,也曾忍饥挨饿,也曾浴血奋战!
可他从未想过,后世的同胞,后世的袍泽,竟会面临如此绝境!
这比他自己被十二道金牌召回,还要让他心痛万分!
“元帅!”
身旁的张宪、王贵等人,纷纷上前,眼中满是担忧。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元帅,我们不能回去啊!您要是回去了,那……”
岳飞缓缓抬起手,止住了他们的话。
他用手背,狠狠地擦去脸上的泪水,那双鹰隼般的眸子里,重新燃起了火焰,只是那火焰之中,带着无尽的悲凉与决绝。
“我信陛下。我会回去,我会亲口说服陛下!”
他的声音不大,却字字铿锵,如同金石相击。
“若大宋半壁江山就此拱手相让,任由百姓被异族欺凌,那与后世被倭寇入侵,又有何区别!”
“我岳飞,便是死,也要死在冲锋的路上!绝不做那坐视国亡的罪人!”
这一刻,杨将军的死,仿佛化作了一股力量,注入了岳飞的灵魂,让他那颗本就坚定的心,变得更加无可动摇!
……
三国时代。
魏国,许都。
曹操看着天幕,毫不吝惜自己的赞美之词。
“真乃良将!绝世之良将!”
他抚掌赞叹,眼中异彩连连。
“忠勇无双,智谋过人,意志如钢!若此人能生在三国,孤必扫榻相迎,奉为上将!天下何愁不定?”
这份评价,不可谓不高!
要知道,能被曹操如此盛赞的,屈指可数!
夏侯惇、曹仁等宗亲大将闻言,心中一凛,连忙躬身抱拳,大声道:“我等愿为丞相(陛下)效死,万死不辞!”
曹操满意地点了点头,但目光,却依旧停留在天幕之上,带着一丝深深的遗憾。
而在另一边,蜀汉军营。
刘备早已是泣不成声,他当着所有将士的面,泪洒衣襟,悲声说道:“苍天无眼!何使如此英雄,遭此厄运!备每念及此,心如刀绞!”
他这一番真情流露,让帐下关羽、赵云等将领无不动容,也让三军将士感同身受,对这位仁德之主更添敬爱。
“大哥说得对!”
张飞那豹头环眼,此刻也是一片通红,他猛地一拳砸在案几上,怒吼道:
“好一个汉子!这杨将军,绝对是个顶天立地的汉子!”
“可惜俺老张没机会见到他,否则,一定要拉着他,跟俺大哥、二哥一起,再结拜一次!这样的兄弟,俺认!”
……
诸天万界的赞誉与悲叹,汇成了无声的洪流。
百姓们自发地走出家门,面向天空,遥遥祭拜。
他们祭拜的,不只是杨将军一人,更是那三千五百万为了守护这片土地而牺牲的英魂!
然而,随着情绪的稍稍平复,一个巨大的疑问,如同乌云般笼罩在所有帝王将相的心头。
天幕的画面,还在继续。
那面写着“杨”字的战旗,在风雪中飘扬。
紧接着,更多的画面浮现出来。
有衣衫褴褛的民兵,扛着自制的土枪,在青纱帐中与倭寇周旋。
有年迈的老人,抱着炸药包,与冲上来的敌人同归于尽。
有稚气未脱的少年,用他瘦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眼……
一幕幕,一桩桩,无不彰显着这个民族深入骨髓的血性!
如果没有血性,如何能不顾生死,奋战至此?
如果没有血性,如何能在弹尽粮绝之际,依旧选择战斗,而非苟活?
可是……
为什么?
这到底是为什么?!
一个拥有四万万人口,拥有如此血性与勇气的华夏,竟然会被一个弹丸小国,屠戮三千五百万之众?!
这不合常理!
这完全不合常理!
……
大唐,太极殿。
李世民眉头紧锁,死死地盯着天幕,百思不得其解。
“辅机,克明,你们看出来了么?”他沉声问道。
长孙无忌与杜如晦对视一眼,皆是满脸凝重。
“陛下,臣等愚钝。”长孙无忌摇了摇头,“将士用命,百姓齐心,按理说,纵使敌军再强,也不至于败得如此惨烈。这其中,必有我们尚未知晓的关键!”
就在这时,天幕仿佛听到了他们的心声。
画面猛地一转!
一边,是装备精良,戴着钢盔,手持“玖柒式”步枪,在坦克和装甲车掩护下推进的倭寇军队!他们的身后,是黑洞洞的炮口,天空中,是呼啸的战机!
而另一边!
是穿着单薄布衣,拿着老旧汉阳造,甚至是握着大刀长矛的华夏将士!他们唯一的掩体,是自己的血肉之躯!
轰!
一副画面,胜过千言万语!
一个残酷到让人窒息的结论,清晰地摆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武器!
是武器装备上天与地的差距!
当别人已经用上了连发的火枪,用上了能开山裂石的火炮,用上了会飞的铁鸟和会跑的铁疙瘩时……
华夏的勇士们,却还在用大刀,用长矛,用血肉之躯去进行最原始的搏杀!
这不是一场战争!
这是一场屠杀!
……
“原来……是这样……”
所有帝王将相,在这一刻,都失语了。
他们终于明白了那“三千五百万”这个数字背后,所蕴含的无尽血泪与绝望!
一股比之前看到倭寇暴行时更加冰冷的寒意,从他们的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这不是天命不在炎黄!
而是整个华夏大地,与外面的世界,已然是两个天地!
“怎么会这样?!”
嬴政失神地跌坐在龙椅上,他引以为傲的秦军方阵,在那钢铁洪流面前,脆弱得就像纸糊的一样。
“朕的大汉铁骑……还有何用?”
汉武帝刘彻,这位毕生致力于开疆拓土的帝王,脸上第一次露出了茫然之色。他最精锐的骑兵,在那喷吐着火舌的“铁王八”面前,冲锋一次,就是死一次!
“咱的宝船……咱的舰队……”
大明宫内,朱棣脸色煞白。他引以为傲的无敌舰队,在后世那钢铁战舰面前,恐怕连一轮齐射都扛不住!
他们不懂!
他们完全无法理解!
从秦汉到唐宋,再到大明,华夏的科技与武备,虽有起伏,但一直都走在世界的前列!
为何到了后世,会落后到如此地步?
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是谁?
是谁让华夏错过了时代的发展?是谁让这片土地蒙上了数百年的尘埃?是谁让后世的子孙,要用自己的血肉去偿还这笔历史的欠债?!
一个个疑问,在帝王们的心中炸开!
他们顺着历史的长河往后看,唐、宋、元、明……
当他们的目光,越过大明的末年,停留在那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名字上时,所有人都沉默了。
结论,是如此的清晰!
是如此的触目惊心!
大清!!!
“沟槽的!!!”
不知是哪个位面,不知是哪位皇帝,发出了一声撕心裂肺的怒吼!
这声怒吼,瞬间点燃了所有人的怒火!
原来罪魁祸首,就在这里!
然而,愤怒过后,一种更深的无力感涌上心头。
他们知道了原因,又能如何?
这数百年的差距,如同天堑鸿沟,横亘在眼前。
后世的子孙们,还能追赶得上吗?
他们……还有希望吗?
就在这无尽的疑问与担忧之中,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于天幕之上,迫切地想要知道答案。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