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穿越小说 > 末日广漂之我的异能是扫码求生 > 深渊回廊与往昔回响
换源:


       隧道向下倾斜的角度远超预期,仿佛直通地心。污浊的海水逐渐被更深、更冰冷的黑暗所取代,只有头灯的光束在锈蚀的管壁上切割出有限的光明。空气变得滞重潮湿,弥漫着浓烈的金属锈味、机油味,还有一种……难以形容的、类似福尔马林混合着臭氧的奇特气味,与外面废土的腐败气息截然不同,带着一种人工的、冰冷的秩序感。

“夜行者”无法进入这里,我将其隐蔽在入口处,只携带了必要的装备:电磁步枪、几枚手雷、剩余的补给,以及手腕上那沉默而关键的“灵犀”接口。每向下一步,都能感觉到那股源自深海“信息奇点”的压迫感在增强,如同无形的潮水,冲刷着我的意识。套着增强单元的接口微微发热,那层来自“守望者之湖”的庇护薄膜在持续发挥作用,将最尖锐的干扰过滤在外,但依旧能感受到信息场的粘稠与沉重。

隧道似乎没有尽头,只有我孤独的脚步声和滴水声在封闭的空间内回荡。管壁上开始出现一些标识,虽然大部分已经模糊剥落,但依稀能辨认出“Acheron-第三维护通道”、“非授权人员禁止入内”、“生物危害警告”等字样,字体是那种冰冷的、战前通用的技术体。这里的一切都表明,我正走在“归墟”基地的血管里。

大约行进了半小时后,隧道到了一个岔路口。一条继续向下,通往更深处,能量读数高得吓人;另一条则相对平缓,指向侧方,隐约能听到机械运转的低沉嗡鸣。根据“冥河档案”的残缺地图和直觉,林薇最有可能被关押在生活区或实验区,而不是能源核心那种地方。我选择了侧方的通道。

这条通道更加宽敞,墙壁变成了光滑的合金,顶部有规律的照明条发出幽蓝色的冷光,脚下是金属网格地板,可以看到下层错综复杂的管线和通道。这里的环境洁净得令人不安,与外面那个污浊绝望的世界判若两个星球。空气循环系统发出轻微的嘶嘶声,温度恒定在让人皮肤起鸡皮疙瘩的低温。

我更加小心,借助“灵犀”接口的被动感知,像幽灵一样在通道中移动。接口虽然无法进行精确扫描,但那种对生命体和能量源的模糊感应在此刻至关重要。我避开了一些自动巡逻的清洁机器人(它们形似圆盘,发出柔和的蓝光)和明显的监控探头。

在一个拐角处,我“感觉”到前方有两个生命信号,信息场带着“归墟”守卫特有的那种冰冷、刻板的特征。我屏息贴墙,悄悄探头观察。那是两个穿着深蓝色制服、佩戴着呼吸面罩(似乎这里的空气并非完全安全)的守卫,守在一个气密门的门口。他们装备着能量步枪,站姿笔挺,眼神透过面罩镜片警惕地扫视着通道。

门后是什么?实验室?囚禁区?

硬闯风险太大。我观察着周围环境,发现头顶的通风管道似乎可以绕过这个哨卡。我小心翼翼地卸下通风口的格栅(螺丝没有锈死,这里维护得很好),无声无息地钻了进去。

通风管道内更加狭窄,只能匍匐前进。管道壁冰凉,带着轻微的震动,那是整个基地庞大系统运行带来的脉搏。我按照大致的方向爬行,同时用“灵犀”接口感知着下方的动静。

爬过几个岔口后,我来到一个通风口上方,下方传来了一些模糊的对话声,用的是那种带有奇怪口音的、冰冷的通用语。

“……‘载体’的适应性测试结果超出预期,神经链接稳定性达到87%,比预估提前了整整一周。”

“很好。‘摆渡人’计划必须加速。主脑感应到‘锚点网络’的波动正在加剧,必须在下次‘潮汐’峰值前完成初步同步。”

“‘潘多拉’协议的破解进度如何?”

“遇到一些……意料之外的加密锁。似乎有外部信息残留干扰,可能与之前的‘灵犀’信号泄露有关。技术部正在全力清除。”

“提高警惕。那个闯入者能突破‘清道夫’防线到达这里,不容小觑。所有区域进入二级戒备。”

“是!”

载体?摆渡人计划?潮汐?潘多拉协议破解?!还有……他们提到了“灵犀”信号泄露!是在说我吗?林薇果然在这里,而且他们正在她身上进行可怕的实验!我的心跳骤然加速,愤怒和焦虑几乎要淹没理智。

我强压下冲动,继续倾听。但下面的对话似乎转移到了更技术性的细节,我无法完全理解。不过,我捕捉到了一个关键信息:他们似乎要转移“载体”去一个叫“同步核心”的地方进行下一步测试,时间就在下一个交接班时,大约四小时后。

同步核心!那一定是关键区域!我必须混进去,或者提前到达那里!

我悄悄离开这个通风口,继续在管道网络中爬行,试图找到通往“同步核心”的路径。基地内部结构极其复杂,如同迷宫。依靠“灵犀”接口对那股最强能量奇点(很可能就是同步核心的位置)的模糊指向,我艰难地摸索着方向。

在一次穿过一个较大的设备间上方时,我脚下的通风栅格似乎有些松动。我下意识地停顿了一下,就是这一下,让我瞥见了设备间角落里的一个东西——那是一个被丢弃的、沾着油污的纸箱,里面露出一些旧世界的杂物:一个破旧的玩具熊,一张褪色的家庭合照,还有一本边缘卷曲的《海洋生物学概论》教科书。

这些东西,与这个冰冷高科技基地格格不入。尤其是那本教科书,封面上的署名让我如遭雷击——林正雄!

林薇的父亲!他的东西怎么会在这里?!难道他当年失踪后,并不是死亡,而是……加入了“归墟”?或者,是被“归墟”囚禁过?

这个发现让我心神巨震,差点从通风口掉下去。我强迫自己冷静,用刀尖小心翼翼地将那本教科书勾了上来。翻开扉页,上面有林正雄的签名,还有一行娟秀的小字:“送给爸爸,愿你的探索照亮深海。——小薇”

是林薇小时候的字迹!这本书是她送给父亲的礼物!

我颤抖着翻动书页,里面除了专业知识,还有一些空白处写着细密的笔记和公式。在最后一章的空白页,我用头灯仔细照射,发现了几行用极细的笔尖、几乎与纸张纹理融为一体的字迹,那笔迹与老鹰笔记上的有些相似,但更加仓促和绝望:

“……他们骗了我……‘彼岸’不是升华,是湮灭……‘潘多拉’是唯一的钥匙,也是最后的枷锁……保护小薇……绝不能让协议落入‘摆渡人’之手……‘锚点’的真相是……”

字迹在这里中断,似乎是被迫停笔。后面有几道深深的划痕。

我的后背被冷汗浸透。林薇的父亲,果然与“归墟”(或者说其前身“彼岸”)有极深的渊源!他似乎发现了“归墟”计划的可怕真相,并试图警告,但失败了。“潘多拉”芯片是他留下的后手?而“归墟”现在要做的,就是破解它,完成那个所谓的“摆渡人”计划——将意识上传到那个危险的“锚点网络”?

林薇不仅仅是载体,她可能是她父亲留下的、阻止这场疯狂的关键!

时间不多了!我必须尽快找到同步核心!

我将教科书小心翼翼收好,这可能是关键时刻与林薇相认或说服她的重要物品。我继续在通风管道中爬行,心中的目标更加清晰,也更加沉重。我不只是在拯救爱人,更可能是在阻止一场波及整个残存人类的终极灾难。

终于,在仿佛无尽的爬行后,我“感觉”到前方传来一股强大到令人窒息的能量波动,幽蓝色的光芒从下方一个通风口栅格的缝隙中透出。同步核心,应该就在下面了。

我悄悄靠近通风口,向下望去——

眼前的一幕,让我血液几乎凝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