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抑的日子,像基隆冬季黏稠湿冷的雾,挥之不去,将人从头到脚包裹得严严实实。明筝与阿哲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冷战。与其说是冷战,不如说是一种令人疲惫的僵持。阿哲依旧早出晚归,用忙碌和沉默筑起高墙;明筝则将自己更深地埋入日常的琐碎中,打扫、看书、在厨房里精心准备那些只有自己欣赏的素食,试图在方寸之间寻得一丝掌控感。楼梯拐角那袋药材,最终被她悄悄收进了储藏室最深的角落,眼不见为净,但那份无形的压力,却已深深植入心底。
婆婆吴秀凤似乎也暂时收敛了锋芒,不再当面提及药方或补品,但饭桌上的气氛依旧微妙。素菜的种类愈发稀少,而各种油腻滋补的荤腥总是被刻意摆在明筝面前,婆婆甚至会“不经意”地谈起哪个亲戚家的媳妇做了试管婴儿,花了多少钱,受了多少罪,言下之意,仿佛明筝即将步此后尘。明筝只是低头吃饭,假装听不懂那些弦外之音,味同嚼蜡。
生理期的延迟,起初并没有引起她太多的注意。长期的紧张情绪和压力影响到周期,对她来说并非第一次。她只是觉得格外疲惫,胸口有些闷胀,食欲也不似往常。直到一天清晨,她站在洗手台前刷牙,一股突如其来的恶心感猛地涌上喉咙,让她忍不住干呕起来。
那一刻,心跳骤然漏了一拍。一个模糊的、几乎不敢触碰的念头,像黑暗中划过的微弱火星,倏地点亮了她沉寂已久的心湖。她扶着洗手台,看着镜中脸色有些苍白的自己,眼神里充满了难以置信和小心翼翼的期待。
她不敢声张,甚至不敢告诉阿哲。生怕又是一场空欢喜,生怕那微弱的希望之火会被现实的冷雨轻易浇灭。第二天,她借口去市区买点东西,独自一人去了离家较远的一家药店,心跳如鼓地买回了一支验孕棒。
回到家,阿哲还没下班。屋子里静悄悄的,只有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明筝反锁了卫生间的门,手指微微颤抖地拆开包装。等待结果的那几分钟,漫长得如同一个世纪。她闭上眼睛,脑海里闪过这几个月来的委屈、争吵、压力和孤独,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当她终于鼓起勇气看向验孕棒时,清晰地看到上面显示出的两条红杠,整个世界仿佛在瞬间静止了。
两条线。
是……真的?
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拿起说明书反复核对,又盯着那两条线看了许久。是真的!一种巨大的、混杂着狂喜、委屈、难以置信和如释重负的情绪,像海啸般席卷了她。泪水毫无预兆地夺眶而出,不是悲伤,而是情绪太过汹涌的宣泄。她捂住嘴,蹲在卫生间冰凉的地板上,无声地哭泣起来,肩膀剧烈地颤抖着。
哭了不知道多久,情绪才稍稍平复。巨大的喜悦之后,一种更深沉的忧虑悄然浮现。这个孩子,能平安留下吗?婆家会是什么反应?阿哲……他会开心吗?
晚上阿哲回到家时,脸上依旧带着近日惯有的疲惫和疏离。明筝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却还是抑制不住那份微颤。她将验孕棒递到阿哲面前,灯光下,那两条红线清晰无比。
“阿哲……我好像……怀孕了。”
阿哲愣住了,目光从明筝脸上移到验孕棒上,又移回她脸上,像是在消化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他脸上的疲惫和冷漠像冰雪般渐渐消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显而易见的惊愕,随即,巨大的惊喜点亮了他的眼眸。
“真……真的?”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沙哑,一把接过验孕棒,仔细地看着,“两条线!真的是两条线!明筝!太好了!这真是……太好了!”
他脸上绽开了许久未见的、发自内心的笑容,甚至有些手足无措,想要拥抱明筝,又似乎怕碰坏了她。这一刻,他眼中闪烁的光芒,驱散了连日来的阴霾,让明筝恍惚间看到了婚前那个温和体贴的阿哲。
“我……我明天请假,陪你去医院检查确认一下!”阿哲兴奋地搓着手,在客厅里踱步,“得告诉爸妈!他们知道了肯定高兴坏了!”
明筝看着他雀跃的样子,心底的坚冰似乎融化了一角。也许,这个孩子的到来,真的能改变一切?能修复他们之间的裂痕,能让她在这个家里获得一丝喘息的空间?
第二天,阿哲果然请了假,陪着明筝去了医院。抽血,检查,等待结果。当医生微笑着确认“恭喜,怀孕了,大概五周左右,指标看起来不错”时,阿哲紧紧握住了明筝的手,掌心温热,带着汗意。明筝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一半。
从医院回家的路上,阿哲的情绪依旧高涨,甚至有些喋喋不休地规划起来:“得开始注意营养了,虽然你吃素,但也要吃得丰富点……等下我就去跟妈说,她肯定有经验……对了,要不要开始看一些育儿书?”
回到家,阿哲几乎是迫不及待地将这个好消息宣布了。婆婆吴秀凤的反应,比明筝预想的还要热烈。她先是愣了一下,随即脸上笑开了花,双手合十,连连念着“佛祖保佑!祖宗保佑!”,看向明筝的目光,第一次充满了毫不掩饰的、真切的喜悦,甚至带上了几分小心翼翼的呵护。
“太好了!太好了!我就说嘛,我们陈家的福气厚着呢!”婆婆激动地拉着明筝的手,上下打量着,“快,快坐下!别站着!以后家里的活什么都不用你干了!想吃什么,尽管跟妈说!阿哲,快去给你爸打电话,让他今天早点关门回来!”
就连一向沉默寡言的公公陈金木,听到消息后,脸上也难得地露出了笑容,破天荒地对着明筝点了点头,说了一句:“很好,注意身体。”
一时间,明筝仿佛从被排斥的边缘,被拉回了家庭的中心。之前所有的指责、冷遇、逼迫,似乎都随着这两条红线的出现而烟消云散。她被一种突如其来的、甚至有些过度的关怀包围了。婆婆开始主动询问她想吃什么素菜,阿哲也变得体贴入微,下班准时回家,抢着做家务。
这巨大的转变,让明筝有些无所适从,但更多的,是一种深深的慰藉和重新燃起的希望。她轻轻抚摸着还完全平坦的小腹,感受着里面那个悄然孕育的小生命。也许,这一切的磨难,都是为了迎接这个孩子的到来。这个孩子,会成为她和阿哲关系的纽带,会成为她在这个家庭里的护身符。
窗外,基隆的天空似乎也透出了一丝久违的微光。明筝第一次觉得,那常年弥漫的中药味,似乎也不再那么令人窒息了。未来,仿佛终于展露出了一点温柔的轮廓。
(第四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