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敌后侦查营,我真不想当战神 > 第28章 我不想立功,你们非要给我发加班费
换源:


       清晨六点,团部作战室的灯亮得刺眼。

墙上挂着的巨大沙盘映着冷光,红蓝两色标记针密密麻麻。

参谋们围成一圈,声音压得很低,但空气里全是火药味。

刚刚传来的“夜枭行动”情报像块烧红的铁,砸进每个人心里——敌军将在今晚零时突袭我方前线指挥所,兵力估算两个加强排,携带反雷达导弹和定向爆破装置。

“必须立刻调动主力防御!”一名作战参谋拍桌而起,“这是S级威胁!”

门被推开,林骁抱着战术平板走了进来,棉靴上还沾着昨夜风雪的碎冰。

他没坐,站在角落默默翻看加密文件,眉头越皱越紧。

“等等。”他忽然开口,声音不大,却让全场安静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钉在他身上。一个列兵?说话?

林骁抬起眼,语气平静得不像在质疑:“这份报告太‘标准’了。”

没人笑。因为他说这话时,眼神冷静得瘆人。

“路线选择、时间节点、兵力配置……全按《边境突袭战术手册》第七章来。”他调出屏幕上的对比图谱,“过去半年,敌军七次真实作战记录显示:他们从不走主干道,习惯凌晨三点动手,偏爱单点渗透而非正面强攻。这次呢?偏偏选在零点,走最显眼的山谷通道,还大张旗鼓带重型装备?”

他顿了顿,嘴角扯出一丝冷笑:“这不是进攻计划,是诱饵。他们想让我们把主力调去北线,后方一空,真正的杀招就来了。”

会议室死寂。

老马坐在角落,烟叼在嘴上没点,眼睛却死死盯着林骁。

这思路……太熟了。

二十年前那次伏击战,他也这么说过。

“赌不赌?”林骁看向老马,声音不高,“如果我们真派大军过去布防,等于亲手给他们腾出后门。”

老马沉默良久,终于吐出一口浊气:“那就将计就计。”

他站起身,目光扫过众人:“不动大部队,只派一支小队去‘演戏’。让他们看见我们‘中计’。”

所有人屏息。

林骁点头:“我去当这个演员。”

午后两点,风停雪歇。

三道身影从营地侧门悄然出发,背着沉重装备包,走向预定“伏击点”——一处视野开阔的山脊平台。

正是敌情通报中标记的“我方防御核心”。

林骁带着赵磊和张排长,动作干脆利落。

假雷达天线竖起来,空帐篷一排排支开,甚至还架了台老旧扩音器,循环播放伪造的无线电通话:“一号哨已就位,弹药补给充足,请求确认火力覆盖范围……”

赵磊蹲在地上,用炭笔在一块木板上写下八个大字:林骁带队,死守到底。

写完他还问:“真要留名啊?万一敌人看到……”

“就要让他们看到。”林骁头也不抬,“记住,越是嚣张,越像真的。”

随后三人迅速撤离阵地,如同幽灵般消失在雪线之下。

他们的真正目的地,是距离此地三公里外的一处废弃观测井——地下曾是旧年代的气象监测站,如今管道错综,入口隐蔽,连地图都没标注。

井口锈迹斑斑,往下望去漆黑一片。

寒气顺着铁梯往上爬,像蛇贴着皮肤游动。

林骁最后一个下去,背包里多了一支老式信号枪,黄铜外壳泛着哑光。

是老马临行前塞给他的。

“万一失联,用这个。”老马当时只说了这一句,“是我们当年的老暗号。”

没解释,也没多看一眼。可那眼神,沉得能压塌一座山。

此刻,林骁靠在潮湿的混凝土壁上,打开手电,摊开一张泛黄的手绘草图。

那是他昨夜凭记忆复原的整片区域地下管网结构——A通道上周塌方,C道有积水感应器,B3排水道虽窄,却是唯一贯通后勤枢纽与外界的活路。

他的大脑像一台高速运转的扫描仪,无数数据自动归类、匹配、推演。

赵磊调试着微型干扰器:“供水系统随时可以触发漏水模拟。”

张排长检查电源切换装置:“备用线路已设为手动控制模式,只要他们靠近,就能制造断电动作。”

林骁点头,收起图纸,低声说:“等鱼进网。”

夜幕降临,风又起了。

远处山脊上,灯火通明,无线电声此起彼伏。

敌军“突击队”果然来袭,见我方阵地严阵以待,立即展开猛烈攻击。

爆炸声轰然炸响,火光冲天。

实则全是预设的烟雾弹与声效装置,在雪地中营造出激烈交火的假象。

与此同时,在另一片寂静的黑暗中,十二道黑影正贴地前行,如同夜色本身的一部分。

他们没有佩戴肩章,也没有呼号,行动精准到毫秒级别。

目标明确:后勤枢纽地下接入点。

领队的男人突然抬手,其余人瞬间静止。

他盯着前方地面微微的反光——那不是雪水。

是水流。

而且……流量比记录中大得多。

他皱眉,耳机里传来后方技术员的低语:“B3通道水流速度异常,可能是内部泄漏,建议改道。”

男人咬牙,低声下令:“换C道。”

他们不知道的是,在那条看似安全的备用管道深处,两枚震动传感器早已埋入墙缝。

而井底,林骁闭着眼,手指轻轻搭在监听仪上。

一声极轻的颤动,传入耳中。

他睁开了眼。滴——

监听仪上的波纹猛地一颤,林骁的眼睛瞬间睁开。

“来了。”他低声说,声音轻得像风掠过铁管。

赵磊屏住呼吸,手指搭在微型电控开关上,汗水顺着鬓角滑进衣领。

张排长靠在墙角,枪口压低,肌肉绷紧如弓弦。

整个地下井道陷入死寂,只有远处传来极轻微的踩踏声——那是防水靴底碾过湿苔的摩擦,被震动传感器放大成心跳般的节奏。

十二名敌特,放弃B3通道后转向C道,正一头扎进林骁亲手编织的猎场。

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条“备用路线”根本就是个陷阱。

林骁早在六小时前就调阅了整片区域的供水压力图。

他知道,只要远程触发高压水阀,就能冲洗掉通道内常年积附的黑苔——那些黏滑的菌斑一旦脱落,墙面会短暂反光,而踩过的人,脚印将清晰暴露在红外视野下。

“三号点位,停。”林骁闭眼聆听,凭借回声判断敌方阵型,“两人断后,七人中段,领队在第五个。”

他像一台活体雷达,在错综复杂的管道迷宫中精准定位每一缕动静。

赵磊点头,按下按钮。

嗡——

一声沉闷的液压启动声从墙体深处传来。

紧接着,一股高压水流自上方喷口爆发,如同地底苏醒的巨兽,猛然冲刷着两侧墙壁。

潮湿的苔藓层应声剥落,露出底下泛着冷光的混凝土。

而在热成像仪中,那十二双刚踏入的军靴,此刻赫然留下灼热轨迹,宛如雪地上的血脚印。

“动手。”林骁起身,动作如猎豹扑食。

他没开枪。

在这种狭窄空间,子弹容易跳弹,噪音也会惊动外围哨戒。

他的武器是一把战术短棍和一套改良式擒拿术——前世加班到凌晨练出的“办公室防身术”,现在成了夺命利器。

第一个敌人刚转过弯角,就被他一脚踹中膝盖窝,跪倒在地。

未等惨叫出口,后颈已挨了一记手刀,昏死过去。

第二个试图拔枪,却被林骁拽入怀中,顺势拧臂反压,利用其身体当盾牌撞向第三人。

三人滚作一团时,他又抽出绑腿里的绝缘绳,眨眼间完成绞杀式控制。

管道里响起闷响、撞击、压抑的喘息。

敌人开始慌乱,彼此呼喊暗号,却因回声干扰无法分辨方向。

林骁却越战越冷静。

他听着脚步节奏、呼吸频率、甚至心跳快慢,像读一份无声报告。

每一个细节都在他脑中自动生成三维模型,预判下一步动作。

直到最后一名敌人倒下。

只剩领队还站着。

那人背贴墙壁,面罩已被划破一道裂口,露出半边冷峻的脸。

他盯着林骁,忽然笑了,笑声低哑:“你就是‘记忆者’?我们查遍三十年档案,根本没有你这个人!”

林骁甩掉手上的血渍,缓缓上前。

“我不是档案里的人。”他一脚踢飞对方手中的电磁脉冲枪,金属碰撞声在管道中久久回荡,“我是你们噩梦里的版本更新。”

话音落,肘击如锤,正中咽喉。

男人软倒前,瞳孔仍睁大着,仿佛看见了不该存在的东西。

战斗结束。

林骁拖着疲惫身躯走出井口时,天边已泛起灰白。

风雪未歇,营地却灯火通明。

全营列队,肃立雪中。

团长亲自迎上,胸前挂着一枚二等功勋章,语气郑重:“上级已批准申报,这是你应得的荣誉。”

林骁摆手:“我只是完成了本职工作。”

转身欲走,却被一人拦住。

苏晚棠站在台阶上,相机屏幕亮着。

左边是现在的他,右边是一张泛黄老照——那是二十年前某次边境伏击战的合影,其中一名年轻士兵,眉骨、鼻梁、下颌线,与他几乎重合。

“你到底是谁?”她声音微颤。

林骁看着那张脸,沉默片刻,只轻轻说了句:

“一个不想加班的人。”

随即转身,走入风雪深处。

那一夜无人知晓,千里之外的敌军指挥部内,韩烈站在战略沙盘前,手中火苗缓缓吞噬一份标有【焚书计划】的文件。

“既然他记得一切……”他低语,眸光幽冷,“那就让他什么都记不住。”

而在更深的黑暗里,一道加密信号悄然跃出边境线,指向十公里外一座废弃通讯站——昨夜“夜枭”行动残留的数据包,仍在等待被截获。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