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敌后侦查营,我真不想当战神 > 第27章 你说要换套路?那我连夜把新剧本写了
换源:


       团部的通报来得干脆利落:“灰隼”被捕,敌方渗透行动全面暂停,疑似启动应急预案。

消息传到侦察营,不少人松了口气,甚至有人偷偷摸出藏了三个月的罐头,在宿舍角落开了个“庆功宴”。

林骁蹲在电暖器前烤冻僵的手指,听着外面此起彼伏的笑声,眉头却越拧越紧。

他刚从技术科拿回“灰隼”U盘的残留数据报告——所有文件创建时间集中在被捕前48小时,加密层级连新兵考核标准都比这高。

更离谱的是,里面一份所谓“核心布防图”,用的还是三年前的老坐标系。

“演。”林骁把报告拍在桌上,声音不大,却像块冰砸进热水里,“他们在演一场败退戏。”

赵磊凑过来翻了两页,脸色变了:“你是说……这是故意留下的退路?等我们放松警惕?”

“不然呢?”林骁冷笑,“一个老特工,会蠢到随身带真东西?他会带‘看起来像真的’的东西。他们要的不是情报被送出去,而是让我们相信‘他们失败了’。”

他抓起笔,在战术白板上划出一条弧线:“接下来,真正的‘清道夫’会出动——不是来救人,是来收尾的。他们会确认‘灰隼’是否吐了实话,顺便清理所有可能暴露的线索。而这个时候……”他顿了顿,眼神冷了下来,“最危险的不是敌人来了,是我们以为敌人走了。”

张排长听完汇报,沉默良久,最终只问了一句:“你想要什么权限?”

“全营三级以上口令立即更换。”林骁语速极快,“所有非密系统接入点设监控节点,我还要三个虚假信息源的发布权。”

“你要撒网?”张排长眯眼。

“我要钓鱼。”林骁勾唇一笑,“还得让他们觉得鱼塘快塌了。”

当晚,三套“诱饵情报”成型。

第一套是伪造的后勤调度表:写着下周将向7号哨所增派燃油与冬衣,运输车队路线精确到分钟。

第二套是高层会议纪要截图,内容直指“记忆者”存在引发内部争议,有参谋建议将其调离一线以防泄密。

第三套最狠——一段录音文字稿,模拟侦察营内部聊天记录,主角正是林骁本人,标题赫然写着《那个列兵是不是真疯了?

》。

“听说上面要调走那个疯子列兵?”食堂里,林骁端着饭盘,嗓门不小,“整天逼人背地形图,连做梦都在报坐标,谁受得了?”

旁边几个兵配合地附和:“就是,再这么卷下去,咱们都得神经衰弱。”

话音未落,张排长猛地踹开食堂门,脸色铁青:“林骁!谁让你私下议论指挥决策?搞个人英雄主义是吧?明天写三千字检讨交上来!”

全场噤声。

没人知道,那晚张排长亲自改了岗哨轮值表,暗哨数量翻倍,热成像雷达开启全天候扫描模式。

老马拎着一床军绿毛毯找到林骁时,正看见他在地图上画第七条红线。

“你真不怕累死?”老马把毯子扔他肩上,“这天气,暴风雪说来就来。”

林骁搓了搓脸,声音有点哑:“怕啊。但我更怕睡醒发现整个营都被端了。”

老马盯着他看了几秒,忽然低声道:“你跟以前的人不一样……不只是记性好那么简单。你好像……早就知道会发生什么。”

林骁没答,只是笑了笑:“我只是不想死得太难看。”

第三夜,风雪再起。

天地间一片混沌,能见度不足五米。

变电站外围,林骁和赵磊趴在雪窝里,身上盖着伪装网,呼吸凝成细小的霜粒。

这里是整个防线唯一能接收到外部信号中继的盲区,也是“清道夫”若想验证情报真伪,必须抵达的位置。

凌晨一点十七分,热成像仪屏幕突然跳出一个红点。

单人目标,身着新型迷彩伪装服,体态匀称,动作极其谨慎——每前进五米,便原地静止三十秒,连呼吸节奏都刻意压低。

“这次是个高手。”赵磊屏息,手指搭在扳机护圈外,“比‘灰隼’强多了。”

林骁却轻轻笑了:“但他犯了个错。”

“什么?”

“太小心了。”林骁眯起眼,脑中闪过审讯室里“灰隼”的一句话:“真正的情报猎手,不会等风雪停,而是选最乱的时候动手。”

眼前这个人,却在等风势减弱。

说明什么?

他不是来执行任务的——他是来“确认安全”的。

“放音频。”林骁低声下令。

赵磊按下遥控器。

片刻后,一段经过变调处理的无线电通话在空旷雪原上传播开来,模拟营部频道泄露:

【——紧急撤离指令,代号‘雪崩’,所有外围单位即刻收缩防线,重复,林骁已被控制,记忆资料正在移交——】

风雪呼啸,信号断续,却足够清晰。

热成像屏幕上,那个红点猛然一顿。

接着,缓缓转身,开始撤离。

林骁盯着屏幕,目光落在对方撤退路径上,嘴角微不可察地扬起。

可他更知道,那条路上,埋着三枚压感绊雷。

而现在……

只差一步。凌晨一点二十三分,雪还在下。

热成像仪的红点刚一移动,林骁的瞳孔就缩成了针尖。

他抬手压了压耳机,声音低得几乎被风雪吞没:“三号雷区,进入倒计时。”

赵磊屏住呼吸,手指悬在引爆遥控的边缘,指节发白。

他知道这一秒有多重——踩不踩雷,不是他们说了算,而是敌人自己选的“活路”。

那人果然沿着山脊线缓步后撤,动作依旧谨慎,可每一步都像是踏在林骁提前铺好的剧本上。

“左肩下沉了0.3厘米。”林骁眯着眼,脑中自动调出对方行进轨迹的三维模型,“积雪承重分布不对,重心偏移角度……他在躲深坑,说明判断力还在,但求生本能压过了战术纪律。”

他早就算好了——这片区域八条逃生路径中,只有这条坡度最缓、视觉遮蔽最好的山脊线符合“安全撤离”的心理预期。

而越是追求稳妥的人,越会忽略脚下隐藏的死亡陷阱。

三米……两米……

“轰!”

一声闷响撕裂风雪,雪浪猛地炸起,夹杂着金属碎片与冻土,在空中划出一道灰白色的烟柱。

红外屏幕上,红点剧烈晃动,随即歪斜着倒下,挣扎了几下,再没能站起来。

林骁一跃而起,枪口前指,迅速逼近。

十米外,那名敌特趴在地上,右腿被绊雷破片贯穿,血混着雪浆往外渗。

他试图去摸腰间的自毁装置,却被一道精准的枪托砸中手腕,彻底瘫软。

林骁单膝压住他背部,反手铐上战术束带,动作干净利落,像拆解一道早已演练千遍的数学题。

“你是怎么知道……我会走这条路的?”敌特喘着粗气,声音嘶哑,眼中满是震惊与不甘。

林骁低头看了他一眼,拍了拍他背包左侧鼓起的位置:“这里呈15度外扩,不是武器也不是干粮,是备用电池组。而这片战区唯一能充电的隐蔽节点,在西沟废弃信号站——你要活着回去传信,就必须保住电力。”

他顿了顿,嘴角微扬:“至于路线……你第三次调整呼吸频率,是在看到那棵歪脖子云杉之后。那是我军十年前埋设的旧标记桩,坐标已作废,但训练手册里还留着影像资料。你认出来了,说明你受过系统化识别训练——也说明,你不是临时派来的炮灰。”

俘虏脸色骤变,嘴唇颤抖了一下,终究没再说什么。

赵磊跑过来检查伤口,确认无生命危险后低声报告:“终端在他内袋,加密锁死,但有数据残留痕迹。”

林骁接过那台微型作战终端,用随身携带的数据恢复模块接入。

三分钟后,一段被删除的日志悄然浮现:

【任务日志·残片】

目标:确认“记忆者”是否存在。

若属实,立即启动“焚书”计划。

优先级:S级。

林骁眼神一冷,指尖迅速将信息打包上传至营部加密通道,附加红色预警标签。

返程途中,风雪渐歇。

苏晚棠裹着厚棉衣蹲在资料室,电脑屏幕亮着一张抓拍图——林骁站在雪地中央,指挥队员布控的身影坚毅如刀刻。

她无意间滑动相册,另一张泛黄的老照片弹了出来:二十年前侦察营合影,背景正是同一片山谷。

她猛然一怔。

画面角落,一个模糊的背影侧影……与林骁的站姿、肩宽、甚至左手插兜的习惯,惊人相似。

她心头狂跳,正要放大对比,屏幕突然闪出低温警告,整张照片瞬间冻结锁定,再也无法读取。

窗外,老马独自立在哨塔阴影下,望着押解归来的队伍。

他的目光死死钉在林骁身上,喉结滚动了一下,喃喃道:

“兄弟……你到底回来了吗?”

夜未尽,雪未停。

而在数百公里外的地下指挥所里,一份标注“绝密”的行动简报刚刚送达案头,封面上赫然印着两个黑体字:

夜枭。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