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年妇女急急忙忙跑了出来。
正是秦淮茹的母亲。
四十多岁的年纪,头发有些花白。
脸上满是岁月的痕迹,但眼神很慈祥。
“淮茹?”
秦母看见女儿,眼中涌起泪花。
“你怎么回来了?”
“也不提前说一声。”
“妈!”
秦淮茹扑到母亲怀里。
“我想你们了。”
秦母紧紧抱着女儿。
“瘦了,瘦了。”
“在城里吃得好不好?”
目光忽然看到了苏年。
“这位是?”
秦淮茹连忙介绍。
“妈,这是我对象苏年。”
“我们昨天刚扯的证。”
“今天特意回来给您和我爸磕头认亲。”
秦母愣了一下。
“对象?”
“不是说贾东旭吗?”
“怎么又换人了?”
秦淮茹有些不好意思。
“妈,事情有点复杂。”
“王大婶儿原来是给贾东旭介绍的。”
“但是贾东旭他妈觉得苏年条件更好。”
“就把我介绍给苏年了。”
秦母更加糊涂了。
“那你愿意吗?”
“愿意!”
秦淮茹用力点头。
“妈,苏年对我特别好。”
“他是会计,在事业单位工作。”
“一个月能挣三十多块钱。”
“而且没有公婆,就我们两个人过日子。”
秦母听了这话,眼睛亮了。
会计?事业单位?月入三十多?
这可比她想象的好多了。
最关键的是没有公婆。
闺女嫁过去,不用看婆婆脸色。
这确实是个好事。
苏年见状,连忙上前。
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
“伯母好,我是苏年。”
“以后请您多指教。”
秦母被他这一鞠躬给镇住了。
这孩子,真有礼貌。
“好好好,快起来。”
她连忙扶起苏年。
“都是一家人,不用这么客气。”
这时,西厢房里走出一个中年男人。
正是秦淮茹的父亲。
四十多岁,皮肤黝黑,手上满是老茧。
一看就是庄稼人。
身后跟着两个十几岁的少年。
正是秦淮茹的两个弟弟。
“这就是淮茹的对象?”
秦父打量着苏年。
眼中满是审视。
“爸!”
秦淮茹连忙介绍。
“这是苏年,我们昨天刚扯的证。”
秦父点点头。
“小伙子看起来不错。”
“有正当工作吗?”
苏年连忙回答。
“伯父,我在北京市畜牧站工作。”
“是会计。”
秦父眼中闪过一丝满意。
会计,这可是有技术的工作。
比一般的工人强多了。
“收入怎么样?”
他直接问道。
“一个月三十五块钱。”
苏年如实回答。
秦父暗暗咂舌。
三十五块钱?
这可比他一年的收入都多。
“家里还有什么人?”
“就我一个。”
苏年简单地说道。
“父母都不在了。”
秦父心中更加满意。
没有公婆,意味着女儿嫁过去不用受气。
而且所有的收入都是小两口的。
不用养老人。
这样的条件,确实很不错。
“小伙子,进屋坐。”
秦父热情地招呼着。
“咱们好好聊聊。”
苏年拎着包裹跟着进了正房。
正房布置得很简单。
正中央挂着一幅画像,应该是祖宗。
两边是木制的椅子和八仙桌。
墙上贴着一些年画。
虽然简陋,但很整洁。
“伯父伯母,这是我的一点心意。”
苏年把包裹放在桌上。
“猪肉五斤,白糖二斤,还有两瓶好酒。”
秦父秦母看着这些东西,眼睛都直了。
猪肉五斤?
这得多少钱啊?
要知道,他们家一年也吃不了几回肉。
“这…这太破费了。”
秦母连忙推辞。
“应该的。”
苏年认真地说道。
“您是我岳母,我孝敬您是应该的。”
这话说得秦母心花怒放。
这孩子,真会说话。
“好好好,妈收下了。”
她高兴地收起东西。
“今天中午就炖肉,好好招待你。”
小京茹一直在旁边看着。
看见大家都在夸苏年,她也凑过来。
“哥哥,我可以跟你玩吗?”
苏年笑着把她抱起来。
“当然可以。”
“京茹想玩什么?”
“我想听哥哥讲故事。”
小京茹眨着大眼睛。
“城里有什么好玩的?”
苏年想了想。
“城里有很高很高的楼房。”
“比我们村的房子高十倍。”
“还有很宽很宽的马路。”
“一次能跑好几辆汽车。”
小京茹听得入了迷。
“真的吗?”
“当然真的。”
苏年继续说道。
“城里还有电灯。”
“一拉开关,屋子里就亮堂堂的。”
“比油灯亮多了。”
小京茹更加兴奋了。
“哥哥,我长大了也要去城里。”
“好,等京茹长大了,哥哥带你去城里玩。”
苏年宠溺地摸着她的小脑袋。
秦家人看着这一幕,心中都很满意。
这个苏年,不但条件好,人品也不错。
对小孩子这么有耐心,以后肯定是个好丈夫。
“淮茹啊,你真是有福气。”
秦母感慨地说道。
“找了这么好的男人。”
秦淮茹脸红了红。
“妈,您别夸了。”
“我说的是实话。”
秦母认真地说道。
“这样的好男人,打着灯笼都难找。”
“你可得好好珍惜。”
“我知道。”
秦淮茹点点头。
“我会好好对他的。”
苏年听着岳母的话,心中暖流涌动。
这就是家的感觉。
虽然简陋,但充满了温情。
“伯父,您种了多少地?”
他主动找话题。
“八亩。”
秦父回答道。
“今年收成不错,够吃的。”
“主要种什么?”
“小麦、玉米、红薯。”
秦父详细介绍着。
“小麦交公粮,玉米和红薯留着自己吃。”
“还养了十几只鸡,一头猪。”
“日子过得还凑合。”
苏年点点头。
“听起来很充实。”
“我从小在城里长大,对农村的生活很好奇。”
秦父来了兴趣。
“那你想知道什么?”
“都可以跟我说。”
苏年想了想。
“伯父,种地累不累?”
“累是累点,但习惯了就好了。”
秦父笑道。
“而且看着庄稼一天天长大,心里也高兴。”
“到了秋天收获的时候,那种满足感是花钱买不来的。”
苏年听了,心中有所感触。
这就是农民的朴实。
虽然辛苦,但知足常乐。
“伯父说得对。”
他认真地说道。
“靠自己的双手吃饭,最踏实。”
秦父看他这个态度,更加满意了。
这孩子,没有城里人的架子。
人很实在。
两个弟弟一直在旁边听着。
对这个准姐夫很好奇。
“姐夫,城里的工作是什么样的?”
老二忍不住问道。
“就是坐在办公室里算账。”
苏年简单地介绍着。
“每天记录进出的货物,计算成本和利润。”
“听起来好轻松。”
老三羡慕地说道。
“不用晒太阳,不用流汗。”
苏年笑了笑。
“各有各的辛苦。”
“你们种地虽然累,但很有成就感。”
“我们虽然不累,但压力大。”
“算错了账,可是要承担责任的。”
两兄弟听了,若有所思。
看来每个行业都不容易。
时间在愉快的聊天中过去。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中午。
秦母开始准备午饭。
今天来了这么重要的客人,必须好好招待。
“淮茹,你来帮忙。”
秦母在厨房里忙活着。
“咱们把苏年带的肉炖了。”
“再做几个好菜。”
秦淮茹连忙过去帮忙。
苏年抱着小京茹,继续跟秦父聊天。
小京茹趴在他怀里,已经有些困了。
但还是舍不得离开苏年。
“哥哥,你以后还会来看我吗?”
她奶声奶气地问道。
“当然会。”
苏年轻抚着她的小脑袋。
“哥哥以后经常来看京茹。”
“那我们拉钩。”
小京茹伸出小拇指。
“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苏年配合着跟她拉钩。
“好,一百年不许变。”
小京茹满足地笑了。
闭上眼睛,在苏年怀里睡着了。
秦父看着这一幕,眼中满是欣慰。
这个女婿,真是没挑错。
不但条件好,人品也好。
淮茹跟了他,肯定会幸福的。
厨房里飘出阵阵香味。
炖肉的味道传遍了整个院子。
邻居们都伸长了脖子往这边看。
秦家今天这是有什么好事?
怎么炖起肉来了?
很快,三婶儿就把消息传开了。
秦家的大女儿带着城里的对象回来了。
还带了好多好东西。
这下子,整个村子都知道了秦家的喜事。
苏年坐在正房里,听着外面的议论声。
心中满意极了。
这就是他要的效果。
让所有人都知道,秦淮茹嫁了个好男人。
让所有人都羡慕秦家的好运气。
而秦淮茹,就是他最珍贵的财富。
厨房里热气腾腾,秦母一边看着锅里炖着的大肉,一边悄悄拉着女儿到角落里。
“淮茹,妈得仔细问问你。”
秦母压低声音,眼中满是担忧。
“这个苏年,到底什么来头?”
“怎么突然就不是贾东旭了?”
秦淮茹看了看外面,确认苏年听不见,这才开口。
“妈,事情是这样的。”
“王大婶儿本来确实是给贾东旭介绍的。”
“但是贾东旭他妈嫌我们家条件不好。”
“觉得苏年条件更合适。”
“就把我给了苏年。”
秦母心中一紧。
“那苏年呢?”
“他会不会也嫌弃咱们农村的?”
“毕竟人家是城里人,有正经工作。”
“咱们这破院子,他看得上吗?”
秦淮茹连忙摆手。
“妈,您想多了。”
“苏年对我特别好。”
“从来没有嫌弃过什么。”
“而且…”
她脸红了红。
“他说过,不管我家什么条件,他都不在乎。”
“只要我愿意跟他就行。”
秦母还是不放心。
“淮茹,妈活了这么大岁数,见过的人多了。”
“男人在追女人的时候,什么话都敢说。”
“等结了婚,就不一样了。”
“你得跟妈说实话。”
“这个苏年,到底有没有前后路?”
秦淮茹愣了一下。
“什么前后路?”
秦母叹了口气。
“就是别的女人。”
“城里人花花肠子多。”
“万一他在城里还有别的相好…”
“到时候你可就惨了。”
秦淮茹想了想,坚定地摇头。
“妈,不会的。”
“苏年这个人我了解。”
“他很老实,不是那种人。”
“而且最重要的是…”
她凑近母亲,小声说道。
“他没有公婆。”
“就我们两个人过日子。”
“没人管我,没人欺负我。”
秦母眼睛一亮。
没有公婆?
这可是天大的好事!
多少媳妇儿嫁到人家,受婆婆的气。
闺女要是没有婆婆,那就是当家做主的女主人。
“真的没有公婆?”
她再次确认。
“真的没有。”
秦淮茹用力点头。
“苏年的父母都过世了。”
“就他一个人。”
“而且他在单位里是肥缺。”
“是会计,管钱的。”
“一个月三十五块钱的工资。”
“比一般工人多十几块呢。”
秦母心中的最后一丝担忧彻底消失了。
没有公婆,单位肥缺,对女儿好。
这三样加起来,简直是完美的女婿人选。
“闺女,你这是真的找到好人家了。”
她激动得眼中含泪。
“妈这辈子最担心的就是你们几个孩子的将来。”
“现在你算是有着落了。”
“嫁到城里,当城里人。”
“以后吃商品粮,不用种地。”
“妈做梦都没想过有这么好的事。”
秦淮茹看着母亲激动的样子,心中也涌起阵阵暖流。
“妈,苏年对我确实很好。”
“他说了,以后会让我成为最幸福的女人。”
“我信他。”
秦母用力点头。
“好,那妈就放心了。”
“不过闺女,你也得争气。”
“嫁到人家,要会持家。”
“要会疼人。”
“不能让人家后悔娶了你。”
秦淮茹脸红了红。
“妈,我知道。”
“我会好好对他的。”
秦母满意地拍拍女儿的手。
“那就好。”
“来,咱们把菜端出去。”
“今天这顿饭,可得好好招待你们。”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