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晚上八点,陆子轩坐在他们常去的清吧靠窗位置,看着江辰准时推门而入。这家名为“静谧时光”的威士忌酒吧是两人大学时期就常来的地方,深色木质装修和柔和灯光营造出适合谈话的氛围。
“难得你主动约我喝酒。”陆子轩为江辰倒上一杯山崎12年,“最近忙得连消息都不回了。”
江辰轻抿一口威士忌,眉间带着些许疲惫:“新项目启动阶段,总是最耗神的。”
两人闲聊了片刻工作近况,陆子轩敏锐地注意到,无论话题从哪里开始,江辰总会不经意地绕到与出版社合作的项目上来。
“...所以最终方案采用了林主任的建议,增加了情感化设计板块。”江辰说着,眼神中闪过一丝自己都未察觉的光彩。
陆子轩轻轻晃动酒杯,琥珀色的液体在灯光下泛起涟漪:“说起来,你最近提到这位‘林主任’的频率有点高啊。”他故作随意地问,“就是上次在餐厅见过的那位林暮晚编辑?”
江辰的动作微微一顿:“合作项目需要经常沟通,这是正常的工作交流。”
“正常的工作交流?”陆子轩挑眉,“我记得某位建筑师先生曾经说过,最讨厌的就是‘无意义的社交’和‘浪费时间的会议’。但现在居然能详细记住合作方编辑的咖啡口味、阅读偏好,甚至知道她弟弟是摄影师?”
江辰沉默片刻,酒杯在指间轻轻转动:“观察细节是设计师的职业习惯。”
陆子轩向前倾身,压低声音:“得了吧,老同学。我认识你十几年了,从没见你对哪个‘合作方’这么上心。”他数着手指,“特意调整会议室温度、记得对方过敏源、加班到凌晨送人回家、现在还开始研究猫咖设计...”
江辰的耳根微微泛红,但语气依然镇定:“这些都是基本的职业礼仪。”
“职业礼仪?”陆子轩轻笑,“那你解释一下,为什么手机相册里会有林编辑和猫咪的合影?”
江辰猛地抬头:“你怎么知道?”
“上周你让我看设计图纸时,不小心滑到了相册。”陆子轩露出狡黠的笑容,“别说,拍得还挺好。特别是那张她在图书馆睡着的素描...”
江辰轻咳一声,罕见地流露出些许窘迫:“那是...设计参考素材。”
悠扬的爵士乐在酒吧中流淌,陆子轩耐心地等待好友整理思绪。他了解江辰——这个男人需要时间承认自己的情感,就像需要时间精心打磨设计图纸一样。
良久,江辰终于轻声开口:“她确实...很特别。”
这句话说得很轻,但在安静的酒吧角落里显得格外清晰。陆子轩没有打断,只是静静地为两人续上酒。
“我从未遇到过这样的人。”江辰的目光落在酒杯上,“专业却不刻板,理性中带着感性,坚持原则却又懂得变通。她能一眼看穿设计的本质,不只是外表的光鲜...”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寻找合适的词语:“就像一栋完美建筑,既有严谨的结构,又有动人的灵魂。”
陆子轩微笑:“终于承认了?我还以为你要等到人家结婚请柬发来才醒悟。”
江辰苦笑:“我不确定...这是否合适。我们是合作关系,而且...”
“而且你害怕搞砸?”陆子轩接话,“老同学,我记得你当年可不是这样的。那个在毕业设计展上敢挑战教授理念的江辰去哪了?”
江辰沉默片刻:“设计是可控的,但感情...”
“感情也需要设计。”陆子轩意味深长地说,“不是算计,而是用心营造让彼此舒适的空间。就像你做设计一样,需要倾听用户的需求,创造连接的契机。”
他向前倾身,压低声音:“听说你们项目第一阶段快要结束了?这是个好机会。组织个团建活动吧,既能庆祝项目成功,又能自然地增进了解。”
江辰挑眉:“团建活动?”
“比如一起去参观那个新开的建筑博物馆,或者参加什么文化沙龙。”陆子轩建议道,“以团队建设的名义,不会显得太刻意。我可以帮忙组织,叫上苏晴她们,人多更自然。”
江辰沉思片刻,眼中闪过思索的光芒:“下周末确实有个‘建筑与文学’的跨界论坛...”
“完美!”陆子轩举杯,“就以项目组学习交流的名义邀请。记住,最好的设计往往看起来毫不费力,但背后都是精心规划。”
离开酒吧时,夜风微凉。江辰站在路边等代驾,手机屏幕亮起,显示着林暮晚发来的项目进度确认邮件。他的指尖在回复键上徘徊片刻,最终拨通了助理的电话。
“下周末的行程调整一下,空出周六全天。”他停顿了一下,补充道,“另外,帮我要五张‘建筑与文学’跨界论坛的VIP票。”
挂断电话后,他望着城市夜景,唇角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三十岁的人生,或许真的需要一些打破常规的设计。
而最令人期待的是,这个设计正在悄然变成他最满意的作品。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