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我,范进,绝不发疯! > 第四章 范还:他一辈子考不上童生!
换源:


       他刚准备出门,屋外却淅淅沥沥下起了雨。

秋雨连绵,带着一股凉意。

“这天……集上怕是没什么人了。”

胡氏望着门外的雨幕,眉头紧锁。

“没事,雨不大。”

范进宽慰道。

“我都是大人了,几里路而已。”

从范家村到王家镇不过五六里地,可若是去二十多里外的县城,或是近五十里外的广州府城,就得靠一双腿走上一天。

寻常百姓,若非必要,绝不会出远门。

去府城,甚至需要村里保正开具路引,手续繁琐。

“对了。”

胡氏忽然想起了什么。

“你二堂兄范还今天不是要回城里的书院吗?”

“你去你大伯家问问,看他家的马车有没有空位,搭个顺风车,省得你穿着长衫在泥地里走。”

范进的大伯范锡,是范氏的族长,也是村里的粮长,家境殷实。

家里养着一匹马,还有一辆两轮马车。

“好,我这就去问问。”

范进应下,从墙角拿起一把竹骨油纸伞。

雨天出门也好,村里人大多在家避雨,省去了路上寒暄的工夫。

范家村里住的几乎都是范氏族人,抬头不见低头见,平日里走动,光是打招呼就得费不少口舌。

他撑开伞,走进蒙蒙细雨中。

族长范锡的家在村子正中。

青砖黛瓦,两进的院落。

在一片低矮的茅草顶中,显得格外扎眼。

范进走到门口时,正巧看到一个长工在给一辆骡车套上车辕。

“进侄,这么早去镇上?”

一个洪亮的声音从门房里传出,族长范锡掀开帘子走了出来。

他穿着一身半旧的绸布直裰,面色红润,精神矍铄。

“大伯。”

范进恭敬地行了一礼。

“天还下着毛毛雨,快进来坐坐。”

范锡热情地招呼着,将他让进门房。

“吃过早饭没?”

“在家吃过了。”

范进答道。

门房里,一个身形高瘦的年轻人正站在一旁,看着长工的动作。

他穿着一身簇新的宝蓝色棉布长衫,头上戴着方巾,神情间带着一股掩不住的傲气。

这是范锡的次子,范还,也是范进的二堂兄。

“二哥。”

范进又朝他行了一礼。

范还只是略略点头,眼皮都懒得抬一下。

他是范氏一族这十年来唯一的童生。

“这是要去集上?”

范锡端了碗热水道。

“是,大伯,去集上看看时文的本子,再买几刀纸。”

范进接过碗,用这个最合理的借口掩饰了自己真正的目的。

“正好,我让你二哥也去镇上办点事。”

范锡拍了拍范进的肩膀。

“车上还有空,你跟他挤一挤,省得走路了。”

“多谢大伯。”

“一家人,说这些。”

范锡摆摆手,又转向范还。

“路上照顾着点你兄弟。”

说完,他看着范进,语气中满是长辈的期许。

“你也好好读,争取早日考个童生回来,给你娘长长脸。”

话音刚落,一旁的范还嘴角撇了撇,发出一声极轻的嗤笑。

声音很小,但在这狭小的门房里,清晰可闻。

范锡的脸色微微一僵,却没有多说什么。

范进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并无波澜。

人之常情罢了。

童生,虽不如秀才那般尊贵,却也已经脱离了普通百姓的范畴。

县试府试,两场大考,从数百上千的考生中脱颖而出,绝非易事。

一旦考过道试,成为秀才,那更是鱼跃龙门。

见官不跪,免除两人的徭役赋税,在县城里都算得上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范还的傲气,有他的资本。

在范还看来,范进读书不行,为人木讷,家境更是烂泥一滩,凭他在村塾那点表现,再读十年也摸不到童生的边。

范进没有理会那道不屑的目光,只是将碗里的热水喝完,递还给范锡。

“大伯,那我先出去了。”

车已经套好,范进和范还一左一右坐在车辕上。

车夫一甩鞭子,木质的车轮在微湿的泥地上压出两道深深的辙痕,缓缓向村外驶去。

范锡看着远去的骡车,转身回家。

他的婆娘,范进的大伯娘周氏,正从门里探出头来,脸上满是刻薄。

“就他家那穷酸样,去集上能有什么要紧事。”

周氏的声音尖利,带着毫不掩饰的鄙夷。

“还非要挤我们还儿的车,你看把我们还儿挤的,腿都伸不直。”

范锡叹了口气。

“就几里路,耽搁不了什么。”

“耽搁不了?”

周氏的音量拔高了。

“我们还儿可是要去县城倦勤书院的,那是正经读书的地方,有举人老爷讲课的。”

她瞥了一眼范进家的茅草屋,撇了撇嘴。

“他呢?不过是去镇上浪荡罢了。”

“一个寡妇人家,不晓得让他早早下地干活,挣个嚼谷,偏要学人读书,真是打肿脸充胖子。”

周氏越说越来气,想起一件事,心中更是酸溜溜的。

“当年他爹中了个秀才,好家伙,族里那些长辈跟疯了似的,送钱送粮,恨不得把他家门槛都踏破了。”

“怎么,他范家出了一个秀才,是祖坟冒青烟了。难不成还想再出一个?那怕不是祖坟要着火!”

“行了,少说两句。”

范锡皱眉打断了她。

嘴上虽然这么说,但他心里何尝不是这么想的。

自己的儿子范还,天资聪颖,又有名师指点,将来考个秀才,甚至举人都有可能。

范进呢?

不过是走了他爹的老路,死读书罢了。

“我就是看不惯他娘那副样子,没准又是打发他去镇上,好拐弯抹角地来跟我们借钱。”

范锡没再接话,算是默认了。

骡车在乡间的小路上颠簸前行。

范进对身后大伯家的议论一无所知。

车窗的帘子半卷着,外面正下着蒙蒙细雨。

雨丝很细,落在田野间,给翠绿的禾苗镀上了一层亮晶晶的水光。

大片的阡陌纵横交错,一直延伸到远方灰蒙蒙的群山脚下。

零星的村落散布其间,茅草屋顶升起袅袅的炊烟,很快便被雨丝打湿,消散在空中。

偶尔能听到几声鸡鸣狗吠,还有妇人隔着老远呼唤自家顽童回家的声音。

这一切构成了一副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明初乡村画卷。

范进深吸了一口带着水汽的清新空气,连日来埋首书卷的沉闷感一扫而空。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