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短篇小说 > 影视: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 > 第十二章 写作
换源:


       第十二章写作

马区长看得仔细,手指点着纸页:“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你这笔记做得细致,有条理。”

他翻到某一页,手指停在一个关于“集体土地流转与吊庄移民产权保障困境”的问题旁边,眉头挑了一下。

“啧,这个问题提得好。

抓得准。

这正是我们下一步推进吊庄移民要啃的最硬的骨头。

法律上要是理不顺,含糊不清,后面准是一堆扯皮拉筋的麻烦事。

光有政策热情和行政命令远远不够,底下得有过硬的法理支撑才行。

小祁,你这法学,没白学。

学活了。”

“区长您过奖了,我这也就是纸上谈兵,凭空想象。”

祁同伟被夸得有点不好意思,搓了搓手。

“具体到实际操作层面,肯定比纸上写的要复杂百倍。

老百姓最实在,他们认的是能攥在手里的红本本,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对喽。

就是这么个理儿。”

马区长听得兴奋,一巴掌拍在自己大腿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所以啊,你更得学,往深里学,往实里学。

就得把书本上那些死的条条框框,变成咱们手里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工具。

金钥匙。”

他边说边自己也拿起一个土豆,掰开啃了一口。

“对了,你之前跟我提过一嘴,偷偷鼓捣的那篇大文章,写得咋样了?就是讲那些西洋国、东洋国是怎么发家致富、强大起来的那个?”

祁同伟闻言,指了指桌角那厚厚一叠用大铁夹子仔细夹好的稿纸,最上面一页的标题是《大国崛起:五百年世界格局之变》。

“初稿算是勉强弄出来了。

就是……唉,”他叹了口气,神情变得有些凝重,“就是心里老觉得不踏实,没底。

能查到的资料太少了,区图书馆、市里图书馆我都翻遍了,就那几本老掉牙的书,很多数据都是猴年马月的旧闻了,怕写出来不准确,立不住脚。

还有就是……有些观点,可能太尖锐,太出格了,怕……”这叠手稿,是他在无数个极度疲惫的深夜,就着这盏昏黄的灯,凭着脑海中那些超越时代的深刻洞察和记忆碎片,一个字一个字地敲打在那台老掉牙、动不动就卡键罢工的区办打字机上完成的,其间付出了多少心血,只有他自己知道。

马区长一听,立刻来了精神,身体前倾,小心翼翼地将那厚厚一叠稿子拿过来,仿佛捧着什么易碎的珍宝。

他凑近那盏昏暗的灯泡,眯缝起眼睛,一页一页,极其认真地翻看。

他看得很慢,很投入,眉头时而紧紧锁成一个川字,时而又舒展开来,眼中不时闪过惊异和深思的光芒。

屋子里静悄悄的,只有炉火偶尔发出的哔剥声、窗外呜咽的风声,以及稿纸翻动的沙沙声。

过了许久,马区长才缓缓放下最后一页稿纸,长长地、深深地吁了一口气,仿佛刚经历了一场思想上的剧烈冲击。

他抬起头,看向祁同伟的目光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和一种近乎灼热的激赏。

“好。

写得好。

真他娘的好。”

马区长猛地一拍桌子,震得搪瓷缸子都跳了一下,忍不住爆了句粗口,声音因激动而格外洪亮。

“小祁啊小祁。

你小子这脑袋瓜子到底是咋长的?啊?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小日本、俄国、老美……这些世界级强国的发家史、衰落史,让你这么一梳理、一分析,乖乖,真是抽丝剥茧,鞭辟入里啊。

看得清清楚楚。

特别是你最后总结的那几条——重视海洋、放开思想、鼓励创新、制度变革、抓住机遇。

我的老天爷,你这哪里只是在讲外国人的故事?你这分明是在给咱们自己照镜子、开方子啊。

字字句句,都敲在点子上。”

他激动得坐不住了,猛地站起来,在狭小的屋子里来回踱步,军大衣的下摆带起一阵风。

“‘一个国家的崛起,从来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制度、科技、思想乃至民族性格多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封闭必然导致衰落,开放才能孕育生机;墨守成规只会僵化死亡,勇于变革方能杀出血路、破局新生……’”

他复述着稿子里的句子,声音铿锵有力,“这话说得太有劲了。

太有分量了。

看得我老马这心里头,滚烫滚烫的。

跟烧了把火一样。

这文章,不能埋没了。

必须想办法发出去。

让上面更多的人看到。

让大家都看看。”

祁同伟被马区长这突如其来的剧烈反应和毫无保留的盛赞弄得有些措手不及,心里暖烘烘的,但又夹杂着不安:“区长,这……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些不成熟的思考,很多观点可能还很幼稚,很片面,甚至可能有些……”

“怕什么?。”

马区长猛地一挥手,斩钉截铁地打断他,脸上是那种天不怕地不怕的豁达神情。

“有争议怕啥?真理越辩越明。

好东西就怕藏着重。

你这文章,格局大,眼界高,有历史厚度,更有现实锋芒。

我看好得很。

非常好。

你就给我放心大胆地接着写,大胆地修改,大胆地往外发。

别怕。

出了任何问题,有任何责任,我老马替你顶着。”

他盯着祁同伟,眼睛里闪烁着一种坚定无比、近乎护犊子的灼灼光芒。

“咱们西夏这地方,是穷,是苦,是偏僻。

但谁说这就飞不出金凤凰?你祁同伟,我看就是那块埋在咱们这厚厚黄沙底下的真金。

迟早要发出光来。”

马区长这番掷地有声的鼎力支持和毫无保留的狂热欣赏,像一股强劲滚烫的暖流,瞬间冲垮了祁同伟心中所有的犹豫和不安,给了他前所未有的巨大信心和澎湃动力。

接下来的日子,他更加拼命了。

利用一切能利用的碎片时间,反复打磨、修改、增删那部书稿,绞尽脑汁地核对那些能找到的、有限的资料数据。

那台老旧的打字机终于不堪重负,在又一个寒风呼啸的深夜彻底罢工,几个关键的字母键怎么按都按不下去了。

祁同伟看着瘫痪的打字机,只是默默叹了口气,然后没有丝毫犹豫,翻出钢笔和新的稿纸,就着那盏陪伴他无数夜晚的昏黄灯泡,开始一个字一个字地、工工整整地誊抄那后续的数万字书稿。

钢笔尖在纸面上沙沙作响,仿佛是他与这个寒冷冬天、与自身命运抗争的最执着的音符。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