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短篇小说 > 影视: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 > 第七章 西夏来人
换源:


       第七章西夏来人

汉东省与西夏民族自治区的签约仪式,规格之高,远超预期。

仪式地点设在汉东省人民政府庄严肃穆的会议中心。

巨大的红色背景板上,烫金的大字熠熠生辉:“汉东省·西夏民族自治区高校优秀毕业生对口支援协作签约仪式暨首批人员欢送会”。

会场内,镁光灯闪烁不停。

汉东省委、省政府的主要领导,包括书-记曲恒、省长等悉数出席,面带矜持而满意的微笑。

对面,西夏方面则由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政府主席(区长)马青山亲自带队,代表团成员个个脸上洋溢着激动和真诚的感激。

马青山主席身材高大,皮肤是长期在西北风沙中磨砺出的古铜色,穿着笔挺的深色西装也掩不住那股子草原汉子的豪迈气。

他紧紧握住曲恒书-记的手,声音洪亮,带着浓重的西北口音:

“赵书-记。

感谢。

太感谢了。

汉东老大哥这份情谊,这份实实在在的支持,我们西夏人民,记在心里了。

”他用力晃动着曲恒的手,情真意切。

“尤其是祁同伟同学这样顶尖的人才,主动请缨到我们最艰苦的西海固。

这是给我们雪中送炭啊。

给我们送来了金凤凰。”

曲恒笑容满面,姿态谦和又不失气度:“马区长言重了。

支援西部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我们汉东义不容辞的责任。

祁同伟同学的选择,代表了汉东青年一代的觉悟和担当。

我们相信,这批优秀的年轻人到了西夏,一定能发挥所长,干出一番事业。”

双方领导落座。

在无数镜头和目光的聚焦下,两份盖着鲜红大印的协议书被郑重地交换、签署。

协议的核心,正是那份开创性的《关于组织高校优秀毕业生支援西部贫困地区建设的协作方案》。

随后,是激动人心的首批支援人员代表发言环节。

祁同伟穿着一身崭新的、熨帖的深色西装(学校紧急为他置办的“形象工程”之一),在潮水般的掌声中,步履沉稳地走上主席台。

他身姿挺拔如松,面容沉静,只有那双锐利的凤眼深处,燃烧着压抑的火焰和破釜沉舟的决绝。

聚光灯打在他身上,将他年轻而棱角分明的脸映照得格外清晰。

他走到发言台前,目光沉稳地扫过台下黑压压的人群,扫过前排正襟危坐、面带鼓励微笑的曲恒、马青山等省部级高官,扫过眼神复杂、隐含担忧的高育良,最终落定在虚空中的某一点,仿佛看到了那片黄沙漫卷、沟壑纵横的贫瘠土地。

他没有带稿纸。

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会场每一个角落,不高亢,却带着一种金属般的质地和穿透人心的力量: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

“我叫祁同伟,来自汉东政法大学政法系。

今天站在这里,我的心情无比激动,也无比沉重。

激动的是,我有幸成为汉东省与西夏民族自治区人才协作的首批一员,肩负着母校的期望和组织的重托;沉重的是,我深知,我们即将奔赴的,是一片被贫困深深困扰的土地——西海固。”

他略微停顿,会场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息凝神。

“那里,曾被形容为‘苦瘠甲天下’。

缺水的煎熬,风沙的肆虐,交通的闭塞,像沉重的枷锁,束缚着乡亲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脚步。

我选择去那里,不是为了镀金,更不是为了逃避。

而是因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我深知,最艰苦的地方,最需要知识,最需要信念,最需要有人去点燃希望的火种。”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金石相击般的铿锵:

“我志愿扎根西海固。

投身吊庄移民和扶贫攻坚的第一线。

将我所学的知识,将我的青春热血,毫无保留地奉献给那片土地上勤劳坚韧的父老乡亲。

我向组织保证,向母校保证,向关心支持我们的所有人保证——”

他挺直脊梁,目光如炬,一字一句,掷地有声:

“不改变西海固贫困落后的面貌,我祁同伟,绝不离开。

不带领乡亲们走上一条充满希望的康庄大道,我祁同伟,誓不罢休。



“轰——。”

雷鸣般的掌声瞬间爆发,如同海啸般席卷了整个会场。

经久不息。

台下,马青山主席听得热血沸腾,激动地连连拍手,眼眶都有些湿润。

他侧身对旁边的曲恒书-记高兴地说道:“赵书-记。

好。

好样的。

这才是我们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才。”

高育良看着台上那个光芒四射、仿佛脱胎换骨般的弟子,看着他眼中那近乎燃烧的信念,心中百感交集。

欣慰、担忧、骄傲、酸楚……最终都化为一声长长的、无声的叹息。

他知道,祁同伟的誓言,不仅仅是对组织的承诺,更是对他自己命运的一次惊天豪赌。

梁群峰作为省政法委书-记,也坐在前排。

他面无表情地鼓着掌,眼神深邃地看着台上那个曾经在他眼中如同蝼蚁、如今却站在聚光灯中心、赢得满堂喝彩的年轻人,没人知道他此刻在想什么。

坐在后排学生代表区域的侯亮平,看着台上光芒万丈的祁同伟,听着那震耳欲聋的掌声,脸上的笑容有些僵硬,鼓掌的手也显得有气无力,眼底深处翻涌着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有嫉妒,有震惊,更有一丝隐隐的恐惧——这个祁同伟,他好像真的……不一样了。

钟小艾坐在他旁边,腰背挺直,目光专注地凝视着台上的身影,清澈的眼眸深处,仿佛有什么东西被那铿锵的誓言点燃了,亮得惊人。

签约仪式后,马青山主席一行并未立刻离开汉东。

西夏代表团下榻汉东省招待所会议室内,一场小范围、更务实的协调会正在进行。

参会的主要是马青山、自治区组织部长、扶贫办主任以及汉东省人社厅、教育厅的负责人,高育良作为祁同伟的导师也被邀请列席。

会议的核心议题是落实首批支援人员,特别是祁同伟的具体岗位安排。

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长李援朝是个面容清癯、眼神锐利的中年人,他翻看着祁同伟那份被汉东政法大学精心包装过的履历,眼中精光闪烁:

“马区长,各位领导,祁同伟同志的情况,我们组织部做了初步研究。

这位同志的条件实在是太突出了。

汉东政法大学政法系研究生,学生会主席,政治素质过硬,理论功底扎实,组织协调能力极强。

更难得的是他主动请缨去西海固的决心和这番誓言。

这样的人才,放在西海固县一级,甚至某个乡镇,我认为是极大的浪费,也无法充分发挥他的能力和带动作用。”

他放下材料,看向主位上的马青山,语气恳切而果断:“我建议,打破常规。

将祁同伟同志直接安排在自治区政府办公厅。

担任综合二科的科长。

同时。

”他顿了顿,加重了语气。

“担任马区长您的秘书。”

这个提议让在场的人都有些惊讶,连高育良都抬起了头。

按照常规,一个刚毕业的研究生,即使是重点大学,分配到省直机关,也需一年试用期后才能定为副主任科员(副科级)。

虽然政策规定到“老少边穷”地区工作可高定一级,但直接任命为正科实职(科长),并且一步到位担任自治区政府主席(区长)的秘书,这绝对是破格中的破格。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