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市的初夏,空气里漂浮着白玉兰若有若无的甜香。创业园区内的树木葱茏,蝉鸣鼓噪,一派蓬勃生机。然而307室办公室里,梁振宇却捏着眉心,感受着体内灵气的日益稀薄,像一口行将干涸的古井。叶红菱赠予的那几块高品质灵石,在历经近两个月的夜以继日后,终于只剩下最后指头大小的一小块,连日常温养都有些捉襟见肘了。
苏明雨走进来,将一杯咖啡放在他桌上,敏锐地捕捉到了他眉宇间那抹化不开的疲惫:“振宇,连续熬了三个通宵了吧?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算法优化虽然重要,但不能这样透支。”
梁振宇挤出个笑容,端起咖啡抿了一口,浓郁的苦涩直冲天灵盖。苏明雨的关心真诚得让他有些内疚。“没事,明雨姐,就快收尾了。竞争对手这个月发布新品,我们不把这块硬骨头啃下来,后续会很被动。”
“话虽如此,”苏明雨靠在桌边,目光落在梁振宇略显苍白的脸上,“我注意到你最近的解题效率,前面一周堪称神速,可这最后几天...似乎遇到了瓶颈?”她的眼神带着探究,并非苛责,而是纯粹的关心和技术层面的敏锐观察。
梁振宇心头微微一跳。前一周是靠着最后几缕精纯灵气的支撑,思维如电,灵感如泉涌。但灵力一枯竭,他的精神力如同失去了能源的精密仪器,运转迟滞了下来,推演“生命频谱模型”的关键节点时,反复卡在一个量子纠缠态的模拟优化上,如同泥足深陷。他知道自己的计算能力、推演速度都肉眼可见地下滑了,苏明雨能看出不奇怪。
“可能...是脑力有点超负荷了。”他含糊道,将责任归结为纯粹的疲惫,“今晚一定把最终模型定下来。”
苏明雨没再多问,理解地点点头:“好,量力而行。对了,红菱刚才来电,说她朋友那边有个高规格的行业交流会,她替你争取了个名额,下周。她说对你‘开拓视野’可能会有帮助。”
又是叶红菱。梁振宇暗自皱眉。自从上次灵秀山一别,这位神出鬼没的老同学就仿佛隔着一层迷雾在审视着他。她送来了及时雨般的灵石,但也带来了难以捉摸的压力。这次交流会,是示好?还是新的试探?他没有精力细想,只是应道:“好,替我谢谢红菱姐。我会安排时间。”
送走苏明雨,办公室彻底安静下来。孟远也带着团队其他人出去聚餐团建了。梁振宇疲惫地关上自己小隔间的门,布下最后一道简单的隔绝感知的灵力屏障——这点消耗还是能负担的。他盘膝坐在地板上,手中握着那最后一块即将碎裂的灵石。丝丝缕缕比以往稀薄得多的灵气被艰难地导引入体,流转于干涸的经脉,杯水车薪地滋养着几近枯竭的丹田气旋。他尝试运行《玄微行气篇》的周天循环,但没有了灵石澎湃的外源灵气配合,空气中本就稀薄的能量粒子如蜗牛爬行般缓慢聚拢,效率低得令人绝望。
“照这速度,别说突破炼气中期(三层),恐怕连维持现有境界不跌都难。”一股强烈的紧迫感和淡淡的焦虑从心底升起。创业公司正到关键时刻,苏明雨期待,竞争对手虎视眈眈,他急需强大的精神力来支撑技术攻坚。而修炼根基一旦松动,影响的将远不止身体状态。
他必须寻找新的突破口。
意识沉入识海深处那个两米见方的立方体空间。除了角落里最后几块碎得不成样子、灵气几乎逸散殆尽的低阶灵石废渣,整个空间显得空荡寂寥。梁振宇的“神念”如同探照灯,仔细地扫过空间的每一寸。
之前几次内视,主要是为了存取灵石,或者修炼时取出辅助之物,对这个自玉简得来的“附赠品”,并未彻底探索过。此刻,在困境的逼迫下,他格外耐心。
空间的“边缘”是灰蒙蒙的,仿佛流动的雾气,难以触及本源。梁振宇尝试将意念集中于某个角落,用力“凝视”。时间仿佛流逝了很久,又似只有一瞬。突然,在那片原本空无一物的区域,一点微弱的毫光亮了一下!
如同拨开一层薄纱,梁振宇的心神猛地一震。毫光消散处,一个极其微小、近乎透明的虚影静静悬浮着——它并非实体,更像是一团凝聚的意念烙印。
他集中全部精神,小心翼翼地触碰上去。
一股驳杂而浩渺的信息流轰然涌入脑海!
并非《玄微行气篇》那种结构清晰的功法传承,这信息更像是……一堆杂乱堆放、残缺发黄的古卷轴?意念所及,大量陌生的古老文字、符文、图形扑面而来,字迹模糊晦涩,图谱残缺不全,如同遭遇了一场毁损严重的信息洪水。
玄微子!这绝对是那位倒霉至尊散修的残余收藏!
梁振宇忍住信息冲击带来的眩晕感,如同一个考古学家般在这片知识的废墟里艰难地辨识、分类。那些古老文字似乎是修真界的通用文字,掺杂着大量符文术语和生僻名讳,幸好玉简传功时附带了一些基础认知,让他勉强能看懂一些片段。他看到记载残缺功法的片段,破碎的阵法图解,甚至有几处像是地图轮廓的残影……
失望的情绪刚涌起,“丹道残章”四个古篆大字忽然撞入心神!紧接着,数段相对完整的记载涌入意识。
其中一段名为《聚气散》的药方瞬间抓住了他全部的注意力。
“……天地灵气稀薄之世,修炼维艰,可取此法……”
“……需灵雾草三株(或等同灵气载体替代),玉髓芝二钱,地灵根半两,朱果一枚……”
“……融药成液,以真火熬炼三转(或控温稳定替代),存其精元……”
“……服之可聚气凝神,补益本源,于灵气贫瘠处有奇效……”
“聚气散!”梁振宇心中狂喜如同惊雷炸响!这名字,这功效描述,简直是雪中送炭!
然而,紧随其后的便是兜头一盆冷水。
丹方是残的!关键的真火炼化三转是什么温度区间?真火他能用灵气模拟一点高温,但“三转”的过程控制细节缺失!更关键的是,后面几味主药后面括号里的标注也让人抓狂:“(玉髓芝,生于灵脉洞穴钟乳旁,玉质化,可寻凡玉或寒晶以微量灵气浸淬模拟之)(地灵根,非人参,形似枯藤,蕴土精,或取五十年以上黄芪、黄精炮制替代)(朱果,不可轻得,需寻……”后面的信息戛然而断!
替代方案?残缺的模拟思路?这丹方简直是布满陷阱的迷宫!
但希望的火苗已经被点燃,梁振宇顾不上失望,立刻开始疯狂搜索自己继承到的、属于玄微子本身的记忆碎片,试图从这位原主人的经历中寻找蛛丝马迹。
记忆如零星的萤火,断断续续,极其模糊。
他看到一些碎片:玄微子在某个雾气弥漫的山谷采药,指认过几种植物;在一个简陋的炼丹炉前,手势翻飞地控制着不同区域的温度;还有零星的抱怨:“……凡材难为无米之炊……这聚气散效用百不足一……聊胜于无……”;甚至有段一闪而过的自述:“……早年困顿时,取普通人参芝草入药,添入灵泉与微量灵石粉末,控凡火模拟三转……”
凡火!灵石粉末!替代药材!这些关键的字眼如同黑夜中的灯塔!
梁振宇激动得几乎心神失守。玄微子在这丹方的备注和记忆碎片里,透露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思路:在资源匮乏之地,可以用现实世界存在的类似物品,通过特殊处理和模拟真火炼化的手法,制作出效果可能大打折扣,但依然有用的“丐版”聚气散!这简直是绝处逢生的路线!
灵感瞬间迸发!作为一个顶尖的程序员和问题拆解专家,梁振宇的大脑飞速运转起来:
1.药材替代:灵雾草可以用哪种植物的气孔特性或挥发物模拟?玉髓芝要求“玉质化”,能不能用人造水晶配合?地灵根“蕴土精”,中医里哪些健脾补气的药材土性最重?五十年份的黄芪、黄精?哪里能搞到?朱果更是断了线索,有没有哪种果实拥有高浓度的天然抗氧化物或生物活性物质能勉强顶替?
2.炼制方法:玄微子提到凡火模拟“三转”。什么叫三转?从残留图像和只言片语推测,可能是药材在高温下融化、凝聚、再融化的三个能量提纯与结构重组的过程!真火的核心是蕴含灵力的可控高温。自己那点微薄灵气很难模拟高温,但温度控制却是现代科技强项!精准温控的仪器能达到,比如……实验室级的恒温油浴锅配合程序化的升温、保温和冷却循环?玄微子的另一个碎片提到“灵石粉末助溶凝神”。把最后一点碎灵石磨成粉加入,作为药引和能量催化剂?这个可行!
3.药效吸收:这残缺丹方记载的最终成品是“药液”。如何服用?会不会有能量逸散?是否加入某些凝聚能量的辅料?
一套基于现代技术与修真知识残缺信息相结合的、大胆而充满风险的炼制方案,在梁振宇脑海中飞快地成型。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是错误的,每一个替代都可能无效甚至有害。但他别无选择!这是他在灵力枯竭深渊前抓住的唯一绳索!
没有时间犹豫!他立刻行动。
首先打电话给孟远:“胖子,帮我个急忙!帮我查查海都市哪有靠谱的、能买到高年份野山参或者野生黄芪、黄精的地方?越快越好!钱不是问题!”
电话那头的孟远听着梁振宇前所未有急切的语气,虽有点懵,但兄弟情谊优先:“咋了振宇?听着这么急?是不是伯父身体又……?”
“不是我爸,是我……是咱们项目最后那个模型,我想到一个关键点,可能需要点特殊的‘灵感源泉’,”梁振宇急中生智,扯了个勉强过关的理由,“记得我老家有个偏方用老药材泡酒提神的!快去帮我去问问!”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