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一统中华版图 > 第六十三章 山塘街寻趣,笑怼酸秀才
换源:


       山塘街上的柳树抽出了新绿,乌篷船划过河面时,会惊起岸边的水鸟。朱瑶吵着要去山塘街“寻宝贝”,沈渊知道她是想去找上次吃的糖粥,还有好看的苏绣帕子,便抽了半日空,陪她去逛。?

两人没带太多随从,只青禾远远跟着。朱瑶穿了身浅绿襦裙,头上换了支玉簪,走在人群里,像朵刚冒尖的柳叶儿,引得路人频频回头。她却毫不在意,拉着沈渊的衣袖,一会儿指街边的糖画摊,一会儿看绣坊的窗花,脚步轻快得像只小鹿。?

“沈渊,你看那个糖画!”朱瑶停在一个糖画摊前,指着摊主刚画好的龙形糖画,“好威风!我要那个!”?

沈渊笑着付了钱,摊主把糖画递给朱瑶,她小心翼翼地拿着,舔了一口,甜得眯起眼睛:“比宫里的糖还甜!”?

两人正走着,忽然听到街边的茶馆里传来争吵声。一个穿青布长衫的秀才,正站在茶馆门口,对着过往行人嚷嚷:“沈渊推行开海通商,引西洋人入江南,是祸国殃民!我辈读书人,当联名弹劾他!”?

朱瑶听到“弹劾沈渊”,立刻皱起眉头,拉着沈渊的衣袖道:“他怎么胡说八道!沈渊是好人!”?

沈渊拍了拍她的手,示意她别着急,自己走到秀才面前,拱手道:“这位兄台,不知在下推行通商,如何祸国殃民了?”?

那秀才见沈渊亲自来了,先是一愣,随即梗着脖子道:“西洋人狡诈,定会趁机窥探我大明虚实;通商让百姓都去做生意,没人读书耕田,国本何在?沈大人,你身为朝廷官员,不思教化百姓,反而鼓励逐利,实在有负圣恩!”?

周围渐渐围了些人,有人点头附和,也有人小声反驳:“我家儿子在码头当搬运工,通商后能挣不少钱,怎么就祸国殃民了?”?

沈渊耐心听完秀才的话,问道:“兄台可知,苏州港开海两月,增收赋税二十万两?这些赋税,一部分用于修缮堤坝,一部分补贴给耕田的农户,让他们能买新的农具。至于西洋人,通商需按大明章程,他们若敢窥探虚实,水师自会应对。”?

“你……你这是强词夺理!”秀才涨红了脸,“百姓逐利,便会忘了礼义廉耻!”?

“礼义廉耻,不在‘不做生意’,而在‘取利有道’。”沈渊指着街边的绣坊,“那位绣娘,靠绣苏绣养活一家五口,她挣的钱是干净的,难道就没有礼义廉耻?兄台整日空谈教化,却不知百姓要先吃饱饭,才能谈礼义。”?

周围人纷纷点头,那秀才被说得哑口无言,却还想争辩。朱瑶忽然走上前,指着秀才道:“你这个人,只会说坏话!沈渊帮大家挣钱,你却在这里瞎嚷嚷,你是不是嫉妒沈渊比你厉害?”?

这话虽直白,却说到了点子上。那秀才本就是因屡次科举不中,又嫉妒沈渊年纪轻轻就官运亨通,才故意找茬。被朱瑶戳穿,他顿时面红耳赤,推开人群,狼狈地跑了。?

周围人哈哈大笑,有人对着朱瑶道:“这位姑娘说得对!沈大人是好官!”朱瑶听到夸奖,得意地看向沈渊,像只等着被夸的小猫咪。?

沈渊无奈地笑了笑,拉着她的手,继续往前走。走到一家苏绣坊前,朱瑶被里面的绣品吸引,拉着沈渊进去。坊主是个五十多岁的妇人,见是沈渊,连忙热情招待:“沈大人,您可是稀客!上次您让通洋行帮我们接了西洋的订单,我们绣娘都能多挣些钱了。”?

朱瑶看着架上的绣品,眼睛都看直了。有一幅《百蝶图》,上面的蝴蝶色彩斑斓,似要从布上飞出来。她指着那幅绣品,小声对沈渊说:“沈渊,这个真好看。”?

坊主见状,笑着道:“姑娘若是喜欢,老婆子就送您了。”朱瑶连忙摆手:“不行不行,我要给钱。”她从袖中掏出一个银锭,递了过去。坊主推辞不过,只好收下,又额外送了她一块绣着桃花的帕子。?

离开绣坊时,夕阳已经西斜。朱瑶拿着《百蝶图》,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沈渊跟在后面,看着她的背影,嘴角不自觉地扬起。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