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玄幻小说 > 钟馗重开 > 第二十六章 高世仁魂飞魄散
换源:


       这色鬼高世仁,端的是个刁钻古怪的魔头。寻常邪魔外道,多是寻那荒山野岭、破庙孤坟安身,他却偏又拣了处本该是青灯古佛、钟磬悠扬的庵堂盘踞。

这庵堂原唤作静心庵,如今被他折腾得乌烟瘴气——供桌上的木鱼被改成了酒杯托盘,观音像的莲花座垫着虎皮褥子,就连庵门楣上的静心二字,都被他用狗血涂改成了销魂,成了藏污纳垢的魔窟。

里头不知关了多少良家妇女,日夜受他摧残,庵堂后院那口古井,近来总飘着女人的青丝,井台边的青苔都被泪水泡得发黏。

周围百姓早已怨声载道,有那胆大的猎户组队想去救人,还没摸到庵墙就被高世仁放的妖气熏得口吐白沫,回来大病三月,自此再无人敢撄其锋。

钟馗大军在阴阳两界巡察,听得这桩泼天罪孽。

钟天师听罢,气得钢髯倒竖,环眼圆睁,拍案喝道:好个不知死活的孽障!竟敢玷污佛门净地,待某家亲自走一遭,替天行道,为民除害!

当下点起本部阴兵,浩浩荡荡便往静心庵杀来。

那庵堂外本有几分清幽气象,此刻却被一股妖气笼罩,连檐角铜铃都似哭丧一般,风一吹就呜呜咽咽地抽搭,听着比鬼哭还疹人。

钟馗一马当先,手中巨斧呼地一声劈开庵门,木屑纷飞间,大喝:高世仁!你钟馗爷爷在此,还不快快受死!

阴兵们呐喊助威,声震四野。

庵堂内一阵鸡飞狗跳,高世仁正搂着两个抢来的民女饮酒作乐,桌上摆着卤猪耳、酱肘子,还有盘剥了皮的葡萄,汁水滴在民女的衣襟上,他还嬉皮笑脸地用舌头去舔。

听得这声断喝,吓得三魂去了七魄,酒意醒了大半,手里的酒杯哐当掉在地上,摔成八瓣。

他心知钟馗厉害,不敢怠慢,提了口鬼头刀便想从后门溜之大吉,临走还不忘顺走桌上那盘没吃完的酱肘子。

却不料钟馗来得迅猛,早已堵住去路。

眼看这色鬼就要被巨斧劈为两段,钟馗心中正自欢喜,暗道:此番为民除一大害,也算功德一件。

谁知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斜刺里突然闯将出来一个醉醺醺的黑影,噗通一声撞在钟馗身上。

这黑影不是别人,正是那终日泡在酒坛子里的醉死鬼。

只见他头发散乱如鸡窝,衣衫褴褛得像从垃圾堆里刨出来的,满身酒气熏得阴兵们都皱起了眉头,几个新来的小鬼兵没忍住,哇地吐了一地,连带着把三百年前吃的孟婆汤都吐出来了。

醉死鬼一把抱住钟馗的大腿,舌头打了结似的嚷嚷:哎哟……好酒量……再来……再来一碗……嗝……

一边说,一边还使劲摇晃,两只手在钟馗身上乱抓乱挠,活像个撒娇耍赖的顽童,摸到钟馗腰间挂着的酒葫芦,眼睛顿时亮了,跟饿狼见了肉似的扑上去,咔嚓一口咬开葫芦塞子,对着嘴就灌。

钟馗被这醉死鬼缠得好不心烦,又好气又好笑。他本想一脚将这醉鬼踢飞,可转念一想,此鬼虽行径荒唐,却也罪不至死,若是伤了他,反倒显得自己小气。

于是耐着性子喝道:呔!哪里来的醉鬼,休得在此胡闹!某家正办正事!

说着便想挣脱。可这醉死鬼力气却不小,抱得死紧,嘴里胡话越说越离谱:正事?……什么正事……有喝酒痛快吗?……来来来,天师……陪我喝一杯……我那坛忘忧大曲……埋在桃树下……三百年了……比你胡子都老……

他东拉西扯,如同牛皮糖一般粘住钟馗不放,还把钟馗的皂靴当成了下酒菜,抱着啃得吧唧吧唧响。

就这么一耽搁,那色鬼高世仁早已趁机溜得无影无踪,临走还冲钟馗做了个鬼脸,把顺走的酱肘子骨头扔了过来,不偏不倚砸在钟馗的头盔上。

钟馗好不容易甩开醉死鬼,气得哇哇大叫: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他望着空荡荡的后门,只恨自己刚才为何不一斧将那醉鬼也劈了,劈成两半还能给酆都城的狗当狗粮。

醉死鬼被甩在地上,打了个滚,抱着个酒坛子继续呼呼大睡,嘴里还嘟囔着:再来……再来一坛……

再说那高世仁,慌不择路,竟一路跟着那醉死鬼跑到了一处所在。

此地名为懵懂山庄,庄主却是个奇鬼,人称楞瞪大王。

这大王生得五大三粗,身高八尺,腰围也是八尺,活像个移动的肉山,却天生痴傻,终日瞪着一双大眼睛,对周遭一切浑浑噩噩,便是天塌下来也只当是下了场黑雨,还会伸出舌头去接,尝尝是甜是咸。

他见高世仁和醉死鬼两个鬼狼狈不堪,也不问青红皂白,便糊里糊涂地将他们收留了,还拿出自己珍藏的醒酒汤——其实就是一碗掺了醋的白开水,硬灌给醉死鬼喝。

钟馗大军四处搜寻色鬼踪迹,却如石沉大海,毫无音讯。

钟馗心中烦闷,正与军师含冤商议对策。

他见钟馗愁眉不展,便说道:天师勿忧。那色鬼狡猾,一时难以寻觅。倒是那醉死鬼,乃是个祸根,亦是个机缘。

钟馗奇道:哦?军师何出此言?

含冤笑道:此鬼嗜酒如命,酒后必定失言。他既与色鬼一同逃走,想必知晓其下落。我们只需稍作等待,他定会自己送上门来。

果不其然,没过几日,那醉死鬼又喝得酩酊大醉,在市集上撒起酒疯来。

他手舞足蹈,高声嚷嚷:你们知道吗?……高大哥……就在那……懵懂山庄……楞瞪大王……可是个好人……哈哈……管吃管住……还有酒喝……比钟馗那老胡子大方多了……

这般胡言乱语,恰好被钟馗派出去打探消息的阴兵听了个正着。

阴兵急忙回报,钟馗闻言大喜,对含冤道:军师果然神机妙算!

含冤微微一笑:此乃天助我也。那醉死鬼既是祸首,便让他做个向导,引我等前往懵懂山庄,将那色鬼一并擒来!

当下,钟馗便依计而行,派人寻到那醉死鬼,也不与他多言,只说请他喝酒,将他哄骗上路。

醉死鬼一听有酒喝,乐得眉开眼笑,稀里糊涂地便带着钟馗大军直奔懵懂山庄,路上还哼着不成调的小曲: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嗝……

到了山庄门口,钟馗一声令下,阴兵们立刻将山庄团团围住。

那楞瞪大王听得外面喧哗,慢吞吞地走了出来。

他见了钟馗大军,也不害怕,只是瞪着一双大眼睛,呆呆地看着,嘴角还流着口水,顺着下巴滴到地上,汇成一小滩水洼。

钟馗喝道:呔!你是何人?可曾见过一个色鬼高世仁?

楞瞪大王嘿嘿一笑,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嘴里咿咿呀呀说不出一句完整话来,手指着院子里的鸡,又指着天上的云,最后索性蹲在地上,用手指头在泥土地上画圈圈玩。

高世仁在庄内听得钟馗声音,吓得魂飞魄散,知道大事不妙。

他硬着头皮走出来,强作镇定道:钟……钟天师……误会……都是误会……我是来……来拜访朋友的……

钟馗哪里肯听,怒喝一声:拿下!

阴兵们一拥而上。

那楞瞪大王见状,也不知是帮哪边,竟挥舞着一双蒲扇般的大手,胡乱拍打起来。

他武功本是平平,寻常阴兵也能敌得过。只是这鬼天生痴傻,皮肉坚硬如铁,刀砍斧劈在他身上,竟如同隔靴搔痒,他浑若不觉,依旧嘿嘿傻笑,还以为大家在跟他玩拍手游戏。

钟馗见状,暗忖:这呆鬼倒有些古怪,寻常手段竟奈何他不得。若要强攻,怕是要多费些手脚。

他眼珠一转,计上心来,对众阴兵道:且慢!不必与这呆鬼硬拼。

随即附耳对几个心腹阴兵吩咐了几句。阴兵们领命,悄悄退到山庄后院,寻了片松软土地,便开始挖起坑来。

不多时,一个丈许深的陷阱便挖好了,上面用枯枝败叶轻轻掩盖,还在旁边放了个啃了一半的胡萝卜当诱饵——他们听说这呆鬼喜欢吃胡萝卜。

钟馗见状,便上前挑衅楞瞪大王:呔!你这呆鬼,可敢与某家较量一番?

说着,便转身往后院跑去,故意跑得很慢,还时不时回头做个鬼脸。

那楞瞪大王虽傻,却也懂得人追我跑的道理,见钟馗跑了,以为是在玩捉迷藏,便迈开大步,傻乎乎地追了上去,一边追一边喊:等等……等等我……一起玩……

只听扑通一声巨响,楞瞪大王一脚踩空,整个人掉进了陷阱里,摔了个四脚朝天。

他在坑里还不知发生了何事,只是一个劲地往上爬,嘴里咿咿呀呀叫着,像只掉进井里的蛤蟆。

钟馗命人搬来石块泥土,几下便将陷阱填满,把这楞瞪大王活活埋在了地下。

这呆鬼直到被埋住了脑袋,脸上还带着那副傻笑,嘴里似乎还在念叨着:好玩……再来……

没了楞瞪大王这个保护伞,高世仁和醉死鬼便成了瓮中之鳖。

钟馗大军一拥而上,轻易便将二人擒获。高世仁还想挣扎,嘴里嚷嚷:放开我!我是良民!我有暂住证!

醉死鬼则依旧醉醺醺的,被抓住时还在嘟囔:别拉我……这杯……我还没喝完呢……

钟馗端坐于临时搭起的法台之上,怒视着被捆得结结实实的高世仁,厉声斥道:你这孽障!以淫邪之心,乱人闺阁,玷污佛门清净之地,害得多少良家妇女家破人亡,怨声载道!此等罪行,真是罄竹难书,罪不容诛!

高世仁吓得浑身筛糠,不住地磕头求饶:天师饶命!天师饶命!小人再也不敢了!求天师给小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我可以去当和尚,青灯古佛,了此残生!

钟馗冷哼一声:改过自新?你这等邪魔,若不严惩,何以平民愤,何以正天道!

他沉吟片刻,对左右道:此鬼罪行,专以败坏他人名节、践踏人伦为乐。若只是一刀杀了,未免便宜了他。传令下去,先将这色鬼拖下去,执行宫刑,彻底断了他作恶的根本!然后,再将其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阴兵们轰然应诺,拖起哭爹喊娘的高世仁便往下走。

高世仁哭得撕心裂肺:不要啊!天师!我还没娶媳妇呢!断了子孙根,我怎么传宗接代啊!

旁边一个阴兵没好气地说:你都成鬼了,传什么宗接什么代?难不成你还想跟女鬼生个小鬼崽子,继续为祸人间?

高世仁被噎得说不出话,只能呜呜呜地哭,哭得比被抢了糖的小孩还伤心。

不多时,只听得一阵凄厉的惨叫,那声音简直比杀猪还难听,随后便没了声息。

待再将他拖上来时,这色鬼早已面无人色,气息奄奄,两条腿间一片血红,估计以后再也不能当采花大盗了。

钟馗手起斧落,一颗鬼头便滚落在地,眼睛还瞪得溜圆,似乎死不瞑目。

至于那个助纣为虐的醉死鬼,钟馗也毫不留情,喝道:你这醉鬼,虽非主谋,却也帮那色鬼逃脱,又泄露消息,亦是罪有应得!拖下去,一并斩了!

醉死鬼此刻酒意早已醒了大半,闻言吓得魂不附体,嘴里兀自嘟囔着:酒……我的酒……还没喝完呢……

却也被阴兵们一刀结果了性命,脑袋掉在地上,还滚了几圈,最后停在高世仁的脑袋旁边,两人的眼睛正好对上,也算是生死相随了。

懵懂山庄的祸害既除,钟馗大军便收兵回营。

周围百姓听闻色鬼已死,无不拍手称快,纷纷感念钟馗天师为民除害之恩,还自发组织了个感恩钟馗天师协会,准备给钟馗立个生祠,供上香火。

钟馗得知后,连连摆手:不必不必,为民除害乃是本分。心里却美滋滋。

只是那被埋在地下的楞瞪大王,过了几日竟自己从土里钻了出来,依旧傻呵呵地笑着,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只是从此以后,他见了挖坑的就绕道走,大概是留下心理阴影了。

而静心庵,则被钟馗下令重新修缮,那些被解救的良家妇女也都各自回了家,庵堂里的铜铃又恢复了清脆的响声,只是偶尔在夜深人静时,还能听到一丝若有若无的再来一碗的嘟囔声,想必是醉死鬼的鬼魂还在惦记着他那坛没喝完的酒呢。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