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胤帝缓缓睁开眼睛,那双眸子里,已无半分波澜,只剩下一片深不见底的寒芒。
“那名谋士,连同其党羽,全部以谋逆罪论处。”
“三皇子御下不严,禁足府中半年,闭门思过,日日抄写道德经,磨炼心性。”
睿王爷闻言,心中一凛。
这惩处,看似严厉,却又留有余地。
陛下这是在敲山震虎。
胤帝顿了顿,目光转向窗外,仿佛能穿透宫墙,望向那千里之外的江南。
“至于其母舅那边……”
“暂时先观察一下,不必打草惊蛇,必要时候,可以让林驸马去一趟。”
睿王爷听到此处,心中更是剧震。
让林凡去?
陛下当真是好手段。
江南陈家,盘根错节,如同附骨之疽,早已是朝廷心腹大患。
强行处置,恐会引发江南震荡。
而林凡此人,心思诡谲,手段层出不穷,让他去对付陈家,正是以毒攻毒。
尤其是林凡那些天马行空,却又偏偏有效得离谱的想法,完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睿王爷心中恍然,陛下这番做法,既是在敲打三皇子,断其羽翼,同时,也是在给林凡设下一道新的考验。
那江南陈家,可不是军器监王德发那种土鸡瓦狗,能轻易应对的。
想到此节,睿王爷心中对那个总是出人意表的年轻驸马,竟生出几分莫名的期待。
睿王爷恭敬的道:“臣,遵旨。”
……
公主府。
林凡正百无聊赖地躺在院中的摇椅上,晒着冬日里难得的暖阳。
霜寒如同一尊冰雕,静静立在不远处,玄色劲装,长刀在侧,警惕着四周的一切风吹草动。
一个小太监脚步匆匆地从外面跑了进来,将宫中传出的消息,一五一十地告知了林凡。
林凡听完,依旧是那副懒洋洋的模样,连眼睛都未曾睁开。
三皇子?
自己与他往日无怨,近日无仇,为何非要置自己于死地?
林凡脑中念头飞转。
看来,不是他挡了三皇子的路,而是他这皇家制造局,《帝国京报》,水泥,挡了某些人的财路。
这三皇子,不过是被人推到台前的棋子罢了。
而他背后的江南陈家,恐怕才是真正的主谋。
想通此节,林凡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想杀他,那就得做好被他连根拔起的准备。
……
临近年关,京城的天空却透着一股诡异的焦黄。
整整一年,滴雨未落,连冬日里应有的雪花,都吝啬得不见踪影。
北方大旱,赤地千里。无数活不下去的流民,拖家带口,面黄肌瘦,如同潮水般涌入京城。
京城之内,人心惶惶。
粮铺门前,每日都挤满了抢购粮食的百姓,米价一日三涨,攀升到了一个令人咋舌的地步。
恐慌,如同瘟疫,在城市的每个角落蔓延。
醉仙楼内,往日的喧嚣不再,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压抑的窃窃私语。
二楼雅间,几个穿着儒衫的才子聚在一处,个个愁眉紧锁,唉声叹气。
“这天灾,来得蹊跷啊!莫不是上天降下的警示?”
“兄台所言极是,我听闻,这都是那驸马林凡搅出来的好事!”
为首的一个中年才子,面带愤慨,声音也高了几分。
“定是那林凡,此人屡造奇物,什么千里眼,什么水泥,分明是窥探了天机,盗取了仙家法宝,这才惹得老天爷发怒,降下此等灾厄,以示惩戒!”
旁边另一个年轻些的才子也连忙凑上前。
“没错!我等读书人,当联名上书,请陛下严惩此獠,告慰上苍,否则我大宁危矣!”
这些声音,起初只是在茶楼酒肆间流传,但随着灾情愈发严重,竟是愈演愈烈,仿佛林凡已成了导致这场天灾的罪魁祸首。
流言蜚语,如长了翅膀,很快便飞入了皇宫大内,落到了胤帝的耳中。
御书房内,气氛沉闷。
胤帝手持朱笔,却久久未能落笔,那双深邃的眸子里,映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满是忧虑。
粮价飞涨,流民遍地,若处置不当,恐生大乱。
更可恨的是那些无稽之谈,竟将矛头指向林凡,分明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就在此时,福公公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低声道:“陛下,林驸马到了。”
胤帝放下朱笔,揉了揉眉心,沉声道:“宣。”
林凡缓步走进御书房,对着龙椅方向躬身行礼。
“臣,参见陛下。”
这些时日,外面的那些风言风语,林凡在公主府早就听得耳朵起了茧子。
这些迂腐的家伙,解决不了问题,就只会制造一个靶子来发泄情绪。
胤帝看着林凡,那张威严的脸上看不出喜怒,声音低沉的道:“林卿,最近京城粮价腾涌,百姓哀声载道,甚至还散播一些滑稽的谣言,你可有什么解决之法?”
林凡闻言,神色平静,仿佛那些能将人淹死的唾沫星子,与林凡毫无干系。
感觉到胤帝的视线,林凡也就放心下来。
林凡躬身,不卑不亢的开口道:“陛下莫要担心,微臣已经想到了解决办法。”
胤帝听到这话,那双深邃的眸子里,顿时闪过一丝精光,“哦?说来听听。”
林凡并未着急,而是有条不紊地缓缓说道:“臣有三策,可解此危局。”
“其一,请陛下下旨,命江南商会加快漕粮北运。江南鱼米之乡,存粮丰足,只要漕运不断,京城粮价自会平抑。”
“其二,请陛下下令,开启京郊各处旧仓,拨发陈粮。臣有新法,可防霉防蛀,既能用陈粮救济灾民,又能腾出仓位,存贮即将运抵的新粮。”
“其三,于京城各坊设立官府粮点,每日限量出售平价粮。同时,派京兆府衙役严厉打击那些囤积居奇,哄抬粮价的奸商!如此三管齐下,不出十日,粮价必跌,民心必安!”
林凡将自己的想法一口气说完,声音不大,却字字铿锵,掷地有声。
胤帝听着林凡的条陈,越听眼睛越亮。
这林凡的脑子,当真与众不同。
寻常大臣遇到此事,只会想着如何开仓放粮,却从未想过从漕运、仓储、销售等多个环节入手。
这三策,环环相扣,既解了燃眉之急,又顾及了长远。
特别是那第二条,旧仓的粮食,最怕的就是霉变生虫,不堪食用。林凡竟说有新法可以防治?
胤帝心中好奇,当即问道:“你说的防霉防蛀之法,是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