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凡微微一笑道:“陛下,此事说来也简单。只需命工匠在粮仓之内,用木料搭设高架,将粮袋置于其上,使其离地通风。”
“再于仓内四角,遍洒石灰。石灰可吸纳潮气,更能杀灭霉菌蛀虫。如此,便可保粮食数年不坏。”
铺设木架通风,石灰吸潮除菌……
胤帝在心中默念着这几个词,眼中满是惊奇。
如此简单的法子,为何满朝文武,竟无一人想到?
“好!好个三策连环,就依林卿所言!”
胤帝当即下令,连发三道圣旨。
一道发往江南,催促漕运;一道发往户部,下令开仓;一道发往京兆府,命其整顿市场。
圣旨传出,整个朝堂为之震动。
数日之后,京城各处街头巷尾,都搭起了官府的售粮棚。
白花花的大米,以远低于市价的价格开售,虽然每人每日限购五斤,却也让那些原本绝望的百姓,看到了希望。
抢购的风潮,应声而落。
与此同时,京郊的几处旧仓,也在工部官员将信将疑的监督下,开始了改造。
当他们看到皇家制造局的工匠们,按照林凡的图纸,在仓内铺设木架,撒上厚厚的石灰时,无不撇嘴摇头。
一名户部的老官吏,捻着山羊胡,对着身旁的同僚,不屑的道:“哼,故弄玄虚!”
“粮食离了地,就能不发霉了?老夫管了一辈子粮仓,闻所未闻!”
然而,当第一批经过改造的粮仓,开启旧粮检验时,所有人都被惊得目瞪口呆。
只见那粮袋打开,倒出的粮食虽是陈米,却粒粒分明,干燥清爽,全无半分霉变结块的迹象。
空气中,甚至闻不到一丝陈腐的霉味,只有粮食本身淡淡的谷香。
那名户部老官吏,捧着一把陈米,凑到鼻子前闻了又闻,又放进嘴里嚼了嚼,那张布满皱纹的老脸,瞬间写满了难以置信。
“神了,当真是神了,这怎么可能!”
林凡推举的储存之法,再一次让整个文官集团,陷入了深深的震惊之中。
他们看着那些构造简单却效果惊人的粮仓,再想到那个总是能化腐朽为神奇的年轻驸马,心中百味杂陈。
这个时代,似乎真的要变了。
胤帝那边如火如荼进行救灾,林凡自然也未曾闲着。
帝国京报社内,灯火通明,一股墨香与焦灼感混合着,弥漫在空气之中。
林凡站在一张巨大的拼版台前,身后跟着一群神情紧张的编辑与排字工。
借助京城日报之影响力,林凡联合宫中六部,开始紧锣密鼓地排版新一期内容。
“头版,就用这个标题。”林凡手指着一张刚刚写就的墨稿,声音平静的道。
一名年轻编辑凑上前来,低声念出上面的字句:“圣心忧民,天恩浩荡,陛下三策安天下?”
林凡点了点头,继续道:“把陛下减免灾区赋税的圣旨原原本本刊印上去,旁边配文,要写得恳切,要让所有百姓都明白,朝廷与陛下,正与万民同在,共抗天灾。”
“是,总监!”编辑连忙应下,迅速将稿件分发下去。
林凡目光转向第二版的设计样稿,上面密密麻麻罗列着京城及周边地区各官府粮点的位置。
“这里,每个售粮点后面,都要注明每日售粮的时辰,还有限购数量,务必清晰醒目。”林凡告诫道。
交代完这些,林凡沉吟片刻,拿起笔,在版面最下方,用醒目字体添上一行附言。
旁边有识字的工匠好奇,忍不住出声念道:“仓廪充实,足支数月,望百姓安心!”
林凡放下笔,对着众人嘿嘿一笑道:“没错,就是要告诉大家,别慌,朝廷有粮,管够!谁也别想再靠囤积居奇发国难财!”
这么一来,便能极大稳定百姓之心,有效控制因恐慌引发的哄抢粮食之事发生。
至于第三版,则是林凡结合现代知识与此时代环境,亲笔撰写的一篇防灾指南。
林凡用最朴素易懂的科普方式,为百姓解答旱灾为何会产生,并非什么鬼神之说,而是天地自然之理。
文章还详细列出了在这种天气下,寻常人家需要储备哪些东西,如何节约用水,如何防止疫病。
文章末尾,林凡再一次安抚百姓,告诉大家莫要担忧旱灾,朝廷正在全力施为,引江南之水,运万石之粮,定能渡过难关。
随着新一期帝国京报连夜印刷,分发至京城各处,百姓们原本惶恐不安的心,总算找到了主心骨。
街头巷尾,识字之人高声朗读着报上内容,不识字者也聚在旁边,听得聚精会神。
“快看,报上说,陛下免了咱们北边三州的税呢!”
“何止啊,你瞧这上面写的,官府开了好几个粮仓,米价才十五文一斗,这下不用怕饿肚子!”
“哎呀,这报上还教咱们怎么存水,怎么防生病,这个驸马爷,当真是活菩萨心肠!”
百姓们议论纷纷,知晓朝廷如今正在做的事情,那股弥漫在城市上空的绝望与恐慌,仿佛被阳光驱散,纷纷松下一口气。
而这,远远没有结束。
几日之后,京报之上,赫然开辟出一个全新的版块,标题用血红大字书写,触目惊心。
“奸商录!”
凡是有哄抬物价,囤积居奇之商铺,一经查实,其店名,掌柜姓名,地址,所犯罪行,都会被单独列在这份名单之上,昭告全城。
此举一出,京城哗然。
“好家伙,城南那家王记米铺,平日里看着人模狗样,竟敢把陈米掺着沙子卖到五十文,真是黑了心肝!”
“还有这个,李家布行!趁着天冷,把棉布价格翻三倍,无耻至极!”
百姓的愤怒被彻底点燃,无数人手持报纸,涌到那些被点名的商铺门前,高声谴责,怒骂之声不绝于耳。
那些被曝光的奸商,铺子门可罗雀,掌柜出门便被人指指点点,吐唾沫,一时间竟成了过街老鼠。
……
御书房内。
胤帝手中同样拿着一份散发着墨香的《帝国京报》,看得津津有味。
睿王爷侍立一旁,脸上也带着几分笑意。
胤帝放下报纸,忍不住。
“这林驸马的脑子,就是好使。过去,朕与百姓之间,仿佛隔着一层厚厚的墙。”
“如今有了这张报纸,百姓知朕心,朕知民意,上下同心,胜似千军万马啊。”
睿王爷在一旁躬身点头,眼神里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许。
幸好,幸好当初本王慧眼识珠,将此等麒麟之才从泥潭中发掘出来,否则,岂非明珠蒙尘,令我大宁错失栋梁。
而在京城某处一座豪奢却阴暗的宅院内。
一名衣着华贵的中年男子,正死死盯着桌上那份《帝国京报》,目光仿佛要将纸上“奸商录”三个字烧出窟窿。
男子胸口剧烈起伏,手掌猛地攥紧,那张保养得宜的脸庞,此刻因愤怒而扭曲。
“砰!”
男子一拳砸在桌上,咬牙切齿,抓起那张报纸,双手用力,将其撕得粉碎。
“林凡,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此仇不报,我誓不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