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荒芜之地,二人准备再上来时的小船,这才发现,船已经不在岸边。二人正在岸边发呆之时,两艘大型海盗船朝着他们缓缓驶来,不用多想,定是倭寇来寻仇。
张文远一看情况不妙,大喊:“不好,快跑!”
文海看着前方的海盗船,又将手中的斩虎刀举在面前,嘴角露出一丝邪魅的笑。
张文远:“快跑啊!你还等什么?”
文海:“不用了,你躲在一旁,别让鲜血溅在你身上便是。看好咯,今天就用这些畜生的血来祭我的斩虎刀!”
文海话刚说完,那头的船还没靠岸,身后已经出现了几十个倭寇,手里拿着武器,朝着二人虎视眈眈走来。
张文远有些畏惧,连连后退,终于找到一块大石头,躲在了后面。
说话间,那几十个倭寇一起发出喊杀声,朝文海涌来。文海闭目深吸一口气,一股炙热的力量在他紧握斩虎刀的右臂间环绕。待倭寇冲到面前几步远时,文海忽的睁眼,双眼好似火焰燃烧,他怒吼一声,奋力挥刀,只见刀锋起兮光影四起,文海直插入倭寇人群之中,一时间刀光剑影,惨叫声、刀锋划破皮肤的撕裂声、骨头被斩断的清脆声连绵不绝,无数的残肢断臂雨点般腾空又坠落,有的手上还握着武器,落在岩石上发出叮当声响,有飞得远的断肢,直落入了海水之中,鲜血瞬间染红一大片。如此激烈的战斗场面,看得张文远目瞪口呆,四肢竟不自然的有些发抖。
战斗持续时间不长,几十个倭寇全被砍得七零八落,或开膛破肚,或人头落地,有还没断气的正拖着残余的肢体在地上哀鸣,无一例外,悉数被砍杀。反观文海,浑身染满了倭寇的鲜血,自己却未伤及分毫,直到身边的倭寇全部倒下,他仍疯狂挥砍了许久,少时才停下。文海眼中的怒火尚未熄灭,甚至燃烧得更旺。就在这时,两艘载着数百名倭寇的海盗船也已靠岸,一不做二不休,文海又将怒火朝向海岸边的海盗船,顿时海岸线上拉起了长长的战线,倭寇们各自施展本领,十八般武器、暗器全部用上,均不能阻挡文海屠杀的节奏,一个个在大明帝国东海沿岸耀武扬威、烧杀抢掠连眼睛都不眨一下的倭寇们,此时此刻,竟全部成了文海刀下待宰的羔羊、猪狗、鱼肉。
鲜血染红了大片海水,在晚霞的映衬下,那片红显得格外耀眼,倭寇的尸首、残肢、断臂横七竖八四处零落,几公里外的鲨鱼都闻见了血腥味,结队朝这边赶来,天空中的信天翁早已成群结队,窝在石缝里的海蟹甚至已经开吃了。
战斗终于停歇,文海孤身一人站在海岸边,又朝着夕阳的方向大喊:“镇山虎!我誓杀汝!”躲在石头后面的张文远双腿发软,已经站不起来了,因为在他眼里,这个文海和之前的文海已经不是变强变猛的差别,而是俨然变了个人,他不是那个打虎英雄,更不是抗倭大侠,他就是一个杀人狂魔!愤怒已经占据了他的全身,此时此刻,早已没有理智可言,他心里只有一件事,找镇山虎决一死战!
文海大喊一声:“张文远!”
张文远吓得瑟瑟发抖,不敢说话。
文海再喊一声。张文远连忙从石头后面出来说:“兄弟,你可真行,小弟佩服,佩服。”
文海:“快,带我回去!”
张文远:“回,回哪?”
文海:“当然是回虎啸山!”
张文远:“虎啸山?在哪?”
文海有些不爽:“虎啸山在虎台镇,这你都不知道吗?”
张文远:“我,我真不知道!”
文海不说话了,只怒视海天相接的海平线,一阵海风吹过,咸咸的、湿湿的,有些清凉。过了一会儿,海水拍打海岸的声音打破了宁静,文海眼中的怒火平息了,整个人也放松了下来,他忽的一改刚才的语气,温和地说:“文远兄,咱们走吧。”
张文远有些诧异,又有些惊喜,他听出来了,真正的文海回来了。
二人乘着海盗船上的小船,回到了东海县城。被劫掠后的县城破败不堪,百姓们愁眉不展,有的仿佛已万念俱灰,有小股人群聚在一起,喊着“要齐心协力抵抗倭寇”的口号,跟着追捧的人屈指可数。
县城外,张文远告知文海,自己已经是浪人了,不能进去,文海没有推辞,只叮嘱他万事小心,便只身进城了。
刚进城,一个曾被劫上海盗船的妇女认出了文海,立马欣喜万分,招呼众人前来迎接:“大伙快来!胡教头回来了!!他一人对抗几百倭寇,救了我们姐妹几十人啊!”
大伙连忙上前跪谢,有的甚至头都磕破了,哭着喊着:“胡教头!你就是我们东海县的救世主啊!可一定要救救咱啊!”
文海连忙扶起百姓,说:“大家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这时,一位女将打扮的人出现了,朝着文海走来,那人便是木兰。
木兰:“走吧,先回府上!”
文海:“木兰,对不起。”
木兰:“还说对不起呢!走。”
来到赵员外府的大堂,这里早早坐满了人,最上位的有两个人,一个是赵员外,另一个面相十分熟悉,定睛一看,竟是戚继光!
赵员外:“胡教头来了!快!坐!”文海并未受邀坐下。
这时,身披将军盔甲,面容多了几分成熟气的戚继光连忙起身快步走到文海面前:“大哥!你终于来了!”
文海:“你这是?”
戚继光:“哦,我受张首辅举荐,进署都指挥佥事一职,管理登州、文登、即墨三营二十五个卫所,朝廷许我组建新军,对抗倭寇!此行,我是专门来找你的啊!”
文海:“找我?”
戚继光:“是啊!我刚来县城,发现这里已被倭寇洗劫,你又不知去向,兄弟我十分挂念啊!不过后来听回来的几位女子说,你在海盗船上大败倭寇,我是倍感兴奋呐!所以在此等候多时,我相信,你一定会回来的!”
文海:“没错,那群豺狼是我杀的,我恨不得将之斩尽杀绝!”
戚继光:“好!大哥,我此行前来就是来找你共同斩杀倭寇的!你跟我回去吧,我这里有一个武官的职位,非你莫属,从此,你我兄弟二人团结一心,誓将倭患永远斩尽!”
赵员外:“好!真不愧是英雄出少年啊!想不到戚将军年纪轻轻,志向却如此宏远,真乃我大明之福,大明百姓之福呀!”
文海看看赵员外,在内心深处对其当日弃城中百姓于不顾而逃匿之事其实仍有不满,他又看看戚继光,笑说:“不了,对抗倭寇,有你戚将军足以,我相信你,在你的带领下,新军定能无坚不摧、百战百胜,将倭寇除之后快。但我明白,人生来其宿命就被安排好了,而我的宿命不在此,在它。”文海举起手中斩虎刀,“我已经找到了,该回去完成我的宿命了!”
戚继光:“可是,大哥。”
文海:“我意已决,兄弟切莫再劝!”
赵员外:“哎,我说你这人怎么回事,戚将军亲自邀你,还许你官职,你怎么这么不识抬举呢?难不成是怕了那倭寇了?想当逃兵?”
赵员外这话一出,文海瞬间火气上来了,但他还有几分理智,只是双目圆睁怒视赵员外,赵员外被这渗人的眼神惊了一身冷汗,不再说话了。
戚继光:“胡说!我大哥为抗倭倾尽全力,杀敌无数,你不奖赏不提拔就算了,如今还恶语相向,是何居心啊?”
赵员外被戚继光的一般训词骂得耷拉着脑袋竟抬不起头来了。只低语道:“将军说得是。”
“人各有志,兄弟我也不再多说了,只在此恭祝大哥早日完成宿愿!”说着,戚继光拱手与文海道别。
文海回礼,转身离开了。
东海县城西门外,文海与木兰道别。
木兰:“你真的要走了吗?就不能留下一起把倭寇赶走再离开?”
文海:“除倭之事,有继光领军,胜利在望,多我不多,少我不少。”
木兰:“可是你真的就不想留下来吗?哪怕是为了……”
文海:“我只是一个身份卑微的人,能在这里受众人的尊重,已经感恩不尽,只是人各有志,这里不是我的目的地,恕我不能久留了。”
木兰其实想说:“你就不能为了我留下来吗?”因为她对眼前的七尺男儿爱慕已久,只是自己是女儿身,儿女情长扭捏难以启齿,但他能够感觉得到,这个男人对自己也至少有两分爱意。此时此刻,她也说不出口,因为她看着他离去头也不回的身影,已经明白,他去意已决。
文海走后,戚继光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暗自叹息:“哎,少了他的加入,除倭之战,只怕要多打好几年呐!”
离开了东海县,文海又开始了星夜兼程、风餐露宿的日子,再走来时的路,却仍有几分陌生感,沿途不再多做逗留,他怕百姓认出,也不想再多叨扰,一心只想回到那个要与之一战的地方。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