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王翦、蒙武总算回过神来。
他们不得不接受李庆灭了韩国这个事实。
“大王圣明!”
两人拱手行礼道。
只是两人的脸上挂满了尴尬!
他们刚才还强烈要求换掉李庆,这才多久,捷报就传到宫里了。
“哈哈哈!好!等韩侯回咸阳的时候,寡人亲率百官迎接。”
等等!
韩侯?
这是...
特别是嬴政说亲自率百官到迎接,两人的脸上再度火辣辣,互相对视了一眼,全都是垂头丧气。
李庆还不知道,他已经被嬴政册封为韩侯!
意思简单明了,
灭了韩国的侯爷。
站在嬴政身旁的赵高见嬴政如此高兴,他的脸上也露出笑容,只是这笑容中夹杂着一抹耐人寻味的意思。
赵高不仅是大秦的中车府令,他还是胡亥的老师,掌管大秦三大情报组织之一的罗网。
因为早年的一些经历,赵高对权利的渴望几乎到了变态的地步。
他早就暗暗决定,一定要扶持胡亥上位。
可胡亥要上位,仅仅靠他是不够的。
想要坐上大秦的王位,必须要有军队的支持。
可此前不管是王翦还是蒙武,都看不上他,现在突然冒出来一个李庆,让赵高眼前一亮。
......
李由离开杨府回到相府,心情很沉重。
虽然他不希望李庆凯旋而归,但也不希望李庆战死沙场。
不管怎么样,李庆是他的侄子。
总之,
李由就是一个矛盾体。
不管李庆如何,他都开心不起来。
刚才在杨府,他见到了杨端和,得到了一个消息。
赵国援军由名将李牧挂帅,已经奔赴韩国。
李由可不认为李庆能战胜李牧,
要知道,
即便是王翦、蒙武也没有把握战胜李牧,而且,半年前,秦军还败在李牧的手中,死伤将士高达数十万。
“唉!何必呢!难道我李由还容不下你这个侄子?”
就在这个时候,
李由的母亲赵氏走了进来,见他这般模样,关切的问道:“由儿,你这是怎么了?好好的怎么垂头丧气的?”
李由叹了口气,将杨端和的话告诉了赵氏。
赵氏闻言,大喜。
死了!
这小子总算死了!
这下没有人和李由争夺家产了!
她不相信李斯会将家产传给一个连后代都没有的人。
“好了由儿,这都是命!你别难过了。”
赵氏假装宽慰李由道。
......
“大王,臣李斯求见!”
突然,御书房外响起了李斯的声音。
顷刻间,
御书房内鸦雀无声!
“进来!”
听到嬴政的话,李斯一怔。
跟随嬴政多年,李斯明显从嬴政语气中感受到他的心情。
高兴!
很高兴!
李斯很疑惑,到底什么事情让嬴政如此开心?
不过这样最好不过。
以为李斯求见嬴政是给他带来一个天大难题的。
走进御书房,不等李斯行礼,嬴政的声音已经响起。
“李斯,你来的正好,你看看蒙武手上的军报。”
此刻,
蒙武感觉自己的脸上又被人扇了一巴掌。
明明知道内容,你直接告诉李斯便是,为何又要提他?
蒙武觉得此刻在御书房中出现他的名字就是扇他的脸。
但看到李斯看向自己,他也只好将军报递给李斯,只是在递给李斯的时候,蒙武将脸别向一边。
当李斯看清楚军报上的内容之后,整个人都愣住了!
曾几何时!
他幻想李缘领兵出征,立下灭国之功,光耀李家门楣,让那些武将瞧瞧,李家的人不是只会严法度,不是只会研究酷刑。
李家的人也能马上阔托大秦的国土。
想不到已经放弃了这个幻想的时候,他竟然出现了!
而帮他完成这个梦想的竟然是自己流落在外的嫡孙。
他满眼的不可置信,怔怔的看着嬴政,颤抖的问道:“大王,这是......这是真的?”
“恭喜李相,贺喜李相,李庆小小年纪,了不起啊!真是后生可畏,后生可畏的!”
赵高拱卫的话音响起,也佐证了这份军报的真实性。
“李斯,你教子有方,为大秦培养出一个军事天才,该赏!”
嬴政话音一落,赵高的话音随即响起:“李相,李庆了不得,小小年纪立下灭国之功,大王决定册封李庆为韩侯,从今以后,相府一文一武,位列文臣武将前列,大幸啊!”
这个时候,李斯也从惊喜中回过神来。
“大王和府令大人谬赞了,李庆这小子侥幸立功,都是大秦将士的功劳。”
王翦、蒙武对李斯本就有意见,见李斯如此模样,认为李斯这是在惺惺作态。
只是李庆灭国之功是事实,想起此前两人下定决心要换掉李庆,脸上不由的又火辣辣的。
“大王,末将府邸还有事,先行告退!”
王翦受不了嬴政、赵高两人吹捧李庆,更不想看到李斯得意的嘴脸,向嬴政告退之后匆匆离开。
只是,王翦若是知道李庆是他的外孙的话,怕就不是现在这般模样,估计恨不得住在这里,和嬴政、赵高一起夸赞李庆。
蒙武见王翦走了,他也找个理由告退。
看到王翦、蒙武狼狈的离开,嬴政心里那叫一个爽。
要知道,
嬴政多次被王翦、蒙武怼的哑口无言却有没有办法。
包括这次也是如此,若不是军报及时出现解救了嬴政,
此刻,嬴政还在头疼如何应付这两个老顽固。
“李斯,你找寡人可有事?”
见王翦、蒙武离开,嬴政看向李斯问道。
若非有事,李斯不会求见。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