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大秦:丞相嫡孙,开局三千虎豹骑 > 第十八章 赵立暗害李庆,暗中放走韩王安
换源:


       话音一落,

李斯才想起来找御书房找嬴政所谓何事。

“启奏大王,南阳郡以及周围数郡上奏,因为突降大雪,百姓春种的秧苗全都冻死了,现在各郡都没有多余的粮食再度播种,请求大王从国库拨粮救急。”

听到李斯的话,

嬴政的神色也变得凝重起来。

春种事关百姓一年的收成,现在春种的秧苗冻死了,对百姓而言无异议晴天霹雳。

“你有何建议?”

听到嬴政又将问题抛给自己,李斯顿了顿道:“大王,臣认为应该支援各郡,但从国库拨付粮食太慢,既然李庆已经攻陷新郑,臣建议打开韩国国库,给南阳各郡拨发粮食。”

实际上,这是李斯在听到李庆攻陷新郑之后才想出来的办法。

大秦国库有存粮吗?

有!

但并不多!

以嬴政的野心,他根本不会同意动用大秦国库的粮食,那是他为大秦征战准备的,不可能作他用,即便是为了救济百姓也不行。

“好!寡人立刻下旨意,命李庆处理此事。”

另一边。

李庆留下内史腾以及三万大军维持新郑的秩序,他率王离、章邯以及七万大军以及韩王安、韩国满朝文武返回咸阳。

因为带上了韩王安以及韩国文武大臣,大军行军速度大大减慢。

两日才到南阳郡。

李庆不知道的是,他的部下,也就是赵氏的弟弟赵立见他立下滔天灭国之功,担心回咸阳之后会找赵氏的麻烦,正在思考如何毁了他。

大军在南阳郡城外安营扎寨,李庆正在营帐中给李缘写信。

在他的心里,咸阳城内唯一挂念的便是李缘。

这个名义上的父亲,一个真真切切关心他的人。

只是刚提起笔,李庆又不知道如何下笔。

这个时候,

一个人影悄悄的溜进了关押韩王安的营帐中。

此刻,

韩王安垂头丧气的坐在地上,双眼无神、目光呆滞,即便察觉到有人进来,他连抬眼看都懒得看。

他以为是那个秦军将领来奚落他。

在决定投降的那一刻,他就做好的这种心里准备。

因为他真的不想死!他想活着。

“哼,堂堂韩王,竟然如此承受不了打击,以后如何复兴韩国。”

赵立见韩王这般模样,开口讥讽道。

只是韩王早就颓废了,如此韩国灭亡,何来振兴韩国。

他愤怒的瞪着赵立。

“瞪着我作甚,若是我放你走,你可敢?”

韩王安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怔怔的看着赵立。

“你真的放寡人离开?”

赵立鄙夷的看着韩王安。

“难不成大半夜我跑到这里来和你玩闹?”

若不是为了陷害李庆,他还真瞧不上韩王安。

堂堂一国的大王,竟然如此不堪!

在赵立的帮助下,韩王安逃离了秦军。

等李庆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了。

“混账!军中守卫森严,韩王安如此逃脱?”

李庆大怒,召集王离、章邯商议如何抓捕韩王安。

实际上,

在听到韩王安逃离的时候,李庆心里暗暗窃喜。

他想杀了韩王安,但找不到合适的李由。

若是斩杀主动投降的韩王安,会给人一种赶尽杀绝的感觉,对大秦以后攻城略地将带来很大的麻烦。

但李庆明白,留着韩王安就是一个隐患。

虽然韩国灭了,但还有很多忠心韩国的人,就比如张良。

复兴韩国是不可能,但绝对能给大秦带来巨大的麻烦。

李庆最讨厌麻烦,他习惯将麻烦扼杀于摇篮之中,不过表面工作必须做足。

“王离,此事与你脱不了干系,本帅给你三天时间,若是抓不回韩王安,你自己向大王解释。”

王离心里冤枉的很,为了确保韩王安等人逃不走,他派了将近三百人看守他们。

可即便如此,韩王安还是逃走了。

得到李庆暴怒消息的赵立正洋洋得意,

虽然李庆立下大功,但押送韩王安的途中让他逃走,这可不是小事,一旦嬴政追究下来,

李庆可能功过相抵,什么都得不到,而他,因为攻陷新郑有功,极有可能晋升。

裨将若是提升一级,那就是将军,可以掌管数万兵马,若是得到嬴政的赏识,还能领兵出征,成为一军主帅。

就在赵立幻想着成为李庆上级,领兵出征的时候,王离率数十个将士闯进他的营帐。

“将赵立拿下!”

赵立懵了!

“将军,这是何故?为何抓末将?”

王离根本不听他的狡辩,将赵立押到李庆面前。

看到李庆的时候,赵立好像明白了什么。

他怒视着李庆,怒骂道:“小人!公报私仇!”

“借韩王安逃离之事除掉我,不就是为了争夺李家的家产。”

“别忘了,你只是李家的私生嫡孙,永远上不得台面,想争夺李家的家产,痴心妄想。”

不得不说,赵立是真的聪明。

先发制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

让李庆在没有充分证据证明是他放走韩王安之前,不敢对他怎么样,否则,李庆就坐实了公报私仇之罪。

可惜!

赵立面前站着的是李庆,

若是其他人,赵立这一招还真不好解。

王离闻言,紧蹙着眉头看着李庆。

他没有想到李庆竟然是李斯的私生嫡孙。

他沉思了片刻,认为自己站在这里不合适,准备告辞离开。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