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英啊,这是咱大明去年的账目?”朱元璋带着些许疑惑的语气问道。
朱雄英点了点头,一旁的朱标则皱着眉头,道:
“不对啊,孤怎么记得去年户部的账目堆了整整三大车,你这…”
看着朱元璋手中薄薄的册子,朱标满脸怀疑之色。
朱元璋看了许久,说道:
“雄英啊,这上边这些奇怪的文字是什么?”
朱元璋指着册子上的记录,开口念道:
“洪武十四年十月,户部支出俸银,侍郎一人2两…这个‘2’是贰吧?为何这般奇怪?”
朱标也在一旁开口道说道:
“是啊,你写的这谁能认识。”
朱雄英开口说道:
“现在大明的账目记得全是流水账,不管是开支还是收入,全部都只按照时间的顺序往下写。”
“后续则是由户部的人挨个加减,中途这里漏一笔,那里多一笔,长久下来,这账目的错差岂不是越来越大?”
说着话,朱雄英顺势又将互补的一本账目拿了出来,放在案几上,说道:
“皇爷爷,父亲,你们看,这是户部的账目,上边所写分,钱,毫,厘密密麻麻,每年盘账的时候,恐怕户部的那些官员头发都要掉一大把。”
“不仅费时费力,最后算出来的账目大多还对不上,这不就是需要改良的么?”
听完朱雄英的话,朱元璋和朱标则是陷入了沉思。
朱雄英所说的确实是存在的问题,但是历代朝堂不都是这么记账的么。
这时,朱元璋突然一把拿起朱雄英的那本册子,细细琢磨。
“雄英,你这上边的这些符号可是代表了相应的数字?”
朱雄英点点头,道:
“皇爷爷看得明白,我不仅将那些繁杂的分,钱,毫,厘用数字和数字旁边的点代替,而且这记账方式则是将开支和收入分开。”
“到最后再统一计算后便能得出最后的结果,这样做的话基本上就不会存在缺一笔或者漏一笔的问题,只需要将支出和收入记录下来就行了。”
随着朱雄英的解释,朱元璋脸上的笑容那是越来越多,到最后,朱元璋不禁连连点头夸赞:
“雄英啊,你果然天资聪慧,这样简单又精妙的方法都能想出来。”
“不过咱还是想问问,你统计大明一年的账目用了多久?你可知道户部沿用的方法虽然麻烦,但是仅仅五日就能将大明一年的账目统计出来了。”
朱雄英闻言,随即说道:
“皇爷爷,户部那么多人,还需要五日才能统计出来?”
朱元璋点点头,道:
“怎么,你还觉得时间长?咱可告诉你,这五日已经很快了,若是没有户部那些人的脑子,恐怕十天半个月也未必统计的出来。”
“你这方法虽然看着简单,但若是耗时更久的话,就没什么意义了。”
朱雄英顿了顿,开口道:
“皇爷爷,我只用了小半日…”
“嗯,咱就说么,怎么可能这么…”突然,朱元璋戛然而止,双眼圆整,道:
“你说什么?小半日?你莫不是在骗咱?”
朱雄英看着朱元璋的眼睛,缓缓开口说道:
“孙儿自然没有说假话,我一个人,小半日就算出来了。”
嘶!
朱元璋和朱标二人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户部每年年末统计账目的时候,朱元璋和朱标二人都去现场看过。
户部近十个人,没日没夜的统计,也得需要五日才能将大明一年的账目统计清楚,现在你说你一个人,小半日就统计清楚了,这不是天方夜谭嘛!
这时,朱标沉着脸,开口说道:
“雄英,不可胡言乱语。你学过几天算数,就敢说半日统计一年的账目?户部那些人哪个不是在户部呆了十数年,才练就的一身本领。”
朱雄英面不改色,开口说道:
“皇爷爷,父亲,按照我这个方法,绝对用不了那么长的时间。”
朱元璋摸了摸朱雄英的脑袋,说道:
“雄英啊,你有心为咱大明办事,那是好事,可是也不能好高骛远啊。你现在还小,还是要脚踏实地,日后才能走得长远。”
朱雄英此时竟有些哭笑不得,看样子不拿出点本事出来,皇爷爷和父亲是不会相信了。
无奈,开口说道:
“皇爷爷,父亲,既然你们不信,那就派人将第一季度的账目送来,我这就统计一遍,如何?”
这…
朱元璋知道朱雄英虽然年幼,但也不是那种大放厥词的人,就吩咐下去。
没一会儿,五名户部的官员便来到殿内,每人怀里都抱着厚厚一摞的册子。
宦官去户部将事情大致一说,整个户部都炸开了锅。
你世子从我们户部抓人就算了,现在竟然都质疑起了我们的业务水平,这谁能忍?
于是乎,整个户部几乎倾巢而出,就是为了当众看看这个年仅八岁的世子究竟打算用什么办法能够在短时间内将一个季度的账目统计出来。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