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仙侠小说 > 无双群侠传 > 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分裂玖
换源:


       杨巨源伸手一拍,道:“这两个狗贼,一个刘青山,一个张子善,丧尽天良,此等时月,竟然还敢贪赃枉法,将发霉的粮食给士卒吃。东窗事发,居然携带军马军饷叛逃到金兵那里。我气不过,混进金兵军营,取了这两人首级回来。”

萧平安微微色动,原来这人腰间鼓鼓囊囊挂着的两个大布包里竟是人头。深入虎穴,取叛贼首级,此人敢作敢为,自己倒真没有救错人。想起一人,随口道:“当年稼轩公似也有此壮举。”

杨巨源大喜,恩公这是拿自己比辛弃疾啊!虽然辛公是带军闯营,硬生生杀开一条血路,自己乃是单枪匹马,但事乃是一样。口中却道:“如何敢跟辛公相比。”

他一身是血,多半乃是敌血,自己也多处刀伤,好在未伤筋骨,也不管伤处,立刻带萧平安下山。

萧平安见他豪迈,做事果敢,更增好感,将名姓与他说了,随口问道:“你这监当官是做什么的?”

杨巨源道:“恩公,乃是个不入流的仓官。”自己也觉不好意思,道:“家祖乃是成都人,随家父迁到益昌此地。我也读过几年书,练过几年弓马。可惜天资愚钝,应进士不中,武举又不中。幸得刘光祖大人赏识,举我为凤州堡子原仓官,今年又移监兴州合江赡军仓。”

萧平安道:“原来你还文武全才。”

杨巨源更喜,恩公果然非常人,不但不以我位卑职微小视,应试不中轻微,反夸我文武双全,实在是有些受之有愧。

萧平安接道:“我瞧你本事不错啊,居然中不得武举,那考官怕不是个贪官。”

此话更是击中杨巨源要害,激动之下,险些滚下山去,心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萧大哥啊!知音之意,比救命之恩更加难得。恨不得就地跟恩公拜个把子,道:“不瞒恩公,我擅骑射,能开三石五斗弓,百步之内,百发百中。”摇头道:“也怪我平日张狂,聚众呼啸,名声不好,与那主考确有几分睚眦。”

两人都是胆气过人,虽知身后有金兵盘旋,仍是一路谈笑。

杨巨源忽地心念一动,道:“不知萧大哥去兴州,所为何事?”

萧平安要去寻盛云英报仇,此事岂能随便与人说道,只淡淡回道:“有些私事。”

所谓上山容易下山难,雪地下山,更需小心翼翼,好在两人都是身强力壮,下盘功夫扎实,一路下山,也是飞快。杨巨源对此间确是熟悉,所行并非萧平安上来那条,路更易走,走的路程也短。

杨巨源知萧平安有事不肯说,但武人直觉,只觉萧平安忽然冒出杀气,心中惊讶,想了一想,试探道:“萧大哥对吴曦这人如何看?”

萧平安眼下对什么家国大事半点不放在心上,冷冷道:“不熟。”

杨巨源却是会错意,心道,眼下川中,岂有比吴逆更为要紧重大之事。萧大哥武功如此高强,又是侠肝义胆,对我个素不相识之人都甘冒奇险救助,实是天下一等一的好男儿,方才那股杀意,他莫不是要……?问道:“萧大哥不是本地人吧,敢问从何而来。”

萧平安道:“洛阳。”

杨巨源肃然起敬,更笃定自己之想,道:“萧大哥当真是心系天下,侠义无双。”

萧平安自己一头雾水,我从洛阳来,怎么就心系天下了?

杨巨源道:“吴逆此人,实属该杀!他家一门忠烈,到他却认贼作父,玷污门庭。我川中岂无好男儿,惜乎王喜、鲁翼、毋思等人血战,他故意调派拆台。前脚我好友中军正将李好义在七方关打败金军,他不向朝廷奏捷,反诓骗众将东南方已失守,官家逃到了四明。后面原形毕露,竟要自称蜀王。逼死杨震仲大人。陈咸大人剃发,史次秦大人涂眼,皆不与贼同。杨修年、杨泰之、邓性善、詹久中、家大酉、李道传几位大人都弃官离去。就连吴逆婶母,还有他族子吴僎都义愤填膺,不肯与其为伍。”

萧平安漠不关心,也不打断。

杨巨源却越说越是激动,道:“此贼便提拔重用徐景望、禄祁、房大勋、禄禧、褚青、之流。宣抚使程松无能,兵权为他所夺,连兴元府也不敢呆了。如今他掌十万兵。派禄祁到万州,阻挡宋军。又要派重兵沿嘉陵江而下,与金人相约夹攻襄阳。若让他得逞,我大宋江山,倾覆之间尔。此贼做贼心虚,又怕遭人暗算,还豢养了一帮武林高手……”

他正讲的慷慨激烈,萧平安面色忽变,道:“有埋伏。”话音未落,嗖嗖两声,两枝羽箭已经射到。

萧平安脖颈后仰,轻描淡写避开一箭,一伸手,又牢牢将射向杨巨源那箭矢攥住。

杨巨源大惊,那箭头离自己肋下不足两尺。

侧面不远,一处山头之上,忽然冒出数十人。为首一人,两箭分射两人,见发矢不中,一挥手,瞬间数十枝箭齐发。

杨巨源已经弯腰向斜前方窜去,口中不忘道:“跟我来!”他虽是管仓库的小官,但年少便散家财养士,剿匪巡战的事干了不少,也曾与金兵野战。一眼分辨形式,敌人占了高处,羽箭厉害,须得迅速跑到弓箭难及之处。斜前方有个土坡,正好遮蔽。

萧平安落后他两步,也不着急。两人动作太快,第一轮箭几乎全部落空,追着两人再射,有几枝箭射到,萧平安伸手尽数打落。

敌人距他们大约二十余丈,这距离射来的箭,若不是百箭齐发,对萧平安来讲威胁已是不大。

两人都是赤手空拳,杨巨源本有把好刀,坠崖之时,刀也丢了。两人窜到土坡之后,弓箭已不能及身。但敌人羽箭还是间隙射来,自两人头顶飞过。杨巨源心下暗赞,这带兵的是个懂兵法的,持续压制,叫两人不能远遁。

萧平安暗忖,这距离我若从后面绕过去,只要叫我冲入人群,当是胜算不小。若是平地旷野之上,数十人围攻,又有弓箭利器,着实不好对付,但山林之中,庇护甚多,到了近处,敌人弓箭更是难以发挥。

杨巨源见他跃跃欲试,忙道:“萧大侠放心,此处我熟的很,定能摆脱他们。”萧大哥侠肝义胆,但好汉不敌拳多,若是失陷在此,自己岂能心安。他好弓马骑射,也知有江湖异人,能人所不能,但如萧平安此等境界的武林高手,却是从未遇到过。

伸手一指,道:“咱们自这处斜坡下去,雪下有乱石树桩坑洞,覆雪皆是不同,萧大侠你跟我走。”面前一处陡坡,林木戟立,白雪皑皑,高低起伏,未见人迹。

大雪覆盖之下,向上攀登还好,下坡不循道路,极易踩到凹陷之处,轻者崴脚,重则断骨。

杨巨源乃是本地土著,冬日也常入山狩猎,看雪堆模样,便知下面虚实。

身后脚步声响动,金兵正绕山路围合。

杨巨源当机立断,朝陡坡直冲过去,萧平安紧随其后。

陡坡速降,杨巨源也不敢疏忽大意,眼睛死死盯住前方,脑海中不住勾勒下去的路径。那陡坡先急后缓,奔下七八丈便逐渐放缓。

杨巨源跑在前面,先前未曾留意,此际发力奔跑,反是心念忽动,萧大哥落足声音怎如此之轻。

心神一分,脚下一慢,却被萧平安超过。瞄了一眼,更是惊愕。萧平安落足在尺把深的雪地上,竟是只有不足两寸一个脚印。怕是只山鸡过去,留下的印子也要比这个深。心下惊叹,难道这就是传闻中的踏雪无痕?

还怕萧平安不识山路,想要反超过去前面引路,却见萧平安毫不犹豫,一贯而下,认路之准,丝毫不在自己之下。萧平安久居衡山,对山势也是极为了解,目力敏锐更是远胜常人。

嗖嗖嗖响,金兵已经追到身后坡上,不住发箭射来。

此间林密,多半箭矢都射到树上,少数箭矢飞近,也是偏的老远。

带头金将高声喝令,率部追逐。

不用说萧平安本事,便是杨巨源脚下功夫,也非这些寻常士卒可比。眼见距离越拉越开,还有两名金兵不出意外崴伤了脚,余人加了小心,追的更慢。

那金将大是懊恼,莫名其妙接了个苦差。前面那宋人也当真是胆大包天,居然混进上万人的军营刺杀,还真让他得手。若不是此人执意要带走两个人头,怕真让他走脱。主将暴怒,喝令自己抓不到人就要提头来见。这人也真是命大,摔下悬崖居然也能不死,身边多那一人又是谁?

不过片刻功夫,萧平安两人已经急降数十丈,杨巨源当先引路,上了一条山道。萧平安回头一瞥,追的最近的金兵还在陡坡半腰。心下却是不耐,自陡坡而下,后半截陡坡坡势更缓,又有两人趟出的道路,须臾便能追上。自己两人抢得先机,约莫也能摆脱。只是叫人追的烦躁,还不如返回头,一个一个杀了。

不知不觉之间,他心态较之前已是大有变化。若是之前,他定是能跑多快跑多快,决计不会想去与人厮杀。

忽地山林之中,轻轻鸟鸣之声,“啾啾”“啾啾”连响两声。

杨巨源大喜,奔走更快,道:“萧大哥莫要他顾,帮手来了。”

奔出数十步,前面不远,又是“啾啾”两声。杨巨源当先,绕过一块大石,就见道旁立着数人。都作宋军打扮,为首一人,身材不高,一双鹰目却是顾盼生威。

杨巨源大喜抱拳,道:“好义兄!”

这人正是杨巨源口中的好友李好义,瞥了杨巨源腰间一眼,面露笑容,伸手在他肩膀上重重一拍,道:“好小子,当真让你做成了。”

杨巨源环顾四周,道:“两边山坡都占了?咱们来了多少人?”

李好义不紧不慢,道:“你放心,一个也跑不了。”略显惊奇,道:“你这位朋友是谁?”

前面萧平安竟已举步离开,他见杨巨源与宋军汇合,自无心与他们拉扯,话也不说一句,便即离开。走到此处,他约莫已经辨明方向,顺着这边山路下山,就是兴州方向。

杨巨源举步想追,硬生生忍住,目中满是敬佩之色,道:“乃是我生平仅见的大英雄,好男儿!”

李好义道:“难得你如此推崇,为何不留下来叫兄弟也认识认识,他一个人哪里去?”

杨巨源目光追随萧平安背影,道:“若我猜的不错,他要做的事跟咱俩想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