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短篇小说 > 盘点历史名臣:诸葛亮得了MVP > 第十一章 卧槽!卧槽!卧槽!!
换源:


       荀攸、钟繇、陈群等人的英灵,若能看到这一幕,想必也会对着天幕的方向,或者对着荀彧所在的许都方向,默默地拱手行礼,感念荀彧当年的知遇之恩与提携之情。没有荀彧的举荐,他们或许也难以在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抱负。

而司马懿,此刻或许正身处曹丕的东宫,或是在某个不起眼的角落,默默地关注着天幕。当看到自己的名字也出现在荀彧举荐的名单之中,并且排名并不靠后时,他那双如同古井般深沉的眼眸,微不可察地闪动了一下,随即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无波,仿佛一切都与他无关。

他心中或许在想:“荀文若,果然有识人之明。只是,他恐怕也未曾料到,我司马仲达的志向,并不仅仅是做一个辅佐之臣吧……”一丝若有若无的冷笑,在他嘴角一闪而逝。他知道,自己的时代,尚未真正到来。

成都,汉中王宫。

刘备看着天幕上曹阵营那份几乎堪称豪华的人才名单,以及

“唉!恨吾不早遇孔明!更恨吾帐下,无一如荀文若这般,既能运筹帷幄,又能广纳贤才之人啊!”刘备的声音中充满了失落与渴望,“看看曹孟德,麾下人才济济,文有荀彧、郭嘉、荀攸、贾诩之辈,武有夏侯惇、曹仁、张辽、许褚之流,更有无数州郡良吏为其治理地方。这其中,荀文若举荐之功,至少要占去一半!若吾能得此一人,何愁大事不成!”

他想起了自己早年创业的艰难,四处碰壁,人才凋零,那种苦涩的滋味,至今记忆犹新。

诸葛亮在一旁,手持羽扇,轻轻摇动,神色平静地说道:“主公不必过谦。主公亦有识人之明,三顾茅庐,不弃草芥,方有亮今日。然,诚如天幕所言,‘为政之要,惟在得人’,此乃千古不易之理。荀彧深谙此道,其举贤不避亲疏,不问出身,唯才是举,此等胸襟与气度,确非常人所能及也。曹操能得其辅佐,确是其幸。”

诸葛亮心中也在暗自感慨,蜀汉虽然也有不少贤才,但与曹魏集团那庞大的人才储备相比,确实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他也深知,人才的培养与发掘,非一日之功。

江东,建业。

孙权看着天幕上荀彧为曹举荐的那些如雷贯耳的名字,眼神中也充满了羡慕与凝重。他转头对身旁的重臣张昭、顾雍等人说道:“子布先生,元叹(顾雍字),你们都看到了。曹操之所以能横扫北方,成就霸业,其麾下人才之鼎盛,实乃关键。而这其中,荀文若的举荐之功,可谓是居功至伟。“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丝期盼:”孤亦求贤若渴,日夜思之,恨不能广纳天下英才为我江东所用。只可惜,孤身边,尚缺一位如荀文若这般,既有广阔的人脉资源,又有识别人才的锐利眼光之人。尔等皆为我江东元老重臣,亦当体察孤心,为孤多多举荐贤才,不拘一格,唯才是用,方能使我江东基业,长盛不衰,与曹刘争锋于天下!”

张昭与顾雍闻言,皆躬身应诺,表示定当竭尽所能,为吴侯搜罗贤才。他们也深知,江东虽有天险可守,但要想逐鹿中原,人才储备是必不可少的。

大唐,太极宫。

唐太宗李世民看着天幕上荀彧举荐人才的赫赫功绩,对身旁的房玄龄、杜如晦等群臣说道:“诸位爱卿请看,这汉末之荀彧,其举荐贤才,不避亲(如其侄荀攸),亦不因政见不同或个人恩怨而有所偏废(或许指其举荐的某些人并非完全与其政治立场一致),唯才是举,不拘一格,此等胸襟与气度,真乃宰相之风范,国之栋梁也!”

他感慨道:“为君者,当有容人之量,广开言路,不以一人之智为智,而以众人之智为智。

现代社会,网络直播间。

当看到天幕上那份几乎占据了整个屏幕的、由荀彧举荐的人才名单时,网友们彻底被震撼了,弹幕如同雪花般密集,充满了惊叹与调侃。

“卧槽!卧槽!卧槽!这是史诗级的HR总监啊!一个人撑起了曹魏集团大半个人才库!”“

荀令君,曹魏人才库的总架构师!首席猎头!伯乐中的战斗机!”

“荀彧:我不是针对谁,在座的各位曹魏大佬,很多都是我当年亲自面试并推荐给老板的!”“

曹老板的成功,百分之五十要归功于他自己的雄才大略,另外百分之五十,绝对离不开荀彧这条源源不断的人才输送带!”“

司马懿:感谢荀老板当年带我入行,给了我一个接触核心圈子的机会(手动狗头)。“

”郭嘉:文若兄,我的引路人!没有你,我还在颍川老家种地呢!来,这杯酒我敬你!“”

曹:文若,你就是我的人才小马达!有了妈再也不用担心我手下没人用了!“

”这简直就是三国版的人才孵化器啊!荀彧的眼光也太毒辣了吧!推荐的几乎个都是顶梁柱!“”

难怪曹魏前期能那么猛,这人才储备,其他两家拍马也赶不上啊!“”

荀令君:低调,低调,常规作而已,都是为了匡扶汉室(才怪)!“观众

们被荀彧那惊人的识人能力和举贤不倦的精神所深深打动,也对曹魏集团强大的人才优势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这已经不仅仅是谋略层面的较量,更是人才战略的完胜。

天幕的画面如同飞逝的流光,快速地切换着一幅幅金戈铁马、气吞山河的征战场景。

那是曹一生戎马生涯的缩影:

他亲率大军,东征徐州,为父报仇,威震东方;

他挥师南下,讨伐盘踞在汝南一带的黄巾余孽刘辟、龚都,巩固中原腹地;

他倾尽全力,与北方霸主袁绍在官渡展开生死决战,最终以少胜多,奠定统一北方之基;

他远征塞外,深入大漠,征讨三郡乌桓,彻底扫除北方边患;

他踌躇满志,试图一统天下,亲率百万大军(号称)南下,却在赤壁遭遇惨败,折戟沉沙;

他又挥师西进,与盘踞关中的马超、韩遂等西凉军阀展开激战,最终平定关陇......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