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时的醉仙楼人声鼎沸。
我站在街对面,看着三楼那扇雕花木窗。天字房就在那里,肃王约定的地方。从睿王府出来后,我已换了三身衣裳,绕了五条街,确信无人跟踪才来赴约。
“小姐,真要上去?“青竹紧张地拽着我的袖子,“老爷今早又派人来催您回府...“
“你在楼下守着。“我将帷帽压低,“若半个时辰后我不下来,立刻去找九门提督赵大人,就说'红梅落了'。“
这是父亲教我的暗号,只有他的心腹才懂。青竹虽不明就里,却郑重点头。
醉仙楼楼梯吱呀作响。到得三楼,走廊尽头站着两名侍卫,腰间佩刀,太阳穴微鼓,一看就是内家高手。他们见我走近,右手同时按上刀柄。
“颜小姐?“左侧侍卫低声问。
我点头。右侧侍卫立刻推开身后房门,做了个“请“的手势。
天字房内熏香缭绕,肃王萧景明临窗而立,一袭靛青长衫,手中折扇轻摇。窗外阳光透过薄纱,在他轮廓分明的侧脸上投下斑驳光影。
“颜小姐果然守时。“他转身微笑,眼角细纹舒展如扇骨。
我福了福身,刻意保持距离:“肃王殿下约我来,想必不是品茶这么简单。“
肃王轻笑,扇面一转,露出新题的诗句“莫问前尘事,且看眼下谜“。
“睿王中的是'青丝绕'。“他突然道,“产自南诏,入血封喉,银针淬毒后毒性更烈。“
我心头一震。这正是我昨夜验尸得出的结论,但尚未告知任何人。“殿下如何知晓?“
“本王有本王的门路。“他踱到桌前,从袖中取出一封信函,“睿王兄死前七日,曾给我送过这个。“
信纸泛黄,字迹潦草:「景明弟,红丸旧事恐将重提,望慎之。八月初三,有人要取我性命。」
“红丸?“我接过信纸,触手微凉,“二十年前先帝驾崩时的红丸案?“
肃王目光陡然锐利:“颜小姐竟知此事?“
“家父曾任刑部侍郎,案卷中略有提及。“我谨慎回答,“先帝服食丹药暴毙,牵涉太医院三十余人...“
“那不是丹药。“肃王突然打断,“是毒。“他合拢折扇,在掌心轻敲,“当年太医院首座颜临风“
我手中茶盏一晃,茶水溅在袖口。颜临风是我祖父。
肃王似乎没注意到我的失态,继续道:“颜院首查出红丸有毒,却在呈报前夜离奇身亡。此案不了了之,先帝还是服下了那枚红丸。“
我强自镇定:“殿下是说,睿王之死与二十年前的红丸案有关?“
“睿王兄近年一直在暗中调查此案。“肃王从怀中取出一块玉佩递给我,“这是他死前三日,托心腹交给我的。“
羊脂白玉上雕着蟠龙纹,背面刻着「景云」二字——这是诚王萧景云的名讳。
“诚王?“我蹙眉,“他与红丸案有何干系?“
肃王摇头:“这正是谜题所在。“他忽然靠近一步,沉香气息扑面而来,“颜小姐,你可知为何皇上指名要你查案?“
我后退半步,背脊抵上屏风:“臣女不知。“
“因为...“他俯身在我耳畔低语,“你的剑法。“
我浑身一僵。肃王竟知道我使剑?昨日在花园交手黑衣人,我确实用了软剑,但那时四周无人...
“惊鸿剑法,天下会的不超过三人。“肃王直起身,眼中带着探究,“而其中一位,正是当年红丸案的关键证人。“
窗外忽然传来瓦片轻响。肃王神色一变,折扇猛地合拢。几乎同时,一支弩箭破窗而入,钉在我方才站立的位置!
“小心!“肃王一把拉过我。第二支箭擦着他肩膀划过,在锦袍上留下一道血痕。
侍卫破门而入时,窗外黑影已然消失。我拔出墙上弩箭,箭簇泛着诡异的蓝光。
“淬了毒。“肃王按住肩头伤口,面色微白,“看来有人不想我们交谈太多。“
我撕下袖口布料为他包扎,指尖触到他脉搏时,心头忽然一跳——这脉象沉稳有力,根本不似受伤之人应有的紊乱。
他在伪装。
“殿下好生休息。“我故作不知,起身告辞,“臣女会查清此事。“
肃王忽然抓住我的手腕:“颜小姐,令尊近日可好?“
我心头警铃大作:“家父安好,多谢挂念。“
“是么?“他松开手,意味深长地笑了,“代我向颜将军问安。“
离开醉仙楼时,我后背已被冷汗浸透。肃王知道多少?他提到祖父、剑法、父亲...这一切绝非巧合。
日影西斜,我绕道城西,确认无人跟踪后才回到颜府。府中异常安静,连平日聒噪的鹦鹉都不作声。
“老爷在书房等您。“老管家迎上来,面色凝重,“小姐,老爷他...心情不佳。“
父亲的书房门窗紧闭。我推门而入,见他背对门口站在书架前,手中握着一卷竹简。
“跪下。“他声音冷如寒铁。
我撩起裙摆跪在青石地上,冰凉触感透过布料传来。
“为父让你回府,你为何抗命?“父亲转身,眼中血丝密布,“可知睿王案牵涉多大?“
“女儿奉皇命查案,不敢不从。“我抬头直视他,“父亲为何如此紧张?莫非...与祖父有关?“
竹简“啪“地砸在地上。父亲脸色瞬间惨白:“谁告诉你这些的?“
“肃王殿下提到了红丸案,说祖父……“
“住口!“父亲一把捂住我的嘴,手上青筋暴起,“从今日起,你不得踏出府门半步!睿王案我会向皇上请辞!“
我挣开他的手:“父亲!女儿已发现睿王中的是'青丝绕',与二十年前……“
“啪!“
一记耳光将我打得偏过头去。口中泛起血腥味,我不可置信地望向父亲。十八年来,这是他第一次打我。
“颜如卿!“父亲声音发抖,“你想让颜家满门抄斩吗?“
窗外暮色四合,最后一缕阳光消失在地平线下。父亲颓然坐回椅中,仿佛瞬间老了十岁。
“回你房间去。“他疲惫地摆手,“没有我的允许,不得离开。“
我默默退出书房,却在拐角处转向了后院。父亲的反应证实了一点,颜家与睿王之死确有牵连。而答案,或许就在那个只有我们父女知道的密室里。
颜府密室位于祠堂下方,入口藏在祖宗牌位后的暗格中。我点燃蜡烛,沿着狭窄石阶下行。阴冷空气扑面而来,夹杂着霉味和隐约的药香。
密室不大,四壁书架摆满医书和案卷。正中一张柏木桌,上面摊开着一本册子。我举烛近看,竟是祖父的验尸笔记!
「建安二十三年八月初九,验先帝遗体。面色青紫,十指发黑,舌根溃烂...确系红丸中毒。然太医院记录称先帝服食丹药七日后方崩,与实际症状不符...」
笔记戛然而止,最后一页被撕去。我翻遍书架,终于在暗格里找到一个铁盒。盒上落着厚灰,锁已锈迹斑斑。
软剑出鞘,剑尖轻挑,锁应声而落。盒中是几封泛黄信笺,最上面那封写着:「临风兄:红丸案证据已备妥,今夜子时老地方见。景睿。」
景睿...睿王的名讳!
我颤抖着展开信纸。信中睿王约祖父在城隍庙交接证据,日期正是祖父遇害前夜。所以祖父并非意外身亡,而是...
“果然在这里。“
父亲的声音在背后响起。我猛地转身,见他站在石阶上,手中提剑,面色阴沉如水。
“父亲...“
“我该想到你会来这儿。“他缓步走近,剑尖垂地,在石板上划出刺耳声响,“看了多少?“
我握紧手中信笺:“足够知道祖父是被谋杀的。睿王也是。父亲,您到底隐瞒了什么?“
烛火摇曳,将父亲的影子投在墙上,扭曲如鬼魅。他长叹一声,突然挥剑斩向烛台!
黑暗中,我本能地侧身翻滚,软剑出鞘格挡。“铮“的一声,火花四溅。
“惊鸿剑法...“父亲声音带着异样的颤抖,“你师父到底是谁?“
我一愣。师父是位云游道姑,自称“玉真子“,十年前在华山脚下收我为徒。父亲从未问过她来历...
“不说也罢。“父亲突然收剑,“拿着这些,立刻离开京城。“
“什么?“
“今夜子时,西直门会有商队出城。“他塞给我一个包袱,“去找你师父,永远别再回来。“
我还想追问,头顶突然传来瓦片碎裂声!父亲脸色大变,一掌击灭残烛,将我推向角落。
几乎同时,三枚暗器穿透密室顶板,钉在方才我站立的位置。父亲肩头中了一镖,闷哼一声。
“走!“他推开暗门,“从地道出去!“
我咬牙抓起铁盒,钻入墙后狭窄地道。身后传来打斗声和父亲的怒吼:“休想伤我女儿!“
地道潮湿阴暗,我摸索前行,脑中乱作一团。父亲显然知道谁会来袭击,也知道为什么...而这一切,似乎都与我的剑法师承有关。
爬出地道时,我已身处城西一处废弃茶棚。夜空无月,唯有星光微弱。我解开包袱,里面除了银两,还有一封火漆封存的信,上书「玉真子亲启」。
远处传来更鼓声——亥时三刻。离父亲说的子时还有一刻钟。我攥紧包袱,正要起身,忽觉颈后汗毛倒竖。
有人!
软剑如银蛇出鞘,架住了从背后袭来的刀刃。黑衣人目露惊讶,显然没想到我能察觉。我们交手十余招,他忽然低呼:“惊鸿三式?你是玉真子什么人?“
我心头大震。此人竟认得师父的独门剑法!
“说!“他刀势更猛,“否则今夜就是你的死期!“
我使出一招“飞鸿踏雪“,剑尖划过他手腕。黑衣人吃痛后退,我趁机跃上屋顶。身后传来他的吼声:“告诉玉真子,红丸案的债该还了!“
我在屋顶间飞跃,耳边风声呼啸。红丸案、师父、我的剑法...这一切究竟有何关联?而父亲现在...我不敢往下想。
西直门就在眼前。商队灯笼如萤火,在黑夜中微微晃动。我抹去眼角不知是汗是泪的水渍,加快脚步。
无论前方有多少谜团,我必须活下去,才能揭开这一切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