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仕途青云梯 > 第82章 韩奎的弟弟
换源:


       “最后说一句。”

“钢厂的那些历史遗留问题,一笔笔烂账,现在已经有人在查了。”

“谁在里面扮演了什么角色,谁的手不干净,自己心里最好有点数。”

他的声音变得冰冷而清晰。

“现在,是你们将功补过的最后机会。”

“老老实实地配合协调办的工作,是我能给你们的唯一出路。”

小王和老赵的脸,“唰”的一下,变得惨白。

……

傍晚时分,县人民医院。

林昭远提着一篮水果,走进了李卫国的病房。

李卫国一见到林昭远,他激动地就要从床上坐起来。

“哎,老李你躺着!别动!”

林昭远赶紧上前按住他。

“林主任!您怎么来了!”

李卫国咧着嘴笑,眼眶却有些发红。

林昭远把水果放下,拉了张椅子坐下,仔细问了问他的伤情,又告诉他厂里的工人们已经自发组织了巡逻队,二十四小时看着那些宝贝设备。

李卫国听完,欣慰地叹了口气。

“这就好!这就好啊!”

“只要厂子还有希望大家心里就有底!”

“我这点伤算个逑!”

林昭凡还是把技校老师被“延期”的事情跟他说了。

“砰!”

李卫国用没受伤的拳头,狠狠地捶了一下床沿,气得满脸通红。

“狗日的!这帮王八蛋就见不得我们工人好!”

“他们就是想把我们往死路上逼!”

骂了一通,他像是想起了什么,忽然压低了声音,朝林昭远招了招手,示意他靠近点。

“林主任有件事……我一直琢磨着,不知道该不该说。”

“你说,李师傅。”

李卫国警惕地看了一眼病房门口,声音压得更低了:“昨天晚上,跟我们打架的那个小子,就是那个滑得跟泥鳅一样的……”

“我跟他扭打的时候,感觉从他上衣口袋里掉下来个什么硬东西。”

“当时乱糟糟的,我趁乱一脚给踩住,后来警察来了,我就偷偷攥手里了……”

林昭远的心猛地一跳。

“是什么东西?”

李卫国费力地从枕头底下摸索了一阵,掏出一个用卫生纸包着的小东西,小心翼翼地递给林昭远。

“像是个……工作牌的一角塑料的。”

“上面好像……好像有行字……”

……

回到办公室,屁股还没坐热,桌上的电话就响了起来。

他抓起电话,是刘建国打来的。

电话那头,刘建国的声音压抑着一股巨大的兴奋。

“林助理!重大进展!天大的进展!”

“说!”林昭远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

“那个叫赵小四的怂包,全撂了!”

“我们顺着线索,刚刚锁定了疤手陈三的一个藏身窝点!”

“在城郊的一个废弃养猪场!”

“我正带人过去,准备抓捕!”

“好!”林昭远精神一振。

“还有!”刘建国的语气变得凝重起来,“我们查了陈三的案底,发现了一个惊人的情况!”

“他早些年,就是跟着一个外号叫韦爷的人混起来的!”

“这个韦爷,就是韩韦!韩奎的弟弟”

所有线索,在这一刻,完美地串联了起来!

李卫国手里的物证,和警方的审讯结果,共同指向了那个隐藏在江口县阴影里的名字!

“抓!”

林昭远的牙缝里迸出一个字,“一定要抓活的!

“让兄弟们注意安全,韩奎的人,可能不好对付!”

“明白!”

挂断电话,林昭远只觉得胸中一股澎湃的激流在冲撞。

从殡仪馆到钢厂,从马文斌到张登和,现在又冒出一个韩韦,甚至背后还有个模糊的“省城老板”。

他重新坐回办公桌前,在报告的最后一页写下了一个标题:

《以数据为矛以民心为盾——江口钢铁厂绿色重生之路》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小李的喊声:

“林助理!林助理!”

林昭远眉头一皱:“什么事?慢慢说!”

门被猛地推开,小李冲了进来。

“省委组织部的考察组突然到了!”

“现在人就在县委大楼!”

“要立刻见您!”

省委组织部?

林昭远心头猛地一凛。

这六个字的分量,足以压垮江口县任何一个干部的神经。

他迅速压下脑中翻涌的无数杂念,目光扫过桌面。

那份刚刚定稿的《以数据为矛以民心为盾》的报告,钢厂停产前后的环境监测数据对比表,还有那份记录了工人护厂队事迹和李卫国受伤情况的简报。

这些,就是他唯一的武器。

他深吸一口气,拿起文件夹,快步朝门外走去。

脑子在飞速盘算。

这不是突击检查,这是定点考察。

考察的,是县委书记的继任人选。

而在这个节骨眼上,点名要见自己一个县长助理,意味不言自明。

姜县长一定在省里做了工作,为他争取到了一个直面省委的机会。

这次汇报,是悬崖边的独木桥。

进一步,海阔天空。

退一步,万劫不复。

任何一个微小的失误,都可能断送姜若云为他铺就的这条险路。

县委小会议室。

烟灰缸里已经有了几个烟头,但空气中却没有烟味,窗户开着,冷风灌入。

三个人端坐在长条会议桌的一侧。

居中的男人约莫五十出头,国字脸。

林昭远知道,这必然是省委组织部的周副部长,一个能决定江口未来走向的关键人物。

他左手边是个四十多岁的男人,戴着金丝眼镜,应该是王处长。

而右手边那个,年纪稍轻,一看就是来找茬的,想必就是李处长了。

林昭远推门进来,三道视线瞬间聚焦在他身上。

“周部长,王处长,李处长,我是林昭远。”

他微微欠身,不卑不亢。

周副部长没有客套,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声音沉稳:“林昭远同志,坐吧。”

“我们这次下来目的很明确。”

“一是考察江口县的领导班子,二是为县委书记的继任人选做前期摸底。”

“姜若云同志向省委推荐了你。”

“我们想听听你对当前江口的局面,尤其是钢厂的治理问题有什么看法。”

话音刚落,那位李处长便清了清嗓子,抢先发问。

“林昭远同志据我了解,钢厂目前已经全面停产了。”

“几千名工人等着吃饭,县财政每个月要拿出大笔资金来兜底。”

“这种一刀切的做法,是不是有些操之过急?”

“为了环保牺牲掉经济发展和民生稳定,这个代价江口县承受得起吗?”

来了。

林昭远心如明镜。

这是最常规,也是最致命的攻击点。

他没有急着辩解,而是转向门口,对早已等候在那的小陈点了点头。

“小陈把数据投出来。”

小陈立刻将笔记本电脑连接上投影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