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家师方孝孺,开局就被诛十族? > 第41章 烫手的婚约
换源:


       陈荀面如土色,哪敢违抗,只得带着手下灰溜溜地站到破损的门边充当门神。

李子城这才转身,步履从容地返回卧房。

房内,灯烛已亮。

先前那位千娇百媚的“新妇”,此刻端坐桌前,手中紧握一柄寒光闪闪的短匕!

见李子城进来,少女立刻攥紧了刀柄。

两人几乎同时开口,声音里都充满了警惕与质问:

“你究竟是何人?为何会在此处?”

“姑娘,你又是何人?为何藏身我家?”

面对少女的诘问,李子城颇感无奈:“在下乃陛下钦封的礼部郎中,此宅,正是陛下所赐!”

此言一出,少女杏目圆睁,怒意勃发:“果然!我就看你非善类!原来真是那朱棣逆贼的爪牙!”

话音未落,不给李子城丝毫辩驳之机,少女手中短匕寒光一闪,如毒蛇吐信般,直刺向李子城心口!

少女虽负伤在身,动作却依旧迅疾如电!

眼见那寒芒闪烁的匕首就要刺穿胸膛,李子城背在身后的手猛地一带,关上房门,同时急喝:“我乃方孝孺门生!”

他未作抵抗,深知自己绝非这少女对手。若她真是靖难遗孤,必知方孝孺之名。若连这名号都救不了命,那今日便是死期!

喝出师门的同时,他后背紧贴门板,侧过头去,不敢看那少女,更不愿目睹自己血溅当场的惨状。

预想中的剧痛并未降临。

他缓缓睁眼,只见那少女已收手坐回桌前,正冷冷瞧着他。

“方先生的高徒,竟是这般贪生畏死之徒?”少女语带讥诮。

李子城登时火起:“你莫忘了!方才若非我周旋,你早被锁入诏狱!”

“哼!若非我……使出权宜之计,你也早陪我一同进去了!”少女毫不示弱。

若李子城真被扣上“私通逆党”的帽子,下场只会比她更惨。念及此,李子城强压怒意。

“你究竟何人?为何藏身此地?”

“陈俊茹!”少女声音冰冷,“家父乃前兵部尚书陈舒平!他拥戴建文皇帝,已被朱棣逆贼所害!我此番潜入应天,便是要手刃此獠,为父报仇!”

李子城闻言,眉头紧锁。

他原以为锦衣卫不过是捕风捉影,未曾想竟真有建文旧部潜入了京城!难怪今夜锦衣卫倾巢而出,闹出如此大动静。想来其他官员府邸虽未明查,也必有暗探。自己倒是因祸得福,刚得赐此宅,尚未被安插眼线,才侥幸躲过。

陈俊茹答完,反问道:“我听闻方先生已被处决,其后却再无音讯,究竟如何?”

方孝孺入翰林院之事虽非绝密,但这些东躲西藏的遗孤又岂能知晓?李子城略一沉吟,决定如实相告:“我与先生得蒙特赦,性命无虞。然先生家眷已受牵连,流放他乡。至于我……不过是托庇于先生余荫,方在朝中谋得一职。”

“哼!”陈俊茹眼中不屑更甚,“我说你一个‘罪徒’何以入朝为官,原是攀附了朱棣逆贼!”

“姑娘何必如此敌视?”李子城叹道,“令尊与家师当年亦有渊源。你方才说这是你家……莫非此宅原是陈尚书府邸?”

陈俊茹神色一黯,低声道:“正是。家父因拥戴建文帝,遭锦衣卫构陷,阖家……罹难。我漂泊在外一年有余,藏身应天,只为伺机刺杀朱棣,可惜……至今未能得手,如今连故宅也……”她语带哽咽,难以为继。

李子城心中了然。这些建文旧部虽有血勇,却失于谋略。如陈俊茹这般明知锦衣卫大肆搜捕还敢现身,不仅自身凶险,更险些连累了他。

想到此处,他不禁一阵头疼。

“我实不知此乃令尊旧宅。若早知,断不会搬入。然事已至此,若此时请辞,反惹陛下猜疑。”他看向陈俊茹,正色道,“不如这样,你暂且在此安身。我保你衣食无忧,护你周全,躲过锦衣卫缉拿。”

“至于行刺之事,”他顿了顿,“何时动手,全凭你心意,我绝不干涉!”

陈俊茹狐疑地打量着他:“你身为朱棣之臣,我凭何信你?”

“就凭你如今孤身一人,除我之外,无人能助你。”李子城直视她的眼睛,“若我真想拿你邀功,方才大可把你交给纪纲!纵使你身手不凡,能敌得过锦衣卫指挥使和他手下众多鹰犬?”

“我未将你交出,一是念你身世堪怜,二是顾念两家旧谊。”他语气转沉,“我既食永乐之禄,自当为朝廷效力。至于你与陛下之间的恩怨,非我能断,亦不愿过问!”

他神情愈发严肃:“此前陛下已有意将咸阳公主许配于我。若无今夜这场风波,我本可尚主为驸马。如今被你这一闹,此事恐生变数!我付出的代价还不够大么?难道还不足以取信于你?”

陈俊茹闻言,一时语塞,缓缓垂下头。

她先前为躲避锦衣卫搜捕,情急之下通过书房暗门潜入卧房,却因伤痛难忍轻咳出声,险些害人害己。此刻听李子城道明利害,心中不免生出几分愧意。

沉默良久,她终于低声道:“今夜之事……是我连累你了。”

声音虽轻,却带着几分生涩的诚恳。

李子城见她如此,神色稍缓:“罢了。你早些歇息,明日……我还需想法子去应付陛下。”

自陈俊茹险些被纪纲揪出的那一刻,李子城便已思量好了退路。

纪纲虽不敢明言昨夜之事,但身为朱棣心腹,又与自己结怨,他绝不会放过这个扳倒自己的机会。

恰逢陛下有意设立翰林书院,而自己亦有暂避锋芒之意。

不如顺势而为,请缨前往书院,既能远离朝堂漩涡,亦可避开咸阳公主这门烫手婚事。

咸阳公主乃徐皇后所出,姿容绝世,气质非凡。然李子城深知大明皇室的忌讳,绝不愿步那欧阳伦的后尘。

次日清晨,李子城如常上朝。

朝中关于倭寇的争议已然平息,那克制倭刀的“狼筅”也已功成。

按说陛下此刻该龙心大悦。

然而奉天殿上,群臣却见朱棣面色沉郁,眉宇间隐有雷霆之怒。

众人噤若寒蝉,早朝草草便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