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唐骑铁血安西 > 第二十二章:火器
换源:


       唐骑新传:铁血安西第二十二章:火器

郑远心急如焚地率领将士们赶回安西大营,大漠的狂风在耳边呼啸,似在为即将来临的大战哀号。踏入帅帐,烛火摇曳中,张议潮正紧锁眉头,凝视着摊开的军事地图,形势如一张无形的大网,将安西军紧紧困住。

郑远单膝跪地,声音洪亮:“大帅,末将奉命归来。龟兹虽小胜,但吐蕃主力气势汹汹,安西危在旦夕。”

张议潮微微抬手,示意郑远起身,脸上满是疲惫与忧虑:“我已得知吐蕃动向,其兵力数倍于我,这一战,艰难至极。”

郑远目光灼灼,向前一步,坚定说道:“大帅,末将一路思索,想到一破敌之法——制造一种名为‘炸弹’的火器。”

张议潮面露诧异:“炸弹?从未听闻,是何种利器?”

郑远神情严肃,缓缓说道:“大帅,此‘炸弹’需以硝石、硫磺、木炭按特定比例混合,装入特制的铁壳之中。点燃引信后,能产生巨大威力,爆炸后可大面积杀伤敌人,若大量使用,或能改变战局。”

张议潮眼中闪过一丝疑虑:“这等神奇之物,当真能制成?且我军从未接触,制造怕是困难重重。”

郑远抱拳,语气坚决:“大帅,如今局势危急,唯有此法或可一试。末将愿全力承担,挑选能人巧匠,尽快制成‘炸弹’。”

张议潮沉思片刻,猛一挥手:“好!郑远,本帅信你。所需人力、物力,一概满足,务必尽快造出‘炸弹’,解安西之围。”

郑远领命后,立刻在军中挑选对机关器械有研究、心灵手巧的士卒,又从附近村落召集善于冶炼、精通火药的工匠,在大营后方搭建起临时工坊。

郑远将自己对“炸弹”的设想,从原理到构造,详细讲解给众人。众人听后,皆感新奇,但也面露难色。一位年长的工匠摇头说道:“将军,硝石、硫磺皆为猛物,混合后极不稳定,控制起来谈何容易,稍有差错,便会引发大祸。”

郑远神色凝重,目光坚定地看着众人:“诸位,安西存亡在此一举。若我们此时退缩,吐蕃铁蹄之下,百姓将生灵涂炭。为了安西,为了百姓,还望大家齐心协力,攻克难关。”

众人被郑远的话语所激励,纷纷点头应下。“炸弹”制造工作就此紧锣密鼓地展开。工坊内日夜火光冲天,工匠们反复试验硝石、硫磺、木炭的配比。郑远更是寸步不离,与众人一同守在工坊,仔细观察每次试验的结果。

首次试验,混合物点燃后只是剧烈燃烧,并未达到预期的爆炸效果。看着满地狼藉,郑远并未气馁,鼓舞众人道:“无妨,这只是开始,我们调整配比,定能成功。”

第二次试验,爆炸虽发生,但威力微弱,且方向难以掌控。郑远陷入沉思,他想到,或许是容器和引信的问题。

于是,他指挥工匠打造不同材质、形状的铁壳容器,又尝试用各类材料制作引信。经过连续几日废寝忘食的尝试,终于在第六日,一种以精铁为外壳,内置精心调配的硝石、硫磺、木炭混合物,配以精准引信的“炸弹”诞生。

郑远带着制成的“炸弹”来到校场,张议潮及众将领早已等候多时。郑远亲自点燃引信,瞬间,“轰”的一声巨响,地动山摇,“炸弹”在数十丈外爆炸,炸出一个深深的大坑,沙石飞溅。

张议潮见状,大喜过望:“郑远,此‘炸弹’威力惊人,若能批量制造,我军便有了破敌的关键利器。”

郑远却面色凝重,说道:“大帅,‘炸弹’虽已制成,但要用于实战,仍有诸多难题。一来,制造工序繁杂,材料稀缺,大量制造需耗费不少时间和物资;二来,使用时对引信长度、点火时机要求极高,士卒需经严格训练,否则极易误伤自己人。”

张议潮点头道:“即便困难重重,这也是我军的一线生机。你速挑选精锐士卒,进行‘炸弹’使用训练。同时,组织工匠全力制造。”

郑远领命而去。接下来的日子,他一边指挥工匠们争分夺秒赶制“炸弹”,一边对挑选出的士卒展开严苛训练。士卒们从最初的畏惧,到逐渐熟练掌握“炸弹”使用技巧,付出了艰辛努力。

然而,此时吐蕃大军已如乌云般压近,斥候传来急报,吐蕃主力距安西不足百里,大战迫在眉睫。郑远望着工坊内忙碌的身影和校场上刻苦训练的士卒,心中暗暗发誓,定要在吐蕃大军到来之前,准备好足够的“炸弹”,为安西军杀出一条血路。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