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骑新传:铁血安西第八章:练兵御边(上)
在成功缓和与同僚的关系后,郑远宛如一位肩负重任的舵手,全身心地投入到士卒训练的宏大事业之中。他深知,在这风云变幻、强敌环伺的西域,一支既能征善战又深得民心的军队,不仅是安西军屹立不倒的基石,更是守护大唐边疆、庇佑万千百姓的坚固长城。
郑远首先展开了对麾下士卒全面而细致的了解工作。他如同一位探寻宝藏的行者,穿梭于各个营帐之间,与士卒们席地而坐,促膝长谈。
“兄弟,你老家是哪儿的?出来当兵多久了?”郑远微笑着,亲切地询问一位年轻士卒。
那士卒有些拘谨,赶忙回答:“报告旅帅,我家在关内的一个小村子,出来当兵都三年多了。”
“三年啊,家里父母都好吧?肯定很想他们吧。”郑远关切地说道。
士卒微微低下头,眼中闪过一丝思念:“嗯,爹娘身体还行,就是挺想他们的。有时候做梦都梦到回家呢。”
郑远拍了拍他的肩膀:“我理解,咱们出来当兵,就是为了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为了守护大唐的百姓。等咱们把这边守好了,以后回家也能挺起胸膛。”
通过与士卒们深入的交流,郑远敏锐地察觉到,士卒们虽然具备一定的战斗素质,但在战术协同以及特殊技能方面,仍然存在着较大的提升空间。而且,长时间离家戍边,对家乡的思念如同藤蔓一般,在许多士卒心中悄然蔓延,逐渐影响了他们的士气。
针对这些情况,郑远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将现代练兵理念巧妙地融入其中,精心雕琢出一套独特且全面的训练计划。这套计划犹如一座宏伟的大厦,涵盖了基础技能强化、战术协同训练、特殊技能培养等多个关键部分,同时巧妙地融入军民鱼水情与家乡子弟兵的理念,让训练不仅是技能的提升,更是精神的塑造。
在基础技能强化训练中,郑远如同一位严谨的工匠,精心打磨着士卒们的体能与武器使用技巧。每日晨曦尚未穿透夜幕的笼罩,郑远便如同嘹亮的号角,带领士卒们开启了体能拉练的征程。
“大家跟上,别掉队!咱们跑快点,速度提起来!”郑远一边跑,一边大声喊道。
“旅帅,这天天跑,到底有啥用啊?”有士卒忍不住问道。
郑远放慢脚步,解释道:“咱们在这西域打仗,地形复杂,有时候追敌或者撤退都得靠腿。体能好了,在战场上才能占据主动,才能保护好自己和战友。都打起精神来!”
他们沿着烽燧周边广袤无垠的沙地,以整齐划一的队列稳步跑步前进。郑远不仅对速度有着严格的要求,更着重强调团队的协调性,他那洪亮的声音在沙地上空回荡:“大家步伐一致,保持节奏,咱们是一个紧密相连的整体!掉队的不是好兵,咱们要一起变强!”此外,他还引入了俯卧撑、仰卧起坐等现代体能训练项目,如同为士卒们的身体素质锻炼增添了多把利刃,全方位地提升他们的体能。士卒们在训练中虽然汗水湿透衣衫,但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们深知,每一次的努力都是为了在战场上更好地保护自己与战友。
在武器使用技巧训练环节,郑远亲自示范,如同一位技艺高超的大师传授绝世秘籍。他将现代力学原理深入浅出地融入其中,为士卒们讲解长刀劈砍的精妙之处:“大家看,当我们劈砍时,要借助身体转动产生的惯性力量,同时将重心下压,这样不仅能让劈砍更具威力,还能穿透敌人厚重的铠甲。就像这样,发力要迅猛而集中!”
“旅帅,我怎么感觉使不上劲啊?”一名士卒苦恼地说道。
郑远走过去,纠正他的姿势:“你看,手臂要伸直,借助腰部的力量带动手臂,而不是光靠手臂的力气。再来试试。”
士卒按照郑远的指导,再次挥砍,果然威力大增:“哇,旅帅,真的有用!”
在弓弩射击训练中,他更是强调呼吸与瞄准的完美配合:“呼吸平稳,不要急促,在呼气的瞬间,稳稳地瞄准目标,不要着急,沉稳发射。每一支箭都关乎生死,关乎战斗的胜负。”士卒们聚精会神地聆听,反复练习,手中的武器在他们的操控下逐渐变得得心应手。
战术协同训练无疑是重中之重,它犹如军队的灵魂,决定着战斗的胜负。郑远借鉴现代军事演习的精髓,精心设置了复杂多变、逼真残酷的战场环境。士卒们被分成不同的小队,分别赋予进攻、防守、迂回等重要任务。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