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潇瑶长到六岁那年,已经出落得像株沾着晨露的向日葵,黄澄澄的脸蛋总挂着机灵的笑。她打小就爱跟在外公吴仁身后转,看外公拨弄算盘时骨节分明的手指在算珠上翻飞,听那些噼啪作响的算珠碰撞声里藏着的数字奥秘。外婆吴娇总说这丫头眼神亮得很,看东西一眼就能瞧出门道,将来怕是个会盘算的主儿。
那年夏天来得格外早,麦田刚泛黄的时候,村里的大孩子们就开始往村后的云栖坡跑。小潇瑶趴在自家院墙上,看见隔壁的春燕姐挎着竹篮往山坡方向走,篮子里露出的几片细小叶子和几颗绿色小珠让她眼睛一亮。“春燕姐!你们去采蛇食草呀?”她踮着脚尖朝那边喊,两条小辫子随着动作一甩一甩。
春燕回头看见她,笑着扬了扬手里的篮子:“是呀,集上药铺收这个呢,能换零花钱买冰棍。”这话像颗小石子投进小潇瑶心里,荡起圈圈涟漪。她拽着衣角跑进厨房,看见妈妈正在灶台前蒸馒头,连忙仰着小脸问:“娘,蛇食草是不是能卖钱?我也想去采。”
妈妈擦了擦手上的面粉,捏了捏她的鼻尖:“那草要认得准才行,不然采了人家也不要。而且山路不好走,你还太小啦。”小潇瑶眼珠一转,拉着妈妈的衣角晃了晃:“我跟春燕姐她们一起去,她们认得!我保证不乱跑,还会帮着拾柴呢。”
正说着,外公背着竹篓从外面回来,听见母女的对话,放下竹篓笑着说:“让她去试试也好,认得草药也是本事。”他从屋里找出个小小的竹篮递给小潇瑶,“记住了,蛇食草叶子边缘圆滑,茎上有结成小珠子一样的绿色小种子球,要采带露水的新鲜的,根上的泥土要轻轻抖掉,这样才卖得上价。”小潇瑶像接圣旨似的捧着小竹篮,用力点了点头,把外公的话一字不落地记在心里。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小潇瑶就跟着春燕姐和几个大孩子往云栖坡去。晨露打湿了裤脚,草叶上的露珠沾在发梢,她却一点儿也不觉得冷,小跑到最前面,眼睛像扫描仪似的在草丛里搜索。“这里有!”她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捏住一株草药的茎,按照外公教的方法,轻轻一拔,整株草药带着细细的根须被拔了出来。她把草药举到眼前仔细看,细小狭长边缘光滑的叶子,有结成小珠子一样的绿色小种子球,没错,是蛇食草!
太阳慢慢升高,山坡上的雾气散去,露出青翠的草木。其他孩子已经采了半篮子,小潇瑶的篮子里却只有寥寥几株。春燕姐走过来拍了拍她的背:“潇瑶,你咋采这么少?”小潇瑶指着篮子里的草药认真地说:“我要挑最壮的采,你看这个叶子多绿,根须也完整。”春燕姐凑近一看,还真是,她采的草药个个精神饱满,比自己篮子里的整齐多了。
等到日头升到头顶,孩子们背着沉甸甸的篮子往回走。小潇瑶的篮子虽然没装满,却压得她胳膊发酸。她咬着牙一路没吭声,到家时额头上全是汗珠,把篮子往院子里一放,就瘫坐在门槛上喘气。外婆端来一碗凉糖水,看着篮子里的草药直点头:“我们潇瑶采的草药真精神,比你春燕姐采的还好。”小潇瑶喝着糖水,心里甜滋滋的。
下午,小潇瑶跟着村里的大人去镇上赶集。她把草药用干净的麻绳捆成小把,装在篮子里,还特意找了块蓝布铺在篮子底下。到了集市,春燕姐她们把篮子放在药铺门口,就跑去旁边看耍猴的了。小潇瑶却没动,她看见药铺门口已经有个老爷爷在卖草药,就悄悄站在旁边观察。
老爷爷的摊子上摆着各种各样的草药,每种草药前都放着个小竹牌,上面用粉笔写着价格。小潇瑶踮着脚尖看,发现蛇食草的牌子上写着“五毛一把”。她心里暗暗记下,把自己的草药也摆得整整齐齐,学着老爷爷的样子,用小石子在地上画了个“5”。
没过多久,一个挎着菜篮的阿姨停在老爷爷的摊子前问:“大爷,蛇食草怎么卖?”老爷爷说:“五毛一把,新鲜采的。”阿姨拿起一把看了看,又走到小潇瑶的摊子前,看见这个扎着小辫的小姑娘,忍不住笑了:“这小娃娃也来卖草药呀?你的怎么卖?”
小潇瑶想起外公说的要讲礼貌,连忙站起来鞠了个躬:“阿姨好,我的草药五毛一把,你看这个叶子多绿,是今天早上刚采的。”阿姨拿起一把仔细看,惊讶地说:“这草药采得真规矩,比那边的还整齐呢。”她转头对同行的另一个阿姨说:“我们各买三把吧,回去给孩子煮水喝,夏天喝这个败火。”
两个阿姨你一把我一把地挑起来,小潇瑶在旁边帮着数:“阿姨您要三把,一共一块五。”她从口袋里掏出外公给的小布袋,把阿姨递过来的钱小心翼翼地放进去,还不忘说:“谢谢阿姨,您慢走。”阿姨们笑着夸她懂事,高高兴兴地走了。
没一会儿,小潇瑶的草药就卖光了。她数了数布袋里的钱,一块的、五毛的、一毛的,加起来正好三块五。她把钱小心翼翼地包好,揣在怀里,蹦蹦跳跳地去找春燕姐。路过一个卖雪糕的小摊,甜丝丝的奶油香味飘进鼻子里,她停下脚步,咽了咽口水。
卖雪糕的阿姨笑着问:“小娃娃,要买雪糕吗?一块钱一根。”小潇瑶摸了摸怀里的钱,想了想,从里面抽出一张崭新的一块钱递过去。阿姨给她递来一根奶油雪糕,包装袋上还印着卡通图案。小潇瑶剥开包装袋,咬了一口,冰凉甜美的味道在嘴里化开,她眯着眼睛笑了起来,觉得这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
赶集回来的路上,小潇瑶把剩下的两块五毛钱用手帕仔细包好,紧紧攥在手里。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长长的,她蹦蹦跳跳地走着,嘴里哼着不成调的小曲。到家时,爸爸妈妈正在院子里晒稻谷,看见她回来,妈妈笑着问:“我们的小老板回来啦?卖了多少钱呀?”
小潇瑶把手帕摊开,把钱倒在桌上,得意地说:“卖了三块五!我自己买了一根雪糕,花了一块钱,剩下的给你们。”爸爸拿起钱数了数,惊讶地说:“这么厉害?比春燕她们卖得还多呢。”妈妈走过来抱住她,在她脸上亲了一口:“我们潇瑶真能干,会帮家里挣钱了。”
这时外公从屋里出来,听见这话,笑着说:“让我看看我们的小掌柜。”他拿起一块钱问:“这是你自己挣的零花钱,打算怎么花呀?”小潇瑶歪着头想了想:“我想给外婆买块花布,外婆的衣服都旧了。”外婆在一旁听见,眼圈一下子红了,走过来把小潇瑶搂在怀里:“我们潇瑶真是个孝顺孩子,外婆有衣服穿,钱你自己留着买糖吃。”
晚上吃饭的时候,妈妈特意给小潇瑶煎了个鸡蛋,说这是给她的奖励。小潇瑶把鸡蛋夹给外公,外公又夹给外婆,外婆最后还是把鸡蛋放回她碗里:“好孩子,这是你应得的。”一家人围着桌子吃饭,灯光下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容,小潇瑶觉得,今天的鸡蛋比平时吃的都香。
从那以后,小潇瑶只要有空就跟着大孩子们去采草药。她越来越会辨认草药,知道哪种草药药性好,哪种草药买的人多。她还学会了讨价还价,看见买主犹豫,就会说:“我这草药都是挑最好的采的,您看这成色,绝对值这个价。”时间久了,集市上的人都认识这个卖草药的小姑娘,都说她的草药又好又干净,每次都愿意买她的。
有一次,她卖完草药,用攒下的钱给外公买了个新的算盘珠子,因为她看见外公的算盘少了个珠子,一直用木头塞着。外公收到礼物时,拿着算盘看了半天,眼眶红红的,摸着她的头说:“我们潇瑶长大了,懂得心疼人了。”
秋收的时候,小潇瑶把攒下的钱都交给了妈妈,妈妈用这些钱给她买了件新棉袄,蓝布面的,上面绣着小蝴蝶。穿上新棉袄的那天,小潇瑶在院子里转圈,蝴蝶仿佛真的在她身上飞。她心里暗暗想,等明年春天,她还要去采草药,挣更多的钱,给家里买更多好东西。
云栖坡上的蛇食草一茬接一茬地长,集市上的人换了一波又一波,可那个扎着小辫、挎着竹篮的小姑娘,却成了集市上一道不变的风景。她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在小小的年纪就懂得了生活的道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而那些用汗水换来的果实,总是格外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