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太傅非臣 > 第五十四章 孤注一掷 困兽之囚
换源:


       (一)

沈白浪离去后,废弃的仓库重归死寂,只余徐至谦如同被抽去魂魄般僵立原地。掌心那枚铜管的冰冷触感,及沈白浪那句“隔著六百多年时光”的决绝话语,如同两把冰锥,狠狠刺入他心脏最深处,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近乎麻木的剧痛。他一生恪守规矩,压抑情感,唯一一次近乎失控的心动,却注定是一场跨越时空的、荒谬的悲剧。良久,他才艰难地移动脚步,将铜管小心收好,身影踉跄地消失在更深的黑暗里,背影萧索,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

而与此同时,皇宫大内,朱允炆正承受着另一种形式的煎熬。他独坐在空旷冰冷的寝殿中,白日里朝堂上群臣激昂的逼宫、钦天监“荧惑守心”的恐怖预言、后宫嫔妃的哭泣哀求……如同无数只无形的手,死死扼住他的咽喉,令他窒息。齐泰等人呈上的那些“证据”——所谓与燕王往来的书信(伪造)、所谓收受的贿赂(栽赃)、乃至所谓“妖言惑众”的言论集录(断章取义)——像毒蛇一样盘踞在他的案头,不断侵蚀着他的理智。

更可怕的是,那份由齐泰“发现”的太祖遗诏,其内容如同魔咒,日夜在他脑中回响:“……其视储君之情,逾于常轨,有违人伦纲常……除之以免后患……”每一个字都与他内心深处那个禁忌的、关于偏殿之吻的记忆交织在一起,滋生出无尽的羞耻、恐惧和一种被看穿后的暴戾。

(二)

然而,所有这些压力、恐惧和愤怒,最终都汇聚、扭曲成了另一种更加强烈、更加偏执的情感——绝不能失去。

沈白浪夜探时那句“我们来自另一个时空……迟早是要回去的”,如同最终判决,彻底击碎了他所有的侥幸。先生真的要离开!不是赌气,不是威胁,而是真正地、彻底地从这个时代消失,去一个他永远无法追寻的地方!

这个认知带来的恐慌,远远超过了失去权力、失去江山社稷的恐惧。那是一种源于灵魂深处的、对被彻底抛弃的极致战栗。

“不……不行……绝对不行!”朱允炆猛地从龙椅上站起,像一头困兽般在殿内焦躁地踱步,眼神混乱而疯狂,“你是我的!你是父皇留给我的!你是我的先生!你只能是我的!就算错了,就算恨我,你也必须留在我身边!”

他的理智在滔天的情感和压力下彻底崩断。齐泰的阴谋、群臣的逼迫、甚至那天象灾异,在此刻反而成了他用来说服自己、为自己接下来疯狂行为辩护的理由!

“对……是你们逼我的……是皇祖父的遗诏……是天意……是你们所有人都要朕这么做!”他喃喃自语,脸上浮现出一种病态的、混合着痛苦与狠绝的神情,“朕是为了江山社稷……是为了大明……更是为了……把你留下!”

一个疯狂而黑暗的计划,在他扭曲的心中迅速成形。

(三)

翌日朝会,气氛比以往更加凝重肃杀。所有大臣都屏息等待着皇帝最后的决断。

朱允炆高坐御座之上,脸色苍白,眼下有着浓重的青黑,但眼神却异常锐利,甚至带着一种令人不安的平静。他缓缓扫视下方群臣,目光在齐泰、黄子澄等人充满期待的脸上停留片刻。

终于,他开口了,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冰冷决断,仿佛一夜之间褪去了所有的犹豫和脆弱:

“众卿所奏,朕已详阅。天象示警,灾异频仍,民心浮动,皆因朝纲不振,奸佞当道所致。”

齐泰等人闻言,脸上顿时露出喜色。

然而,朱允炆接下来的话,却让他们愣住了。

“然,”朱允炆话锋一转,“古潼终究曾为东宫讲官,于朕有教导之功。其罪虽大,朕亦不忍遽加斧钺之诛,更不愿负天下‘鸟尽弓藏’之讥谤。”

群臣面面相觑,不知皇帝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朱允炆深吸一口气,说出了他思考一夜的决定:“朕决定,革去古潼一切官职爵位,废为庶民。但,念及其过往微功,特许其于皇城西苑废殿‘思愆居’内闭门悔过,非死不得出!一应饮食用度,由宫内供给,外人不得探视。如此,既全了朕的仁德之名,亦可将此‘祸源’置于朕之眼皮底下,严加看管,以免其再与外间勾结,惑乱天下!”

这个决定,既满足了齐泰等人要求严惩、隔离古潼的诉求,又避免了直接杀害带来的心理负担和潜在骂名。但更深层的、疯狂的目的只有朱允炆自己知道——他要将古潼彻底囚禁起来,切断他与外界(包括沈白浪)的一切联系,将他变成一只只能被自己掌控、永远无法飞走的金丝雀!西苑废殿,与冷宫无异,正是最完美的囚笼!

(四)

旨意一下,满朝愕然。

齐泰、黄子澄虽然有些意外皇帝没有直接处死古潼,但这个结果也足以让他们满意。囚禁终身,与世隔绝,古潼的政治生命已然终结,再也无法构成威胁。他们立刻躬身领旨:“陛下圣明!仁德无双!”

其他大臣见大势已定,也纷纷附和。

唯有少数几位老臣微微蹙眉,觉得此举似乎过于……阴鸷,不像皇帝一贯的风格,但也不敢多言。

退朝的钟声响起。朱允炆疲惫地闭上眼,靠在龙椅上,心中没有轻松,只有一种冰冷的、尘埃落定的空虚和一丝扭曲的满足感。

先生,从此以后,你就完全属于朕一个人了。恨我也好,怨我也罢,你再也别想离开。

而这道旨意,也以最快的速度,被各方眼线传了出去。自然,也传到了刚刚经历情殇、正准备筹划下一步行动的徐至谦耳中,更会很快通过特殊渠道,飞向北平燕王府。

古潼的命运,似乎在这一刻,被彻底锁死。而朱允炆不知道,他这出于极端占有欲的囚禁,非但没能留住什么,反而可能将自己和整个帝国,推向更万劫不复的深渊。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