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知鹤打了个喷嚏,揉揉鼻子:“是谁在背后偷偷惦记我的建模草稿?”
系统秒答:“不是“谁”,是‘哪一国数学协会’。”
今天凌晨三点,她照常灵感爆棚,熬夜熬到眼圈变成了哥德风,写出一组在非线性函数解耦建模上的逆向推导公式。
她本来只是在科研平台“FunMath圈”上发了个帖子分享,顺手配了张她拿辣条抠微积分曲线的自拍图当封面。
谁知第二天——
全平台爆炸。
标题是这样的:
#震惊!某天才少女凌晨三点发疯,一张辣条图里藏着十年难见的建模新思路!#
#速看非线性参数折射方程已被“林氏”代号收录,数学界是否迎来新命名革命?#
#你知道她是谁吗?A大“数学灵异传说”再现,校内教授组团围观辣条公式图!#
评论区也是热闹非凡:
【我看懂了她的图,但不完全懂她的脑子。】
【封面自拍比公式还复杂,漂亮疯批型天才坐实。】
【三点熬夜写建模,她睡的是科研的觉,梦的是诺贝尔吧?】
——
与此同时,世界数学协会网更新。
官网首页挂出:【紧急追踪!新发现建模公式链条,疑似定义级新定理。命名提议“LZH-M变换”,建议以原作者缩写命名。】
林知鹤盯着屏幕,辣条差点喷出来。
“LZH-M?我??”
系统用机械音配合:“恭喜宿主,您已被国际数学学界盯上,请问是否开始逃亡模式?”
沈琅刚推门进来,看到她仰头抱着电脑大笑,嘴里还塞着五片辣条。
“你又干了什么?”他扶额。
“没干啥,就是深夜写个模型被国际组织盯上,马上就要变成定理了。”
“……你怎么不直接把数学教材改写算了?”
“这提议不错,我考虑考虑。”
——
但爆点远不止于此。
下午三点,校教务处直接给她拨了通电话。
“林同学,边来函,请你下个月前往新加坡参加数学青年论坛,并接受现场对你命题的讨论和命名。”
林知鹤:“……什么论坛?”
“全球数学青年天才峰会,听说邀请者平均智商过于离谱,去年有位五岁孩童在现场推翻一个三角恒等。”
“……”
“还有,这周起你的建模草稿将由国家数学实验室同步审查,你的导师是数学所的特聘研究员——也是我们学校最难预约的教授。”
——
而且当天下午,“导师”本人亲自来了实验室。
穿白衬衫、戴金丝眼镜、目光清冷犀利,一言不合就开解题模式,扫视全组一圈后点名:“你就是林知鹤?”
林知鹤把嘴里的奶茶吸管含着,点头:“嗯哼。”
导师表情淡淡的,但下一句爆了全场:“从今天起,我会在旁边设一个副组室。你做前沿,我打辅助。”
系统震惊:“你竟然直接让顶级导师当你的‘工具人’?!”
沈琅也忍不住了:“你到底是什么设定?”
林知鹤双手插兜,笑得像在校园霸凌数学界:“我是科研女主。”
“科研版那种?”
“不,是数学版武侠流。”
——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